-
公开(公告)号:CN1093434C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99120177.9
申请日:1999-09-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等容浸渍法将氯金酸溶液中的Au3+负载于金属氧化物MxOy表面,制成催化剂前体Au3+/MxOy,Au3+与MxOy的重量比为1%~3%,然后将含D01的菌悬液和Au3+/MxOy作用0.5~2h,反应温度15~50°,pH值2.0~5.0,制得Au0/MxOy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细菌将Au3+原位还原为高分散的金纳米微粒。载体表面的Au3+还原度达到85%~100%,Au0微粒直径为4.5~12nm,将催化剂用于CO催化转化为CO2的探针反应中,CO转化率为100%,稳定期高达75h。
-
公开(公告)号:CN1075397C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97122320.3
申请日:1997-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吸附剂及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方法。吸附剂载体为粗孔硅胶,担载聚酰胺,硅胶平均孔径为10~14nm,聚酰胺平均分子量为2~4万。每克硅胶担载聚酰胺量为0.05~0.25g。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是茶叶沸水浸取,重量比5~20;浸取液经吸附剂柱,重量比20~50;用乙醇流经吸附剂柱,重量比6~12;洗脱液经浓缩,真空干燥得制品。所得茶多酚制品纯度达80%~90%,收率达12%,工艺简单,效率高,洗脱效果好而完全,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251323A
公开(公告)日:2000-04-26
申请号:CN99120177.9
申请日:1999-09-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等容浸渍法将氯金酸溶液中的Au3+负载于金属氧化物MxOy表面,制成催化剂前体Au3+/MxOy,Au3+与MxOy的重量比为1%~3%,然后将含D01的菌悬液和Au3+/MxOy作用0.5~2h,反应温度15~50°,pH值2.0~5.0,制得Au0/MxOy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细菌将Au3+原位还原为高分散的金纳米微粒。载体表面的Au3+还原度达到85%~100%,Au0微粒直径为4.5~12nm,将催化剂用于CO催化转化为CO2的探针反应中,CO转化率为100%,稳定期高达75h。
-
公开(公告)号:CN1128233C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00101516.8
申请日:2000-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涉及一种微量贵金属的回收方法。首先将Au3+水溶液和D01菌(巨大芽孢杆菌)悬液按金离子浓度与菌体浓度之比为(1.43∶100)~(140∶100)的比例配制成Au3+-D01菌体作用液,pH值为2.0~7.0,于1℃~70℃恒温下,振荡作用5分钟~2.5小时,然后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菌渣经高温灼烧得回收的Au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步骤简便,成本低,且Au3+的吸附率可高达99.7%。
-
公开(公告)号:CN1259583A
公开(公告)日:2000-07-12
申请号:CN00101516.8
申请日:2000-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涉及一种微量贵金属的回收方法。首先将Au3+水溶液和D01菌(巨大芽孢杆菌)悬液按金离子浓度与菌体浓度之比为(1.43∶100)~(140∶100)的比例配制成Au3+-D01菌体作用液,pH值为2.0~7.0,于1℃~70℃恒温下,振荡作用5分种~2.5小时,然后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菌渣经高温灼烧得回收的Au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步骤简便,成本低,且Au3+的吸附率可高达99.7%。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7A
公开(公告)日:1998-07-08
申请号:CN97122320.3
申请日:1997-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吸附剂及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方法。吸附剂载体为粗孔硅胶,担载聚酰胺,硅胶平均孔径为10~14nm,聚酰胺平均分子量为2~4万。每克硅胶担载聚酰胺量为0.05~0.25g。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是茶叶沸水浸取,重量比5~20;浸取液经吸附剂柱,重量比20~50;用乙醇流经吸附剂柱,重量比6~12;洗脱液经浓缩,真空干燥得制品。所得茶多酚制品纯度达80%~90%,收率达12%,工艺简单,效率高,洗脱效果好而完全,可直接用于食品加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