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063912.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一种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1)将含乙烯基的化合物与PCS按不同比例反应,调控Si‑C比;2)将步骤1)产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按不同比例反应;3)将步骤2)产物在空气中氧化,获得不同氧含量的交联PCS;4)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解步骤3)所得不同氧含量的交联PCS,随炉冷却后即得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产业化PCS改性,通过调控引入C、金属和O的含量,制备系列不同组成、结构的SixOyCz陶瓷,可系统研究SixOyCz陶瓷的组成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获得循环稳定性能高、倍率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工艺简单,易产业化制备,且产品丰富多样。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8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374300.6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碳材料。以低分子量的聚碳硅烷和羰基铁为原料,十氢萘为反应溶剂,制备以PCS为壳、多核碳基铁衍生物为核的溶胶粒子;将溶胶粒子与沥青在十氢萘溶液中混合,并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再在高温下氧化交联、热解,使沥青碳化,同时将内核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通过“有机‑无机”转变,生成无机金属化合物;经氢氟酸刻蚀,去除内部金属硅化物,制得中空的多孔石墨化碳材料。所用原料价格低廉,使用方法易于放大制备;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调控多核羰基铁@PCS溶胶粒子的粒径,进而实现调控碳材料的孔尺寸和石墨化程度,同时实现材料的孔径和石墨化的控制。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8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74300.6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一种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碳材料。以低分子量的聚碳硅烷和羰基铁为原料,十氢萘为反应溶剂,制备以PCS为壳、多核碳基铁衍生物为核的溶胶粒子;将溶胶粒子与沥青在十氢萘溶液中混合,并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获得沥青包裹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再在高温下氧化交联、热解,使沥青碳化,同时将内核的多核碳基铁衍生物通过“有机‑无机”转变,生成无机金属化合物;经氢氟酸刻蚀,去除内部金属硅化物,制得中空的多孔石墨化碳材料。所用原料价格低廉,使用方法易于放大制备;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调控多核羰基铁@PCS溶胶粒子的粒径,进而实现调控碳材料的孔尺寸和石墨化程度,同时实现材料的孔径和石墨化的控制。

    一种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3912.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一种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1)将含乙烯基的化合物与PCS按不同比例反应,调控Si‑C比;2)将步骤1)产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按不同比例反应;3)将步骤2)产物在空气中氧化,获得不同氧含量的交联PCS;4)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解步骤3)所得不同氧含量的交联PCS,随炉冷却后即得硅氧碳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产业化PCS改性,通过调控引入C、金属和O的含量,制备系列不同组成、结构的SixOyCz陶瓷,可系统研究SixOyCz陶瓷的组成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获得循环稳定性能高、倍率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工艺简单,易产业化制备,且产品丰富多样。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铁碳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444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236851.1

    申请日:2013-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铁碳硅烷的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以无氧的乙烯基二茂铁为铁源,与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反应直接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铁碳硅烷的方法。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中加入乙烯基二茂铁,乙烯基二茂铁与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质量比为1%~50%;2)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搅拌,即得液态无氧型聚铁碳硅烷。所制备的液态无氧型聚铁碳硅烷可用作高聚物浸渍裂解法制备含铁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先驱体,能改善现有的聚铁碳硅烷不溶不熔、含氧、铁元素分散不均匀等问题。

    一种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71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046308.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以海洋高分子溶液为内相液体,以有机溶剂作为外相液体,将内相液体和外相液体同时通入到微流控装置中,在外相液体的强剪切作用下,内相液体在毛细管出口形成独立微液滴;(2)上述独立微液滴在外相液体的携带下进入接受液中,逐渐固化析出并凝聚,再经过熟化,即得到稳定的所述海洋高分子微球。本发明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海洋高分子微球,避免了乳化剂、有机交联剂的毒性、有害性,也避免了繁琐的乳化剂和未反有机应交联剂的洗脱、由此产生的废水排放以及残留等问题。

    一种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71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6308.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以海洋高分子溶液为内相液体,以有机溶剂作为外相液体,将内相液体和外相液体同时通入到微流控装置中,在外相液体的强剪切作用下,内相液体在毛细管出口形成独立微液滴;(2)上述独立微液滴在外相液体的携带下进入接受液中,逐渐固化析出并凝聚,再经过熟化,即得到稳定的所述海洋高分子微球。本发明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海洋高分子微球,避免了乳化剂、有机交联剂的毒性、有害性,也避免了繁琐的乳化剂和未反有机应交联剂的洗脱、由此产生的废水排放以及残留等问题。

    一种硅氧碳微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340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22411.8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硅氧碳微孔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硅氧碳微孔陶瓷。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用溶剂溶解乙酰丙酮金属类化合物,再加入聚碳硅烷充分溶解,得混合物A;2)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A在60~200℃下搅拌,反应结束后脱除溶剂,得混合物B;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B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解反应,制得硅氧碳微孔陶瓷。得到的陶瓷平均孔径在2nm以下,不仅无需添加发泡剂、制孔剂,工艺简单,而且可通过控制热解反应的温度、时间、升温速率等手段对陶瓷中微孔的比表面积、孔容等进行有效地调节。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氧碳微孔陶瓷适合作催化剂的载体,吸附分离材料等,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53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38997.X

    申请日:2013-06-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通过氯甲基硅烷与二氯二茂钛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直接制备一种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的方法。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氯甲基硅烷和二氯二茂钛同时混合溶于无水醚类中;2)分批次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镁反应;3)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2)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分批加入还原剂反应;4)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往步骤3)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料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静置,分出上层有机相,过滤,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液态无氧型聚钛碳硅烷。

    一种聚丙烯酸酯微球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783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438949.9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酯微球及其应用,粒径为1‑200μm,其表面呈光滑或褶皱形貌,其内部呈实心或多孔结构,其由乳液经光固化反应制成,该乳液由油相液体、去离子水和Pickering乳化剂混合均质而成,该油相液体有丙烯酸酯单体、交联剂、稀释剂和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混合而成,其中,交联剂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稀释剂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Pickering乳化剂为环糊精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乳液模板法制备聚丙烯酸酯微球,操作简便,且产率较高,同时,所添加的水作为连续相,聚合后可直接排放,且无其它副产物产生,因而制备过程绿色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