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功能同步修饰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0451.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功能同步修饰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功能修饰性纳米颗粒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溶液;(2)制备功能修饰性纳米颗粒悬浊液;(3)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和雾化装置并采用同步修饰工艺制备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4)真空环境中干燥,得到干燥的复合纤维膜。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使修饰性颗粒同时分布在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大大增加修饰性颗粒在纤维表面的负载率,提高功能材料的接触面积,达到纤维表面功能修饰的目的。本发明方法通过添加不同的修饰性颗粒可以达到提高复合纤维膜导电性、比表面积(BET)、催化能力、比电容特性、储能效率等多种目的。

    一种回收太阳能级硅金刚线切割废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48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526430.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固废循环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太阳能级硅金刚线切割废料的方法,包括:1)将金刚线切割粉进行清洗、干燥处理,获得初步净化的干燥粉末;2)将净化后的粉末与镁粉、氯化钠按质量比1:(0、0.01~0.05):0.25~0.5混合,同时添加适量粘结剂进行研磨混合,并将研磨后的粉末压制成坯体;3)将压制坯体掩埋入切割粉中并通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对掩埋入切割粉中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得到陶瓷片;4)用盐酸与氢氟酸配置成的酸洗液对烧结陶瓷片进行酸洗并干燥,制得高纯硅片;本发明开发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料回收再利用方法,可实现光伏废料循环利用,经本方法处理后的金刚线切割粉氧含量可降至1‑3%,硅回收率高于85%,纯度可达90‑96%。

    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41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122974.9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纺微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针管、电纺针头、高压电源、收集板、位移控制平台、聚焦照射光源、鞘气装置和聚焦加热光源,注射泵输送注射针管内的溶液至电纺针头,收集板位于电纺针头的下方,位移控制平台驱动收集板进行移动,收集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填充在相邻光敏收集单元之间,聚焦照射光源聚焦于电纺针头下方的光敏收集单元,高压电源用于为电纺针头和光敏收集单元之间提供电场,本发明通过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实现了点对点喷印接收,提高了喷印精度,使得复杂微纳结构例如单点堆叠结构、悬空结构快速喷印成为了可能。

    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41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22974.9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纺微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针管、电纺针头、高压电源、收集板、位移控制平台、聚焦照射光源、鞘气装置和聚焦加热光源,注射泵输送注射针管内的溶液至电纺针头,收集板位于电纺针头的下方,位移控制平台驱动收集板进行移动,收集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填充在相邻光敏收集单元之间,聚焦照射光源聚焦于电纺针头下方的光敏收集单元,高压电源用于为电纺针头和光敏收集单元之间提供电场,本发明通过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实现了点对点喷印接收,提高了喷印精度,使得复杂微纳结构例如单点堆叠结构、悬空结构快速喷印成为了可能。

    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5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631975.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切割粉于550~650℃煅烧0.5~5h,得煅烧切割粉;(2)将煅烧切割粉酸洗,得酸洗产物;(3)将酸洗产物水洗至中性,于50~100℃下真空干燥,得干燥产物;(4)将干燥产物与金属氯化物按1:(0.5~5)质量比与水混合,溶解,干燥,得产物A;(5)将产物A与镁粉按(0.5~5):1质量比混合,得硅镁混合物;(6)将硅镁混合物于600~700℃煅烧1~5h,得煅烧产物;(7)将煅烧产物酸洗,水洗,干燥。本发明采用将提纯和镁热还原相结合工艺实现对金刚线切割硅粉的有效回收再利用,成功制备出高纯纳米多孔硅材料这一高附加值产品,所得的多孔硅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解决了工业上大量废弃切割粉难以处理的问题。

    一种表面功能同步修饰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1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180451.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功能同步修饰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功能修饰性纳米颗粒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溶液;(2)制备功能修饰性纳米颗粒悬浊液;(3)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和雾化装置并采用同步修饰工艺制备柔性纳米纤维复合膜:(4)真空环境中干燥,得到干燥的复合纤维膜。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使修饰性颗粒同时分布在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的内部和表面,大大增加修饰性颗粒在纤维表面的负载率,提高功能材料的接触面积,达到纤维表面功能修饰的目的。本发明方法通过添加不同的修饰性颗粒可以达到提高复合纤维膜导电性、比表面积(BET)、催化能力、比电容特性、储能效率等多种目的。

    一种回收太阳能级硅金刚线切割废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4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26430.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固废循环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太阳能级硅金刚线切割废料的方法,包括:1)将金刚线切割粉进行清洗、干燥处理,获得初步净化的干燥粉末;2)将净化后的粉末与镁粉、氯化钠按质量比1:(0、0.01~0.05):0.25~0.5混合,同时添加适量粘结剂进行研磨混合,并将研磨后的粉末压制成坯体;3)将压制坯体掩埋入切割粉中并通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对掩埋入切割粉中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得到陶瓷片;4)用盐酸与氢氟酸配置成的酸洗液对烧结陶瓷片进行酸洗并干燥,制得高纯硅片;本发明开发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料回收再利用方法,可实现光伏废料循环利用,经本方法处理后的金刚线切割粉氧含量可降至1‑3%,硅回收率高于85%,纯度可达90‑96%。

    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24491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340029.8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纺微纳制造领域,公开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针管、电纺针头、高压电源、收集板、位移控制平台、聚焦照射光源、鞘气装置和聚焦加热光源,注射泵输送注射针管内的溶液至电纺针头,收集板位于电纺针头的下方,位移控制平台驱动收集板进行移动,收集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填充在相邻光敏收集单元之间,聚焦照射光源聚焦于电纺针头下方的光敏收集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实现了点对点喷印接收,提高了喷印精度,使得复杂微纳结构例如单点堆叠结构、悬空结构快速喷印成为了可能。

    一种多功能手机座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52517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20016463.0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座,包括底座、支架、夹具和夹具后部。所述底座内设置第一电机,用于控制底座顶面的旋转,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底座顶面上,所述夹具后部设置于支架上,与夹具连接,通过其内的第二电机控制夹具绕支架旋转,所述夹具通过手机支架、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第四齿轮和限位单元的相互配合达到夹紧手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手机座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控制手机支架旋转调整角度、音响扩音和充电的功能。

    一种沐浴液混合花洒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73370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623949.0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沐浴液混合花洒,包括储液室、吸液腔、吸液活塞组件、混合室和手柄,储液室设在混合室的顶部,吸液腔通过吸入孔与储液室连通并配合吸液活塞组件的运动进行吸液,吸液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活塞设在吸液腔内,且活塞与吸液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活塞上设有一个穿出吸液腔顶部的活塞拉杆,吸液腔的底部设有一个流出通孔,且吸液腔底部活动设有一个在吸液时密封流出通孔用的密封底盖,密封底盖通过连接弹簧与活塞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按需将装在花洒内沐浴液与水混合后喷出,解决了使用传统花洒淋湿全身后再手动涂抹擦拭沐浴液而容易使人着凉以及再次打开花洒喷淋时需要重新调整水温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