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2051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19435.8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 厦门大学
Abstract: PcDNA3.1(+)-Fbw7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重组质粒。所述构建方法:1)将PSG5-Myc-Fbw7质粒谱图信息与PcDNA3.1(+)质粒谱图信息比较,确定双酶切位点EcoR Ⅰ和NotⅠ;2)双酶切PSG5-Myc-Fbw7质粒;3)双酶切PcDNA3.1(+)质粒载体;4)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双酶切效率,将质粒载体PcDNA3.1(+)和目的基因Fbw7全长进行连接;5)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鉴定,抽提PcDNA3.1(+)-Fbw7重组质粒。所述PcDNA3.1(+)-Fbw7重组质粒可用于制备治疗人胆管癌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52051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319435.8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 厦门大学
Abstract: PcDNA3.1(+)-Fbw7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重组质粒。所述构建方法:1)将PSG5-Myc-Fbw7质粒谱图信息与PcDNA3.1(+)质粒谱图信息比较,确定双酶切位点EcoR Ⅰ和NotⅠ;2)双酶切PSG5-Myc-Fbw7质粒;3)双酶切PcDNA3.1(+)质粒载体;4)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双酶切效率,将质粒载体PcDNA3.1(+)和目的基因Fbw7全长进行连接;5)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鉴定,抽提PcDNA3.1(+)-Fbw7重组质粒。所述PcDNA3.1(+)-Fbw7重组质粒可用于制备治疗人胆管癌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08759.9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膜后肉瘤小鼠原位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普通裸小鼠,移植位置确定于肾周间隙,移植细胞数量为1×107个腹膜后肉瘤细胞,建立腹膜后肉瘤小鼠原位异种移植动物模型,饲养小鼠10~30天即可形成明显肿瘤。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腹膜后肉瘤发生发展、药物筛选、快速诊断以及手术方法探索,提供一种腹膜后原位肿瘤药物筛选模型、腹膜后肉瘤原位发展的影像学研究模型、腹膜后肉瘤新型诊断分子和方法的研究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080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08759.9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膜后肉瘤小鼠原位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普通裸小鼠,移植位置确定于肾周间隙,移植细胞数量为1×107个腹膜后肉瘤细胞,建立腹膜后肉瘤小鼠原位异种移植动物模型,饲养小鼠10~30天即可形成明显肿瘤。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腹膜后肉瘤发生发展、药物筛选、快速诊断以及手术方法探索,提供一种腹膜后原位肿瘤药物筛选模型、腹膜后肉瘤原位发展的影像学研究模型、腹膜后肉瘤新型诊断分子和方法的研究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03752.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管癌靶向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人工蛋白改造和荧光偶联物的制备和应用的技术领域,组合物包括人工改造的Her2亲和配体蛋白Affibody以及和Affibody偶联的近红外荧光光敏化合物,其中,所述的人工改造的Her2亲和配体蛋白Affibody为Affibody的一端或两端连接串联的谷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串联的谷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数量为2‑20个。本发明能够为配体蛋白增加定向的化学修饰位点,有效提升荧光分子的偶联效率,进一步靶向肿瘤区域,实现更高灵敏度荧光成像和更优光热治疗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28594.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867 , A61K38/36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组织因子凝血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具有局部快速止血功能,并有伤口感染预防、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具有不同于传统局部凝血剂的复合效果。本发明体系制备简单,应用于术中散在或局部、已知或未知出血点及外伤导致的表皮或组织表层伤口的快速止血,抗菌及促伤口愈合,并且在肝脏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眼部损伤、糖尿病、血友病等情况的应用中更具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8841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上海江夏血液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45/00 , A61P31/20 , A61K31/519 , A61K3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JMJD2D抑制剂的用途。本发明属于乙肝病毒药物治疗领域,具体公布了宿主因子JMJD2D在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以及现有化合物5C‑8HQ、KDM4D‑IN‑1靶向JMJD2D干预乙肝病毒复制的显著效果。乙肝病毒感染特异性上调JMJD2D表达;JMJD2D促进乙肝病毒cccDNA的转录以及病毒的复制;靶向JMJD2D的抑制剂5C‑8HQ、KDM4D‑IN‑1抑制乙肝病毒抗原的表达。本发明首次发现JMJD2D作为调控乙肝病毒复制的全新靶点,化合物5C‑8HQ、KDM4D‑IN‑1显著干预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的产生,为乙型肝炎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和思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