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6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3372.6
申请日:2021-11-30
IPC: A61L27/22 , A61L27/02 , A61L27/18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7/56 , A61K47/42 , A61K47/10 , A61K47/02 , C12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基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微流控装置在不同的管道中分别通入水相和油相,水相和油相在管道交叉处汇合,油相剪切水相使水相在油相中分散形成微球,得到W/O乳液,其中,水相包括丝素蛋白溶液、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将W/O乳液静置6h~24h凝胶化,洗脱油相,收集微球,微球经预冻和冻干,得到丝素蛋白基多孔微球。由此制得的微球能注射入人体内,稳定、安全无毒,并且孔径可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685412.8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CN)
Abstract: 一种在3D打印钛植入体表面制备生物活性膜层的方法,涉及医用金属植入体的表面改性技术。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电化学沉积和浸渍自组装法相结合,在3D打印医用钛表面制备贻贝黏附蛋白/纳米磷酸八钙/茶多酚复合生物涂层。阳极氧化可在3D打印医用钛植入体表面构筑具有优异耐蚀性的氧化膜,贻贝黏附蛋白可加强钙磷涂层与钛基底结合力,并优化磷酸八钙膜层形貌结构,茶多酚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该复合涂层可显著提升3D打印的金属钛植入体生物活性和耐腐蚀能力,可用于各种3D打印制造的金属钛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本发明为3D打印金属植入体表面改性、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8820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410203605.0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降解速度的镁或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采用贻贝粘着蛋白在所述镁或镁合金的表面形成蛋白膜层,或采用贻贝粘着蛋白与纳米氧化铈颗粒在所述镁或镁合金的表面形成复合膜层。通过本发明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的镁或镁合金材料可明显改变其在生理环境下的降解速度;本发明处理方法中采用的贻贝蛋白、纳米氧化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害,可应用于临床;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能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39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70417.X
申请日:2008-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阳极处理和表面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的具有强抗凝血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设有支架基材、设于支架基材表面的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层和设于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层表面的低表面能物质层。将支架基材清洗干燥;配制氢氟酸电解液,以支架基材为电极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即可在支架基材表面获得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层;将表面已获得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层的支架基材在氟硅烷醇溶液中浸泡,烘烤,在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二氧化钛薄膜层表面自组装低表面能物质层,即得血管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561746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028028.5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制备无毒法抗菌涂层的方法,涉及医用植入材料。提供可显著降低植入体材料表面银复合膜层的细胞毒性,并保持优异抗菌性,主要应用于骨、齿替换及组织再生医学的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的一种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制备无毒法抗菌涂层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材料预处理;配制含AgNO3、短肽和电解质或还原性物质的溶液,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构筑纳米银/短肽复合膜层。可显著降低植入体材料表面纳米银膜层的细胞毒性,且保持优异的抗菌特性。可应用于多种植入物表面的无毒抗菌改性。工艺简单、投资少、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植入体表面改性,可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17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28028.5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28 , A61L27/306 , A61L27/54 , A61L2300/104 , A61L2300/252 , A61L2300/404 , A61L2300/606 , A61L2400/06
Abstract: 一种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制备无毒法抗菌涂层的方法,涉及医用植入材料。提供可显著降低植入体材料表面银复合膜层的细胞毒性,并保持优异抗菌性,主要应用于骨、齿替换及组织再生医学的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的一种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制备无毒法抗菌涂层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材料预处理;配制含AgNO3、短肽和电解质或还原性物质的溶液,在医用植入材料表面构筑纳米银/短肽复合膜层。可显著降低植入体材料表面纳米银膜层的细胞毒性,且保持优异的抗菌特性。可应用于多种植入物表面的无毒抗菌改性。工艺简单、投资少、可广泛应用于医用植入体表面改性,可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173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19962.9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在钛及其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有序结构的方法,涉及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表面预处理;电解液配制:所述电解液为氯化物、氢氟酸、氟化物等中至少两种的复配溶液;通用电解槽及电极的设置;电化学刻蚀处理:所述电化学刻蚀处理的电解液温度为0~80℃,施加搅拌,刻蚀时间0.5~60min,刻蚀结束后取出钛及其合金植入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后即完成在钛及其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有序结构。可避免传统喷砂工艺,在表面粗糙化过程难免造成结构不匀、喷砂介质残留、表面污染等问题。工艺简单、投资少、可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104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36585.0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B37/08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高脱乙酰度、高分子量的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原料,用酸处理除去钙盐,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然后除去虾红素得甲壳素,所得甲壳素脱乙酰即得壳聚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除钙和除虾红素的时间缩短,提高了壳聚糖的分子量。使用碱间歇法分步脱乙酰,使制备获得的壳聚糖脱乙酰度达到91%~93%,粘均分子量为8.9×105~94×105。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685412.8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3D打印钛植入体表面制备生物活性膜层的方法,涉及医用金属植入体的表面改性技术。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电化学沉积和浸渍自组装法相结合,在3D打印医用钛表面制备贻贝黏附蛋白/纳米磷酸八钙/茶多酚复合生物涂层。阳极氧化可在3D打印医用钛植入体表面构筑具有优异耐蚀性的氧化膜,贻贝黏附蛋白可加强钙磷涂层与钛基底结合力,并优化磷酸八钙膜层形貌结构,茶多酚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该复合涂层可显著提升3D打印的金属钛植入体生物活性和耐腐蚀能力,可用于各种3D打印制造的金属钛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本发明为3D打印金属植入体表面改性、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3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9917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金属领域。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材料预处理;对基底进行阴极电化学沉积,在基底表面获得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通过电化学定向沉积在医用金属表面构筑与自然骨结构形似的纳米有序钙磷化合物/锶复合涂层,由此可大幅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可实现临床应用。建立了制备微纳米有序二级结构磷酸八钙/锶复合涂层的方法。运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实现了钙磷化合物/锶复合膜层的表面构筑。本发明为高生物活性纳米有序复合人工骨材料制造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