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14439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70418.4
申请日:2008-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755 , C07C53/122 , C07C51/12
Abstract: 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乙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反应合成丙酸的单金属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乙醇转化率高,目的产物丙酸的选择性的活性高的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组分是镍的化合物,载体是活性炭。将活性炭在蒸馏水中沸腾回流,冷却后水洗,然后在100~120℃下干燥,得载体活性炭;用1/2活性炭饱和吸水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镍盐,加入氨水或柠檬酸溶液,pH值调至3.0~10.0,并使溶液的总体积刚好等于活性炭所需饱和吸水量;将已调好酸度的等体积镍盐溶液一次性倒入活性炭中浸渍,烘干,得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7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48587.0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323/57 , C07C319/12 , A23B7/154
Abstract: 对乙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对乙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所述对乙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的相对分子量为253.3174,其旋光性为左旋,用“L”表示。制备方法:将L-半胱氨酸加入水中溶解,制成L-半胱氨酸水溶液;在L-半胱氨酸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得到L-半胱氨酸的乙醇溶液;在L-半胱氨酸乙醇溶液中加入对乙氧基苯甲醛和无水乙醇后油浴加热,再直接抽滤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沉淀,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水重结晶纯化,即得白色固体产物对乙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产率75.6%~78.3%。所述对乙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可在制备橄榄保鲜剂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80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10107413.4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C07C53/122 , C07C51/12
Abstract: 一种合成丙酸的活性炭载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以醋酸镍为活性组分前驱物,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浸渍法将镍前驱物负载到活性炭上,通过改变不同的加热速率、恒温时间和煅烧气氛,控制醋酸镍分解速率和氧化镍的成核速率来实现对氧化镍晶粒大小的控制,利用活性炭的高温还原性将氧化镍还原成镍单质。所制得的催化剂经过300~400℃H2氛围下还原后用于催化乙醇气相羰化反应。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便,无须对载体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催化活性高,乙醇转化率高达99%,丙酸选择性可高达96%。
-
公开(公告)号:CN101214442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144118.1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87 , B01J23/882
Abstract: 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提供一种既适合在高压高汽气比,又能在低压低汽气比的宽操作条件下应用的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成分由以MoO3表示的Mo的化合物、以CoO表示的Co的化合物和以K2O表示的K的化合物组成,载体为镁铝尖晶石MgAl2O4。按轻质MgO与氧化铝摩尔比为1∶1称取轻质MgO和多孔性含水无定形氧化铝置于混捏机中,加入硝酸的水溶液混合和捏压,形成可塑体,挤条成型后干燥,烘干,焙烧得多孔性MgAl2O4载体。将钾盐、钴盐、钼酸铵和络合稳定剂用水溶解,用氨水调节溶液pH,用所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计量的MgAl2O4载体,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01020139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610082231.7
申请日:2006-05-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35 , B01J23/80 , B01J29/072 , C07C29/154 , C07C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制甲醇的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由CO和H2反应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低温、高活性、热稳定性好,由CO和H2反应合成甲醇的耐热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组成为隔热剂M和Cu-Zn-Al混合氧化物,隔热剂M选自γ-Al2O3、白碳黑、硅铝分子筛、水滑石、镁铝尖晶石、钛白粉,5A分子筛、ZSM-5、3A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Cu、Zn、Al氧化物为无Cl-、SO42-的可溶性盐煅烧所得的氧化物,催化剂各组分配比按原子比计量Cu为30~70,Zn为20~60,Al为7~15;按质量比隔热剂M的添加量为催化剂质量的1%~20%。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80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107413.4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C07C53/122 , C07C51/12
Abstract: 一种合成丙酸的活性炭载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以醋酸镍为活性组分前驱物,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浸渍法将镍前驱物负载到活性炭上,通过改变不同的加热速率、恒温时间和煅烧气氛,控制醋酸镍分解速率和氧化镍的成核速率来实现对氧化镍晶粒大小的控制,利用活性炭的高温还原性将氧化镍还原成镍单质。所制得的催化剂经过300~400℃H2氛围下还原后用于催化乙醇气相羰化反应。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便,无须对载体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催化活性高,乙醇转化率高达99%,丙酸选择性可高达96%。
-
公开(公告)号:CN101020140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610074238.4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87 , B01J23/85 , B01J32/00 , B01J37/02 , C01B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耐硫的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硫的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低温(180~250℃)下具有较高活性,而且耐高温能力更强的Co-Mo-W-K/γ-Al2O3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为CoO 0.5%~5%,MoO32%~7%,WO31%~5%,K2O 5%~15%,络合稳定剂1%,余量为载体γ-Al2O3,各成分的含量以各成分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数计量。制备时,将钾盐、钴盐、钼酸铵、钨酸铵和络合稳定剂用蒸馏水溶解,加水和氨水调节pH值为7~9,用所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γ-Al2O3载体,干燥后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03724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20703.0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323/58 , C07C319/12 , A61K8/44 , A61Q19/02 , A61K31/198 , A61P17/00 , A61P35/00
Abstract: 4-甲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4-甲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4-甲氧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席夫碱相对分子量为239。将99.90%的L-半胱氨酸加入水中溶解,制成L-半胱氨酸水溶液,再加入无水乙醇,得L-半胱氨酸乙醇溶液,然后加入4-甲氧基苯甲醛和无水乙醇后油浴加热,再抽滤,沉淀冲洗后,用石油醚水溶液重结晶纯化,得白色固体产物。能在试管中有效抑制蘑菇酪氨酸酶、人酪氨酸酶的活力,能在人黑色素瘤A375、A875细胞中有效下调酪氨酸酶表达量,对人类正常肝脏细胞L02和KM小鼠无毒性。可在制备用于美白化妆品的增白剂中应用,也可在制备用于治疗色素紊乱症的药物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56537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10070418.4
申请日:2008-0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755 , C07C53/122 , C07C51/12
Abstract: 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乙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反应合成丙酸的单金属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乙醇转化率高,目的产物丙酸的选择性的活性高的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活性组分是镍的化合物,载体是活性炭。将活性炭在蒸馏水中沸腾回流,冷却后水洗,然后在100~120℃下干燥,得载体活性炭;用1/2活性炭饱和吸水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镍盐,加入氨水或柠檬酸溶液,pH值调至3.0~10.0,并使溶液的总体积刚好等于活性炭所需饱和吸水量;将已调好酸度的等体积镍盐溶液一次性倒入活性炭中浸渍,烘干,得乙醇羧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46214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10074238.4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87 , B01J23/85 , B01J32/00 , B01J37/02 , C01B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耐硫的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硫的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低温(180~250℃)下具有较高活性,而且耐高温能力更强的Co-Mo-W-K/γ-Al2O3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为CoO 0.5%~5%,MoO32%~7%,WO31%~5%,K2O 5%~15%,络合稳定剂1%,余量为载体γ-Al2O3,各成分的含量以各成分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数计量。制备时,将钾盐、钴盐、钼酸铵、钨酸铵和络合稳定剂用蒸馏水溶解,加水和氨水调节pH值为7~9,用所配制的混合溶液浸渍γ-Al2O3载体,干燥后即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