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精度室内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2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69054.4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高精度室内快速定位方法,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彩色图像采集装置、激光散斑投射装置、激光散斑图像采集装置、云台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中央控制装置;软件系统包括激光散斑投射系统、彩色图像与激光散斑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匹配系统、模式识别系统、云台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路径规划与控制系统;本发明方案采取软硬件结合,使室内定位装置完成从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征信息采集录入、室内物体图像采集与匹配识别、室内物体定位、路径规划、机器人运动控制整个过程的智能化和系统化。使室内定位、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更加精确和高效。

    一种脑电波控制的便携式人体运动损伤监护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544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108629.1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太宏 苏瑞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波控制的便携式人体运动损伤监护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脑电波检测装置、运动损伤监护装置、防护装置、云服务器。运动损伤监护装置,采集并加工使用者运动相关信息,与模板库对比以预判使用者是否存在运动损伤,在存在运动损伤时,将脑电波与指令库对比以判断是否发出防护指令至防护装置或者发出急救指令至云服务器。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动态互补滤波算法,获取使用者精确的加速度、速度、角度、位置、高度信息;采用时域转频域的方式,并结合图像匹配的方法,融合使用者生理信息、环境信息、运动信息、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使用者所处的运动状态;采用脑电波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人体运动损伤的快速防护与急救。

    一种全自动高精度室内快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2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169054.4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高精度室内快速定位方法,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彩色图像采集装置、激光散斑投射装置、激光散斑图像采集装置、云台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中央控制装置;软件系统包括激光散斑投射系统、彩色图像与激光散斑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匹配系统、模式识别系统、云台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路径规划与控制系统;本发明方案采取软硬件结合,使室内定位装置完成从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征信息采集录入、室内物体图像采集与匹配识别、室内物体定位、路径规划、机器人运动控制整个过程的智能化和系统化。使室内定位、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更加精确和高效。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674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053505.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从车辆泊车入位开始监测,到车辆充电完成后断开充电连接复位装置并生成用户账单,包括充电插头对接和充电过程实时监控,软件系统部分全程监控充电过程涉及到的各项数据,控制硬件机械部分运行完成下一步动作,硬件部分完成指令后将新的信号量传回软件部分参与新指令运算,软硬结合,提高整个充电系统的系统性和智能性;使用基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充电接口对接方案,保证对接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使用三维度长行程的丝杆导轨机构,增加充电接头的可活动范围,适应多种车型;为自动充电系统配备支付扫码器,通过手机端支付工具的支付条形码扫码功能即可完成相关费用的支付,使支付更智能。

    一种脑电波控制的便携式人体运动损伤监护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54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8629.1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太宏 苏瑞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波控制的便携式人体运动损伤监护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脑电波检测装置、运动损伤监护装置、防护装置、云服务器。运动损伤监护装置,采集并加工使用者运动相关信息,与模板库对比以预判使用者是否存在运动损伤,在存在运动损伤时,将脑电波与指令库对比以判断是否发出防护指令至防护装置或者发出急救指令至云服务器。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动态互补滤波算法,获取使用者精确的加速度、速度、角度、位置、高度信息;采用时域转频域的方式,并结合图像匹配的方法,融合使用者生理信息、环境信息、运动信息、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使用者所处的运动状态;采用脑电波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人体运动损伤的快速防护与急救。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67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3505.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从车辆泊车入位开始监测,到车辆充电完成后断开充电连接复位装置并生成用户账单,包括充电插头对接和充电过程实时监控,软件系统部分全程监控充电过程涉及到的各项数据,控制硬件机械部分运行完成下一步动作,硬件部分完成指令后将新的信号量传回软件部分参与新指令运算,软硬结合,提高整个充电系统的系统性和智能性;使用基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充电接口对接方案,保证对接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使用三维度长行程的丝杆导轨机构,增加充电接头的可活动范围,适应多种车型;为自动充电系统配备支付扫码器,通过手机端支付工具的支付条形码扫码功能即可完成相关费用的支付,使支付更智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