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914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219760.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涉及α‑蒎烯。设定预热器、反应器和换热器的温度,预热器前接入连续流动的二氧化碳流经系统,并调节系统中二氧化碳流量和分离器压力以联合控制流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使得系统内压力和温度稳定;用输送泵将α‑蒎烯送入预热器入口前的二氧化碳中,并形成α‑蒎烯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经过预热器进入管式反应器,反应产物经过管式反应器出口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进行热量回收后,反应产物进入分离器完成分离。可以得到具有商业化价值和吸引力的结果,α‑蒎烯单程转化率约95.7%,其中罗勒烯选择性39.2%,别罗勒烯选择性20%,其他主要为柠檬烯。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19760.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涉及α-蒎烯。设定预热器、反应器和换热器的温度,预热器前接入连续流动的二氧化碳流经系统,并调节系统中二氧化碳流量和分离器压力以联合控制流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使得系统内压力和温度稳定;用输送泵将α-蒎烯送入预热器入口前的二氧化碳中,并形成α-蒎烯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经过预热器进入管式反应器,反应产物经过管式反应器出口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进行热量回收后,反应产物进入分离器完成分离。可以得到具有商业化价值和吸引力的结果,α-蒎烯单程转化率约95.7%,其中罗勒烯选择性39.2%,别罗勒烯选择性20%,其他主要为柠檬烯。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124103.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6 , B01D53/02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及其应用,涉及功能性聚离子液体。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为刚性骨架聚离子液体吸附剂,所述聚离子液体由通式单体VIm‑6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所获得的PVIm‑6。所述PVIm‑6是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得到的多孔聚离子液体,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具有孔结构,BET比表面积~800m2/g、孔容~2.0cm3/g、孔径分布为2~100nm。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在制备气体吸附剂、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吸附剂中应用。所述气体吸附剂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剂,多孔聚离子液体PVIm‑6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尤其用于吸附二氧化碳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972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71326.9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碘捕获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资源环境领域。本发明以联咪唑和1,2,4,5‑四溴甲基苯为单体反应制备多孔有机聚合物吸附剂POPs‑4。所得的POPs‑4吸附剂能够在模拟实际应用条件下(≤150℃,≥150 ppmv I2)对碘表现出0.98 g/g的超高吸附量,远高于工业中常用的Ag@MOR吸附剂(~0.17 g/g)。同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能够满足在高湿条件下(RH=50%)具有相当的吸附量。且该吸附剂合成简单,易于操作,可大规模制备,是极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放射性碘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24103.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6 , B01D53/02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一种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及其应用,涉及功能性聚离子液体。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为刚性骨架聚离子液体吸附剂,所述聚离子液体由通式单体VIm-6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所获得的PVIm-6。所述PVIm-6是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得到的多孔聚离子液体,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具有孔结构,BET比表面积~800m2/g、孔容~2.0cm3/g、孔径分布为2~100nm。所述多孔聚离子液体吸附剂在制备气体吸附剂、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吸附剂中应用。所述气体吸附剂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剂,多孔聚离子液体PVIm-6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尤其用于吸附二氧化碳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86192.4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33/58 , A01N43/12 , A01N47/24 , A01N47/3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33/58 , A01N43/12 , A01N47/24 , A01N47/30
Abstract: 一种苯并噻吩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农药杀菌剂。提供一类结构新颖的高效、广谱、低毒、可降解性强的一种苯并噻吩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并可用作叶面和土壤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例如防治大麦和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稻瘟病、玉米锈病、葡萄白粉病、苹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葡萄霜霉病等。特别适合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黄瓜炭疽病和稻瘟病。组合物以通式I的单一化合物或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为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为通式I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载体混合。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为1%~99%。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20257.9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26/06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8F212/36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全氟辛酸的疏水多孔吸附材料及其应用,该疏水多孔吸附材料通过咪唑基离子液体单体与二乙烯基苯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而成。该疏水多孔吸附剂结合了良好的孔道扩散、静电吸附和疏水相互作用等优势,在不同全氟辛酸初始浓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和极快的吸附速率。本发明提出的吸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其对全氟辛酸的吸附性能,是针对全氟辛酸高效去除的有效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5397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17838.3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81 , A01N43/12 , A01N47/24 , A01N47/32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81 , A01N43/12 , A01N47/24 , A01N47/30
Abstract: 一种苯并呋喃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农药杀菌剂。苯并呋喃取代肟醚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剂,这些化合物具有内吸活性并可用作叶面和土壤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植物叶面杀菌剂、土壤杀菌剂等。所述作物病害包括但不限于玉米锈病、稻瘟病、大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苹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葡萄霜霉病。所述苯并呋喃取代肟醚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可与其它载体、稀释剂、其它杀菌剂组成复合杀菌剂。所述苯并呋喃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使在很低的剂量下仍可以获得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所述苯并呋喃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杀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1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34411.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27/18 , C09D5/0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原油储罐的超疏油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二氧化硅的表面,搭配环氧树脂和PTFE相结合制备的粘合剂,喷涂在碳钢表面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该涂层对水和原油都具有出色的液体防护性能,水接触角为164.1°,滚动角为1.1°,原油接触角为172.1°,滚动角为2.5°。该涂层在原油中浸渍120天后仍然不被湿润。该超疏油涂层的表面存在稳定的气孔,能够作为抗粘附的隔离屏障,防止涂层与原油粘附。将超疏油涂层应用于原油储罐中能够有效防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有效减少原油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原油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980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2317.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209/14 , A01N43/38 , A01N47/3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14 , A01N43/38 , A01N47/24 , A01N47/30
Abstract: 一种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农药杀菌剂。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剂,这些化合物具有内吸性并可用于叶面和土壤杀菌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植物叶面杀菌剂、土壤杀菌剂等。所述作物病害包括但不限于玉米锈病、稻瘟病、灰霉病、大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苹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可与其它载体、稀释剂、其它杀菌剂组成复合杀菌剂。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使在很低的剂量下仍可以获得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所述吲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杀菌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