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02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85078.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刀盘及刀具系统,刀盘包括刀盘本体和刀盖两部分,并将刀盘本体拆分成多个刀体子模块,在任一刀体子模块被局部损坏时,都可以进行单独更换,无需报废整个刀盘,极大地提高了刀盘的利用率和操作容错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刀盘本体和刀盖之间的连接,以及相邻两个刀体子模块之间的连接方便,刀体子模块的更换效率高,提高了刀盘的维修效率,能够有效缩短刀盘出现撞刀事故时的处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505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802012.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铣刀盘及切削刀具,Y形加强部连接内壁部和周向连接部,Y形加强部和环形连接部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继而可以用于传递和承担载荷。铣刀盘工作时铣刀片的切削力能够通过周向连接部传递至Y形加强部和外壁部,且Y形加强部还能够将切削力传递至内壁部,使铣刀盘整体的载荷分布更加均衡,能够在满足铣刀盘整体减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铣刀盘的整体结构强度;环形连接部的外径小于内壁部的外径,使Y形加强部为非平面结构,使铣刀盘在工作转速下时刀片安装部的高频共振频率改变,继而有效缓解刀片安装部的高频振动引起的变形量,从而达到减小振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2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4072.9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C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冷刀杆及铣削刀具,预设位置低于阻尼流道的最高点使预设位置和阻尼流道的最高点之间的阻尼流道形成空气减振腔,在冷却液由预设位置进入冷却过渡流道内的过程中,空气减振腔内的空气无法排出,阻尼流道内冷却液挤压空气减振腔内的空气,利用空气的体积可压缩性产生类似空气阻尼的优异的吸振缓冲效果,继而实现对内冷刀杆进行减振和缓冲的作用,使该内冷刀杆具有自减振效果。试验发现与常规刀杆相比,该内冷刀杆的振动幅值能够减小15%左右,能够在最大限度地改善内冷刀杆减振性能的同时,避免直接使用减振阻尼器所带来的成本负担,降低了铣削刀具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27754.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刀杆,所述刀杆包括:一刀杆本体;内冷却路,其成型于所述刀杆本体内部,用于将冷却液导流至所述容纳槽附近进行换热;所述内冷却路具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外冷却路成型于装配件;所述外冷却路的至少一个喷液孔对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液路切换件开设有用于导通外冷却路与内冷却路的中转流道;其中,所述装配件带动液路切换件转动,联动所述中转流道的两口部分别与外冷却路、内冷却路导通或错位,且使所述喷液孔在导通状态对位于容纳槽或错位状态下仅所述内冷却路导通;本发明提供的刀具结构,解决现有刀具只能通过外部冷却液降温,且无法根据不同工况适应性选用内冷却或内、外冷却方式进行加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27152.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球头立铣刀,属于刀具技术领域。所述球头立铣刀包括:夹持部,以及与夹持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球头切削部。由于底刃部中的第一后刀面相对于第二后刀面远离球头切削部的球心,即底刃部中的第一后刀面与第二后刀面在底刃部中的设置位置存在高度差,因此,该高度差保证了底刃部中的第一后刀面在磨损后不会直接扩散到底刃中的第二后刀面,且两个后刀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可以实现一段时间的加工后已磨损的后刀面面积变化不大,避免与被加工工件的已加工表面接触面积显著增加,从而减缓被加工工件的粗糙度值增大,保证球头立铣刀对被加工工件的加工质量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0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07986.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冷刀杆及刀具,包括刀杆本体,刀杆本体内设有至少三组冷却路及水路选择组件;各组冷却路的进水口分别位于刀杆本体的末端部;三组冷却路中的第一组冷却路用于对刀杆本体的前端部和/或刀片的底刃部冷却;三组冷却路的第二组冷却路用于对刀片的角刃部冷却;三组冷却路的第三组冷却路用于对刀片的侧刃部冷却;且第二组冷却路与第三组冷却路分别配置有若干过水道,各过水道以刀杆本体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水路选择组件设置于刀杆本体的末端部,且用于远程切换式启闭任一组冷却路或至少两组冷却路;本发明提供的内冷刀杆及刀具,解决现有开设内冷路的刀体冷却模式单一、适用范围小及复杂冷却流道的刀体本体旋转动平衡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28160.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B2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切削刀具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设置于切削刀具的刀杆本体;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液流道、中部流道、侧流道及第一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沿所述刀杆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引入冷却液至所述中部流道;所述中部流道设置在所述刀杆本体内,且对应于放置刀片的槽体下方;所述中部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若干U形流道段,所述侧流道沿所述刀杆本体高度方向多层式布置,并绕设在靠近所述槽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出液流道沿所述刀杆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中部流道、所述侧流道及所述第一出液流道的过流面积均小于所述进液流道的过流面积;本申请提供的流道结构及切削刀具,解决现有刀具内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0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07986.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冷刀杆及刀具,包括刀杆本体,刀杆本体内设有至少三组冷却路及水路选择组件;各组冷却路的进水口分别位于刀杆本体的末端部;三组冷却路中的第一组冷却路用于对刀杆本体的前端部和/或刀片的底刃部冷却;三组冷却路的第二组冷却路用于对刀片的角刃部冷却;三组冷却路的第三组冷却路用于对刀片的侧刃部冷却;且第二组冷却路与第三组冷却路分别配置有若干过水道,各过水道以刀杆本体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水路选择组件设置于刀杆本体的末端部,且用于远程切换式启闭任一组冷却路或至少两组冷却路;本发明提供的内冷刀杆及刀具,解决现有开设内冷路的刀体冷却模式单一、适用范围小及复杂冷却流道的刀体本体旋转动平衡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3044.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刀具系统,三向力传感器的检测部的一端沿刀杆的轴向抵接于刀杆,另一端的端面形成传感器感知面,传感器感知面沿刀杆的轴向抵接于刀头上的力传递面,使三向力传感器的传感器感知面直接与刀头的力传递面接触,三向力传感器能够直接测量由刀头的力传递面传递至传感器感知面的切削力,实现切削力的直接测量,检测精度高,检测准确性高,响应速度快,而且三向力传感器距离切削区域较近,无需对切削力进行误差补偿。无需为刀杆设置悬伸段,提高了刀具的切削稳定性。当需要进行其他切削作用时,例如镗孔、切断、车削螺纹等,只需更换刀头即可,无需重新布置三向力传感器,安装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2066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08701.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IPC: B23G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螺纹铣刀,属于螺纹加工技术领域。螺纹铣刀包括切削部及切削刀片;其中,切削部上沿其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削平面;每个切削平面上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切削刀片,各个切削刀片的切削齿的牙型不相同,螺纹铣刀旋转时,各个切削刀片之间存在不重叠区域,以使各个切削刀片能够在螺纹铣刀旋转一周后拼接形成的轮廓为待加工的螺纹结构的一个整体牙型。本发明的螺纹铣刀通过多个切削刀片相互配合加工形成完整的螺纹结构,加工效率较高,且使得螺纹铣刀所承受的切削力较小,以能够保护螺纹铣刀,并能够保证对螺纹结构的加工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