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1952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15171.X

    申请日:2016-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88 G02B6/0086 G02F1/133608 G02B7/00 G02B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包含支撑框、光学板、承重端支杆及光学膜。支撑框围成容置空间。光学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出光面及第一端。承重端支杆连接于支撑框,并于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横跨出光面。光学膜设置对应于出光面,并具有相对的支撑端及承重端;支撑端为支撑框所支撑,承重端连接第一端。其中,承重端支杆位于光学膜及光学板之间,光学膜受承重端支杆的顶撑而改变延伸方向。

    背光模块框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77425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105413.1

    申请日:2006-07-06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框件,主要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壁及第一膜片定位槽。第一膜片定位槽设置于第一侧壁上。第二本体具有第三端部、第四端部、第二侧壁及第二膜片定位槽。第二膜片定位槽设置于第二侧壁上。第一端部可与第四端部相互连接,第二端部可与第三端部相互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共同于其间形成一封闭边界,第一膜片定位槽与第二膜片定位槽相对设置。

    显示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72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726227.8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显示面板、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端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侧边;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相对,并具有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端面分别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连接。第一偏光片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偏光片设置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分别突出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并相向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至少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至少部分覆盖端面。

    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722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726227.8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显示面板、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端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侧边;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相对,并具有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端面分别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连接。第一偏光片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偏光片设置于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偏光片及第二偏光片分别突出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并相向弯折而形成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至少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至少部分覆盖端面。

    背光模块的反射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2653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110095.8

    申请日:2006-08-08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的反射板,可用于一背光模块中以支撑灯管。反射板具有多个凸出部,且每一凸出部各具有多个凹槽,可将多支灯管安置于凹槽中,使灯管与凸出部大致成垂直配置。反射板可附加一支撑部,支撑部具有一基座部分及一顶柱部分,基座部分设置在凸出部之一内,并使顶柱部分由凸出部上的一开孔凸出,用以支撑至少一光学膜。

    显示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30353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1084489.5

    申请日:2017-11-07

    Inventor: 王伟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包含显示面板、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以及位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间的显示面。第一支架是沿第一侧边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一侧边;而第二支架是沿第二侧边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二侧边。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是可相对线性移动,以带动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对移动并推动显示面板弯曲;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分别带动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向旋转。

    背光模块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9520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415171.X

    申请日:2016-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包含支撑框、光学板、承重端支杆及光学膜。支撑框围成容置空间。光学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具有出光面及第一端。承重端支杆连接于支撑框,并于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横跨出光面。光学膜设置对应于出光面,并具有相对的支撑端及承重端;支撑端为支撑框所支撑,承重端连接第一端。其中,承重端支杆位于光学膜及光学板之间,光学膜受承重端支杆的顶撑而改变延伸方向。

    背光模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283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697475.6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基板、一光源及一光反射件。光源设置于基板上。光源具有一出光面。光反射件设置于基板上并环绕光源设置。光反射件具有一第一环形反射面及一第二环形反射面。光源介于第一环形反射面与基板之间,且第一环形反射面面向出光面。第二环形反射面围绕光源,并面向第一环形反射面。本发明能提升背光模组的均匀性,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及耗电量。

    透镜结构及其背光模块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398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28335.1

    申请日:201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结构及其背光模块,该透镜结构用来设置于一发光二极管的上方,透镜结构包含圆锥主体以及圆锥凹槽结构。圆锥主体具有入射锥面以及出射顶面,入射锥面具有第一顶点,第一顶点指向发光二极管。圆锥凹槽结构自出射顶面向内延伸形成且具有反射锥面,反射锥面用来反射发光二极管入射至入射锥面而进入圆锥主体中的光线,以使光线从出射顶面射出。

    背光模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42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697475.6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基板、一光源及一光反射件。光源设置于基板上。光源具有一出光面。光反射件设置于基板上并环绕光源设置。光反射件具有一第一环形反射面及一第二环形反射面。光源介于第一环形反射面与基板之间,且第一环形反射面面向出光面。第二环形反射面围绕光源,并面向第一环形反射面。本发明能提升背光模组的均匀性,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及耗电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