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762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包括机械系统、大电流发生器、测量系统以及PC上位机,机械系统由系统机架、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同心摆动调位机构及电动轴向加载机构组成;大电流发生器的正极连接在架空高压电缆上,其负极连接在引流线上;测量系统通过串口通讯与PC上位机相连。本发明的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通过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能够对架空高压电缆进行拉力加载和调频变形激振试验,通过同心摆动调位机构、电动轴向加载机构能够分别对引流线进行同心摆动及轴向加载试验,从而实现对模拟真实配网环境下的非承力接续线夹的寿命预期和性能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0813.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娄伟 , 朱胜龙 , 赵成 , 孙立成 , 史亮 , 王明 , 张蔚翔 , 周建军 , 刘蔚 , 陈振宁 , 胡钰杰 , 胡若男 , 左宇翔 , 王鲸杰 , 杨艳 , 杨越 , 杨晓东 , 齐先军 , 陈一驰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可调节负荷响应能力概率建模方法,步骤包括S1、收集可调节负荷的历史响应数据;S2、选取前一天用电量、当天温度、当天申报响应功率组成一个输入变量的向量X,然后把当天实际响应功率作为另一个向量Y;S3、基于X,Y的历史数据,建立高斯混合模型,并拟合[X,Y]的联合概率分布;S4、对于未来的响应情况,给定X之后,根据[X,Y]的联合分布来求得Y的条件分布;S5、求取均值、标准差和各个概率的分位数,作为可调节负荷响应能力的概率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对负荷响应的多样性进行全面刻画,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概率分布,使得负荷响应的预测更加灵活且适应性强,精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2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7617.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 B64U10/14 , H01R43/027 , H01R11/14 , B64U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的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安装工具,包括无人机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及吊装系统,自动安装系统包括装置壳体、安装平台、下接地环夹具组件、电缆夹具组件、激光传感组件及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平台安装在装置壳体内;激光传感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的前后两端面上,电缆夹具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端面的前后两侧,下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下方,上接地环夹具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利用无人机和自动化安装工具,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了配电网防雷验电接地环的自动化安装,大幅减少了人力需求,显著提高了配电网带电作业的效率和水平,安全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0831.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安装装置,具体为:包括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总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总座上的冲击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导轨组件;通过支架组件,能够保障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是通过三点定位实现对多尺寸避雷器的有效夹持;通过导轨组件能够确保支架组件在安装过程中保持居中位置,不向两侧偏移,确保避雷器的安装质量;本发明结构灵巧,使用方便,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33055.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冯玉 , 吴少雷 , 吴凯 , 骆晨 , 王明 , 戚振彪 , 黄道友 , 詹斌 , 李君 , 冯乔 , 葛明明 , 陈振宁 , 左宇翔 , 李强 , 卢政杰 , 王智坚 ,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沟线夹自动安装工具,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驱动模块、锁紧模块和夹紧模块,所述基座通过锁紧模块装拆有线夹,所述线夹的一侧通过夹紧模块可装拆有支线,所述线夹的另一侧通过夹紧模块可装拆有主线,所述线夹在抓持主支线后通过驱动模块进行非跟随式拧紧动作,实现线夹‑电缆一体化安装作业方式。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绝缘杆末侧执行器,便于多款系列线夹的带电安装作业,实现并沟线夹进行自动化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减缓作业强度及作业风险,有效降低人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故障,大大提高双并沟线夹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3081.0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32 , H02J3/14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30/018 , G06Q4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损耗‑能效‑碳排平衡方法及系统、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考虑需求侧具备可调控需求响应的能力,研究确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高度可调控机制下的强消纳、高效率的调度情况,建立供能结构和各种能源设备的能效模型;根据所述能效模型,以运营损耗、碳排放成本最低和能效最高为目标进行求解,确保运行损耗、碳排放成本最低和能效最高三者在达到平衡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调度方案。该方案引入可调控负荷响应机制后,供需两侧可以根据园区的调度指令,灵活地进行供、需协调,多能互补,促进新能源消纳,进一步提高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8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0830.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避雷器带电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支架以及安装组件,其中,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横担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安装组件可拆卸连接;避雷器安装在连接支架远离横担的一端;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冲击扳手、冲击扳手辅助工具以及安装架,第一冲击扳手与辅助工具连接,辅助工具与连接支架连接,第一冲击扳手通过固定架与安装架一端的底部连接。本发明有效地实现了避雷器的带电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872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32423.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吴少雷 , 冯玉 , 吴凯 , 骆晨 , 王明 , 戚振彪 , 黄道友 , 詹斌 , 李君 , 冯乔 , 葛明明 , 陈振宁 , 左宇翔 , 李强 , 李飞龙 , 李洪康 , 解美堂 , 王伟
IPC: B25B2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穿刺线夹通用装拆工具,包括机架组件、冲击扳手组件、手柄、电池组,机架组件上安装有线夹锁紧组件和支线锁紧组件,线夹锁紧组件包括线夹锁紧舵机和两个线夹卡紧板,线夹锁紧舵机控制两线夹卡紧板相对或相向运动;两套支线锁紧组件均包括支线锁紧舵机和两个支线锁紧卡爪,两个支线锁紧卡爪通过支线锁紧舵机控制相对或相向运动;冲击扳手组件安装在机架组件后侧,并能够对穿刺线夹进行旋转拧紧。本发明的一种小型穿刺线夹通用装拆工具,结构紧凑,能够在不停电的环境下,利用穿刺线夹来实现带绝缘外皮的架空电缆的并线工作,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33002.5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冯玉 , 吴少雷 , 吴凯 , 骆晨 , 王明 , 戚振彪 , 黄道友 , 詹斌 , 李君 , 冯乔 , 葛明明 , 陈振宁 , 左宇翔 , 李强 , 卢政杰 , 王智坚 ,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口式并沟线夹自动安装平台,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锁紧机构装拆有线夹,所述线夹的一侧通过夹紧机构可装拆有支线,所述线夹的另一侧通过卡板可装拆有主线,所述线夹抓持主支线,通过冲击扳手进行非跟随式拧紧动作,实现线夹‑导线一体化安装作业方式。本发明通过丝杆锁紧机构锁定/解锁垫片接口,实现基座与线夹的快速配合;通过冲击扳手进行非跟随式拧紧动作,支线采用弹簧式伸缩杆的半自动约束,抓持支线并利用倾斜杆优化支线端受力情况,创新实现线夹‑导线一体化的安装作业方式,提高配网带电接引工作效率,并保障其安装工艺的可靠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7620.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包括机械系统、大电流发生器、测量系统以及PC上位机,机械系统由系统机架、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同心摆动调位机构及电动轴向加载机构组成;大电流发生器的正极连接在架空高压电缆上,其负极连接在引流线上;测量系统通过串口通讯与PC上位机相连。本发明的一种非承力接续线夹加速试验台,通过万能拉力加载机构、调频变形激振机构能够对架空高压电缆进行拉力加载和调频变形激振试验,通过同心摆动调位机构、电动轴向加载机构能够分别对引流线进行同心摆动及轴向加载试验,从而实现对模拟真实配网环境下的非承力接续线夹的寿命预期和性能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准确度高,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