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761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610808979.4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H05B3/00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自放电加热电路,包括储能电容、发热电阻、主功率IGBT功率开关管、辅助IGBT功率开关管,储能电容通过主功率IGBT功率开关管与电池包连接构成回路,发热电阻通过辅助IGBT功率开关管与储能电容并联构成回路。本发明通过电池包本身的瞬间短路加热发热电阻,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电路控制短路电流在电池可接受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7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50026.8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深圳市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在原边侧采用新型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和结构,通过无连接点双绕组耦合的方式,将变压器漏感等效成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的防直通电感,和传统全桥拓扑相比,无需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元器件,且消除了死区,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76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08979.4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H05B3/00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自放电加热电路,包括储能电容、发热电阻、主功率IGBT功率开关管、辅助IGBT功率开关管,储能电容通过主功率IGBT功率开关管与电池包连接构成回路,发热电阻通过辅助IGBT功率开关管与储能电容并联构成回路。本发明通过电池包本身的瞬间短路加热发热电阻,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电路控制短路电流在电池可接受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7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44200.5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蓄电池SOC算法,建立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池内阻估计模型,该电池内阻估计模型实质是表征等效内阻Rin和SOC、温度关系的二次曲面,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开路电压E0、系数k1和k2分别关于温度T的关系,对电池内阻估计模型进行计算,得到SOC估计值。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磷酸铁锂蓄电池实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探究影响电池SOC估计精度的因素,建立新的适用于可变温度磷酸铁锂电池的SOC估计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5408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44271.5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估计的锂电池建模方法,综合考虑SOC环境因素的影响,将锂电池Thevenin模型中各电气参数定义为环境变量的函数,并通过混合动力脉冲能力特性HPPC实验得到模型参数,通过测试和计算得到电池模型实际参数值,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模型的参数拟合方法。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不同温度和SOC下的电池内部参数进行测定和评估,分析影响参数变化的环境因素,建立可变参数的锂电池Thevenin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06547053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20244532.9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深圳市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直通问题的直流变压器,在原边侧采用新型双绕组耦合型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和结构,通过无连接点双绕组耦合的方式,将变压器漏感等效成为传统双Buck/双Boost全桥拓扑的防直通电感,和传统全桥拓扑相比,无需在电路中增加额外的元器件,且消除了死区,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