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5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7584.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塑性Mg‑Al‑Ca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合金由Mg、Al和Ca元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l:2.5~3.5%,Ca:0.5~2%,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0.05%。本发明利用三阶梯固溶的方法球化铸态组织中的粗大第二相;并结合多道次旋转90度轧制变形进一步细化铸态组织中的第二相;同时,旋转90度轧制将有利于促进合金中动态析出热稳定性高的细小亚微米级Al2Ca强化相,并弱化合金织构;随后,经过双级时效处理形成大量GP区及纳米级Al2Ca相,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合金强度。本发明制备的高塑性Mg‑Al‑Ca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延伸率,其中延伸率超过20%,为高Ca含量镁合金的制备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34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207584.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塑性Mg‑Al‑Ca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合金由Mg、Al和Ca元素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l:2.5~3.5%,Ca:0.5~2%,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0.05%。本发明利用三阶梯固溶的方法球化铸态组织中的粗大第二相;并结合多道次旋转90度轧制变形进一步细化铸态组织中的第二相;同时,旋转90度轧制将有利于促进合金中动态析出热稳定性高的细小亚微米级Al2Ca强化相,并弱化合金织构;随后,经过双级时效处理形成大量GP区及纳米级Al2Ca相,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合金强度。本发明制备的高塑性Mg‑Al‑Ca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室温延伸率,其中延伸率超过20%,为高Ca含量镁合金的制备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40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241986.6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Al‑Mg‑Si‑Cu‑S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合金成分组成为:Mg:0.1‑1.0%,Si:0.3‑1.2%,Cu:0.1‑0.6%,Sn:0.01‑0.2%,不可避免的杂质≤0.02%,余量为Al。按照合金组分配比,所述的Al‑Mg‑Si‑Cu‑Sn合金制备方法包括:熔炼、浇注、均质化、挤压或轧制、固溶、预变形(预变形前可进行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优化合金组分设计以及相关工艺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合金第二相的数量还会显著提高第二相的析出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同步提升铝合金力学性能以及缩短峰值硬化时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41986.6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Al‑Mg‑Si‑Cu‑Sn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合金成分组成为:Mg:0.1‑1.0%,Si:0.3‑1.2%,Cu:0.1‑0.6%,Sn:0.01‑0.2%,不可避免的杂质≤0.02%,余量为Al。按照合金组分配比,所述的Al‑Mg‑Si‑Cu‑Sn合金制备方法包括:熔炼、浇注、均质化、挤压或轧制、固溶、预变形(预变形前可进行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优化合金组分设计以及相关工艺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合金第二相的数量还会显著提高第二相的析出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同步提升铝合金力学性能以及缩短峰值硬化时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439304.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Al‑Cu‑Sc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其中高强耐热Al‑Cu‑Sc变形铝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Cu:1‑8wt%,Sc:0.1‑0.7wt%,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wt%,余量为Al;它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铜模浇铸、双重均质化处理、多道次轧制以及多级时效热处理等步骤,多道次为3‑10道次,多级时效为二级或三级时效;本发明提供的合金制备方法提升了变形铝合金的强度,解决了变形铝合金耐热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耐热变形铝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屈服和拉伸强度;本发明的时效热处理时间短、工艺简单,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9304.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Al‑Cu‑Sc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其中高强耐热Al‑Cu‑Sc变形铝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Cu:1‑8wt%,Sc:0.1‑0.7wt%,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2wt%,余量为Al;它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铜模浇铸、双重均质化处理、多道次轧制以及多级时效热处理等步骤,多道次为3‑10道次,多级时效为二级或三级时效;本发明提供的合金制备方法提升了变形铝合金的强度,解决了变形铝合金耐热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强耐热变形铝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屈服和拉伸强度;本发明的时效热处理时间短、工艺简单,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0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75034.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频电流辅助的轧制设备及大压下量轧制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成形领域,其中高频电流辅助的轧制设备包括支架、上电刷架、下电刷架、上电刷、下电刷、上轧辊、下轧辊、上绝缘输送辊、下绝缘输送辊、导线、高频脉冲电源以及红外测温仪。与传统的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的轧制设备针对成形部位施加高频脉冲电流,在电致塑性效应的作用下实现了高合金含量板材室温单道次大压下量轧制,由此减少了难变形合金轧制成形所需要的多道次及道次间退火过程,降低了生产能耗。本发明的轧制方法适用于高合金含量铝、镁等轻合金的加工,优点是有利于细化晶粒、改善织构、提高材料成形性以及力学性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