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鸟类翼羽膜瓣结构的放气活门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5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6009.6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仿鸟类翼羽膜瓣结构的放气活门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壳体、活塞、左端仿生放气活门、中部仿生放气活门、右端仿生放气活门,所述壳体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排气口、进气口。仿生放气活门装置由左端仿生放气活门、右端仿生放气活门与中部仿生放气活门由活塞和连接柱连接,活塞可以在活塞销座中滑动,实现放气活门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本发明所述的放气活门装置是受鸟类翼羽膜瓣结构启发,放气活门两侧存在压差,导致膜瓣结构发生弯曲,当压差超过临界值,膜瓣长短瓣发生分离形成气道,促使气体排出,达到保护飞机发动机的效果。本发明的放气活门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一种基于蛛网结构的MEMS仿生加速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61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55097.7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蛛网结构的MEMS仿生加速度传感器,包括边框,边框具有空腔;质量块,质量块设于空腔内并位于空腔的中心;多个变截面悬臂梁,多个变截面悬臂梁设于空腔内并围设于质量块的四周;变截面悬臂梁的中部为无应力区,变截面悬臂梁的两端为应力区,每一变截面悬臂梁两端的应力区分别与质量块和边框连接,变截面悬臂梁两端的应力区布置压电薄膜,压电薄膜上设有叉指电极;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每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变截面悬臂梁的无应力区连接。本发明提高了电荷灵敏度,降低了噪音,还最大限度的抑制横轴串扰,降低了加速度传感器的横轴灵敏度。

    一种果蔬采摘手部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81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522033.0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蔬采摘手部装置,包括一个采摘手和一个设置在采摘手后部的切割机构,采摘手包括一个手掌,手掌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一个滑槽,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手指的后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手指通过指间滑移机构连接使两个手指可以沿滑槽做向内收紧和向外伸张的动作,两个手指之间有指间支撑面,切割机构通过切割机构支架设置在手掌的上端面上,切割机构中的摆动微电机带动圆形刀具向两个手指之间落下或向上抬起,切割机构中的切割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形刀具转动以完成切割动作;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大小目标的抓取,可实现可靠的抓取和切割动作,结构简单紧凑,对果蔬主体部分没有伤害,提高了抓取和切割的效率。

    一种超敏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9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67504.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敏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敏柔性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层以及柔性压敏层;所述柔性基底层具有导电性,用于传输压力响应信号;所述柔性压敏层用于放大并传输所述压力响应信号;所述柔性压敏层包括微纳结构阵列,所述柔性基底层叠设在所述微纳结构阵列上。通过在柔性基底层和柔性压敏层之间设置微纳阵列结构,利用微纳结构具有微小压力下易变形的特点,柔性基底层和柔性压敏层在压力作用下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加,降低了接触电阻,从而获得较大电阻变化率,从而使得超敏柔性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仿生耐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0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493620.9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仿生耐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的仿生耐磨结构包括纤维树脂层和设置在纤维树脂层上的仿生硬质层;所述仿生硬质层的表面设置有凹槽阵列;其中,所述凹槽阵列中的凹槽为仿生凹槽。本发明的仿生硬质层表面的仿生凹槽阵列能够减小表面受到摩擦磨损时的接触面积,以及抵抗由摩擦磨损带来的剪切应力,从而可提高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耐磨性和机械稳定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较软的纤维树脂层上设置仿生硬质层,提高了纤维复合材料的仿生耐磨结构的韧性,改善了仿生硬质层接触使用时的舒适度,此外,这种刚柔耦合的结构能够在保留纤维树脂层的轻质、高强特性的同时改善结构的耐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