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21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467173.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12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3/08 , B32B37/00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抗弯扭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底层、下隔板层、中空结构中间层、上隔板层以及外层;所述中空结构中间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级致密孔结构、疏松孔上层结构、一级疏松孔结构、疏松孔下层结构以及二级致密孔结构;所述一级致密孔结构、一级疏松孔结构以及二级致密孔结构均由编织纤维树脂层组成,所述编织纤维树脂层由纬向纤维和经向纤维交替缠绕在芯膜上组成。本发明中空结构中间层为外密内疏的方式排列,既可以降低材料的重量,又可以增加材料的比刚度,当材料发生弯曲时,中空结构中间层的上表面承受拉应力,下表面承受拉压力,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性能及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2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791349.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微结构三维纤维中空阵列同步机织功能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两个树脂层、嵌设在所述树脂层内的纤维层、位于两个所述纤维层之间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纤维层的接结层;所述接结层与所述纤维层的连接点呈中空阵列分布。相邻两个纤维层构成阵列单元的两个底面,接结层构成阵列单元的侧面,从而形成仿生微结构三维纤维中空阵列同步机织功能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层合结构和夹芯结构相比,三维一体化间隔机织物重量轻、断裂韧性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175817.5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薄膜传感元件灵敏度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所述柔性薄膜传感元件灵敏度测试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一对平移组件、夹持在所述一对平移组件之间的铝片以及万用表;所述一对平移组件可相互靠拢以使所述铝片弯曲,所述铝片用于贴附所述柔性薄膜传感元件,所述万用表与所述柔性薄膜传感元件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柔性薄膜传感元件的电阻值。由于利用一对平移组件压缩铝片以使得铝片上的柔性薄膜传感元件随之弯曲,检测柔性薄膜传感元件在弯曲时的电阻值的变化计算柔性薄膜传感元件的灵敏度。本发明的灵敏度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测量要求低,测量方便,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843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1326680.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振动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片上涂覆第一固化材料,并将第一固化材料固化成第一固化层;将压电薄膜元件贴在第一固化层的边缘;将第一固化层贴有压电薄膜元件的一边竖直放入第二固化材料中,并将第二固化材料固化第二固化层;去除金属片,得到微振动传感器。由于将压电薄膜元件设置在裂纹尖端处,并利用微振动时,裂纹受力变形导致裂纹尖端应力场内应力急剧放大,将应力信号高效的转化为电信号,具有检测限低,精确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0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839933.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5/06 , C08J5/04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L23/12 , C08L61/16 , C08L81/06 , C08L77/00 , C08L67/00 , C08L33/20 , C08L29/14 , C08L27/16 , C08K9/02 , C08K7/06 , C08K7/08 , D06M11/44 , D06M11/49 , G01N3/06 , G01N3/08 , D06M101/24 , D06M101/28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仿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树脂层;设置在树脂层中的导电纤维层,导电纤维层中的导电纤维上设置有多个压电柱;设置在树脂层中并设置在导电纤维层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压电纤维层,压电纤维层中的压电纤维缠绕在多个压电柱之间。本发明中压电柱的设置增强了导电纤维和树脂层间的界面强度,压电纤维层中的压电纤维缠绕在多个压电柱之间,使得压电纤维层与多个压电柱构成仿生勾连增韧结构,实现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当材料受到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相应的机械变形,压电柱和压电纤维层因为压电效应从而产生响应电压,通过对响应电压的测量判断机械损伤的程度,实现了低成本、响应快速的高效损伤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861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43549.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C11/18 , B64C11/20 , B64C27/467 , B64C27/473 , B29C70/34 ,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阻降噪的仿生螺旋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螺旋桨的桨叶包括:桨叶基层,所述桨叶基层的前缘具有正弦型凸起结构;纤维树脂层,设置在所述桨叶基层上,在所述纤维树脂层上设有若干排纤维绒毛,所述若干排纤维绒毛靠近所述桨叶的桨尖部。桨叶上的正弦型凸起结构可以提升桨叶的升力,同时纤维树脂层粘度大、弹性好,可以改变桨叶表面层内湍流结构,使边界层的频率、振幅、波速发生改变,进而减小气动阻力和壁面摩擦阻力,纤维绒毛可以吸收螺旋桨的边界层的气体的部分能量,进而减小边界层气体的湍流。并且,纤维绒毛还显著减小由于螺旋桨翼尖失速而引起的气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7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340769.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5/18 , B32B15/14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7/12 , B32B37/12 , E04C3/04 , B62D21/00 , B63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鸟类羽轴纤维排布的工字梁及其制备方法,仿鸟类羽轴纤维排布的工字梁包括:工字梁本体;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包覆在所述工字梁本体外,并与所述工字梁本体连接;所述纤维层采用仿羽轴纤维排布的纤维层。本发明将具有仿羽轴纤维排布的纤维层连接在工字梁的表面,充分发挥不同角度纤维层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在增强工字梁抗弯扭变形能力的同时,可以减少工字梁的用量,实现了工字梁的大幅减重。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5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344238.6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仿生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树脂;褶皱碳纤维,位于所述基体树脂内;所述褶皱碳纤维包括:碳纤维;褶皱层,包覆在所述碳纤维外,所述褶皱层向所述褶皱碳纤维的径向凸出或下凹;其中,所述褶皱层通过预聚合体形成,所述预聚合体包括:聚硼硅氧烷。在基体树脂预碳纤维之间形成褶皱层,增大基体树脂与褶皱层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提高了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韧性,且防止水分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侵入,从而提高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以及耐候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4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60318.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F283/06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减反射智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多孔结构模板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多孔结构模板中的孔径为纳米级,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包括:基材单体、交联剂以及光敏剂;将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浸润所述多孔结构模板以填充所述多孔结构模板的孔;对填充有形状记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的模板进行交联固化后,剥离所述多孔结构模板,得到可逆减反射智能材料。由于采用可恢复的形状记忆材料,其表面微观阵列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仍然可以恢复自身形态和光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163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401400.9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5/02 , B32B5/2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0 , B32B27/40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吸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具有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和吸收振动能量特点的轻质吸振填料填充在具有均化应力和传递载荷的网格状芯体的空腔中,用加固纤维连续穿插在填充有轻质吸振填料的所述网格状芯体中形成结构稳定的吸振芯体,并在其上、下表面铺覆具有优异的抗弯和抗拉伸特性的单向纤维布层形成的仿生吸振复合材料兼具吸振、质轻、高强的特点,解决了现有吸振工程材料质量大、吸振效果差或寿命短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