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结构自储能电动自行轮快速换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68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4596.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自储能电动自行轮快速换装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电机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外接装置、综合自检装置、中央控制器以及存储器,所述电机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外接装置、综合自检装置、中央控制器和存储器均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电机模块和外接装置均与网络通信模块相连接,网络通信模块与客户端或服务器端通信,中央处理单元与车内多个子系统、网络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综合自检装置相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结构自储能电动自行轮快速换装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实现快速换电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充电效率的特点。

    一种可快速换装的变结构自储能电动自行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42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6236.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换装的变结构自储能电动自行轮系统,包括:车体机构;车体电池,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车体内;至少两组电动轮模组,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车体机构的前底部和后底部;所述电动轮模组包括:两个车轮罩板,其相对设置;导向支架,其设置在所述两个车轮罩板之间;两个伸缩连接杆,其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罩板的内壁上;伸缩电机,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的内壁上;伸缩丝杆;两个变轨螺母,其分别匹配设置在所述伸缩丝杆的两端,并能够沿着所述伸缩丝杆轴向运动;至少两对行走系统,其一端可转动支撑设置在所述车轮罩板上。能够实现轮距的自由伸缩调整,用来匹配多种车身,实现车身与电动轮模组快速拆卸和对接。

    一种适用于货车的行人安全气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43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8095.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安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货车的行人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第一气囊发射装置、第二气囊、传感器、电控单元以及弹射网枪;其中:所述第一气囊发射装置包括第一气囊储存腔和固定滑轨,两者通过滑道结构实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储存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储存腔的顶部设置有凸槽,所述固定滑轨上铰接有卡扣,所述固定滑轨的前端安装有弹簧杆,且所述弹簧杆贯穿凸槽,所述弹簧杆上套有螺旋弹簧。该装置适用于包括行人和骑行者在内的大部分弱势群体,通过弹射网枪发射的捕捉网与两气囊产生的阶梯状保护结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行人受到货车撞击后与地面碰撞所产生的二次伤害。

    一种集合馈能和主动侧倾功能的双横臂主动前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377116.2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合馈能和主动侧倾功能的双横臂主动前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转向节;轮毂电机总成;上下控制臂;横向稳定杆;电磁离合器;空气弹簧;双电机减振器。其中双电机减振器包括:上下减振器外壳;上下轴承总成;直线导向杆;滚珠丝杠副,其中滚珠螺母固定于下减振器外壳,丝杠两端通过所述上下轴承总成支撑;直线电机,初级固定于所述下减振器外壳,次级与所述下轴承总成连接,旋转电机,定子固定于上减振器外壳,转子与丝杠上端固定。该发明利用双电机减振器、空气弹簧和装在横向稳定杆上的电磁离合器相互配合,实现对悬架刚度阻尼的主动调节,对悬架振动能量的回收利用,和特定工况下的主动侧倾功能。

    一种集成全角度冗余转向和悬架馈能的自储能车轮角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8003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5640.8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文公开一种集成全角度冗余转向和悬架馈能的自储能车轮角模块,所述角模块集成了车轮单元、悬架系统、制动系统、驱动系统、储能单元、第一转向系统、第二转向系统和作动器。所述第一转向系统为主转向系统,拥有转向的低延迟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动力性;所述第二转向系统为第一转向系统的冗余,同时还可实现所述车轮单元的全角度转向,增加了车辆机动性。其中第二转向系统的电机闲时可兼作所述作动器的作动电机,实现对悬架振动的抑制和馈能,进一步提高了角模块集成度。所述车轮角模块还具备自储能和与车身快速拆装的能力,这将有利于车辆的通用模块化设计,可作为通用组件匹配单轴、双轴、多轴驱动各类型车辆在各场景驱动和行驶使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