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377513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76686.2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主要由前机盖、后机盖、前端盖、后端盖、转子、气缸、叶片、进气孔、排气孔、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组成,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装配于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之间,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通过自身的滚动,将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原有马达改动小,通过叶片末端滚动副、气缸内壁滚动副共同滚动作用,将原有叶片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小叶片与气缸内壁之间的磨损,提高马达的转化效率,无需辅助喷油雾装置和附加涂层,节约成本。

    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331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0160.7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该系统能在进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时,打开泄压单向控制阀,使需要泄压的多余增压气体经过气-气增压装置进一步增压后,储存在储气瓶中,从而控制进气压力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以避免内燃机的最大缸压超过其最大缸压限;当内燃机处于瞬态工况且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达到所设定的使用压力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通过补气单向控制阀流入内燃机中燃烧。因此,本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两级增压内燃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缸压超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内燃机的瞬态性能,同时提高了排气利用率。

    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37751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76686.2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主要由前机盖、后机盖、前端盖、后端盖、转子、气缸、叶片、进气孔、排气孔、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组成,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装配于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之间,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通过自身的滚动,将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原有马达改动小,通过叶片末端滚动副、气缸内壁滚动副共同滚动作用,将原有叶片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小叶片与气缸内壁之间的磨损,提高马达的转化效率,无需辅助喷油雾装置和附加涂层,节约成本。

    内燃机全工况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153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70396.6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全工况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该系统在现有两级增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压涡轮和压气机旁通控制阀及相应的旁通管路,可以比现有的两级增压系统能多实现单级高压级涡轮增压和无增压的两种进气状态,从而实现内燃机进气方式的全程柔性调节,尤其是当内燃机处于怠速或小负荷工况或需要后处理器迅速到达起燃温度时,使该系统工作在无增压的进气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内燃机在低负荷和怠速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或者排气流量比较小的时候选择利用高压级涡轮增压器且关闭低压级涡轮增压器,使涡轮增压器工作在高效率区域。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0113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8848.2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相变率传感器、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箱、集电极、电能储存器、控制阀、温差发电片组、相变储能室、强化导热装置、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片;其中控制器通过接收相变率传感器、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和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对控制阀实施控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可控;本发明利用控制器对控制阀的控制可以保证在低品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相变材料能保持一个可控的温度,同时在温差发电片组热源侧的相变储能室上连接强化导热装置,可以使相变材料向温差发电片组快速的放热,最大效率的利用低品质热源中的能量。

    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具有磁隙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公开(公告)号:CN203685299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20095900.4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具有磁隙的叶片式气动马达,主要由前机盖、后机盖、前端盖、后端盖、转子、气缸、叶片、叶片末端永磁体、气缸内壁永磁体组成,所述叶片末端永磁体、气缸内壁永磁体间同名磁极相对,所述叶片末端永磁体装配于叶片末端,所述气缸内壁永磁体通过前端盖与后端盖的轴向限位装配于气缸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基于永磁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利用叶片末端永磁体和气缸内壁永磁体的同名磁极间的斥力,在叶片末端和气缸内壁间形成一层间隙,彻底解除叶片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有效消除叶片与气缸内壁磨损,实现马达叶片与气缸内壁间无摩擦、低噪声高效运行。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537273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622842.1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相变控温的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相变率传感器、低品质热源、温差发电箱、集电极、电能储存器、控制阀、温差发电片组、相变储能室、强化导热装置、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片;其中控制器通过接收相变率传感器、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和低品质热源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对控制阀实施控制,使相变材料的温度可控;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对控制阀的控制可以保证在低品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相变材料能保持一个可控的温度,同时在温差发电片组热源侧的相变储能室上连接强化导热装置,可以使相变材料向温差发电片组快速的放热,最大效率的利用低品质热源中的能量。

    一种提高热电转化率的新型结构的温差发电器

    公开(公告)号:CN203734567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93421.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热电转化率的新型结构的温差发电器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新结构的以提高热电转化率为目标的温差发电器,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温差发电器外壳、冷却介质流通管、低品质热源流通管、集电极、冷却介质歧管、低品质热源歧管、冷却室、温差发电片组、低品质热源供热室、低品质热源供热室支管、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外壳、隔热层、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强化导热装置、相变率传感器和温差发电片;其中温差发电器发出的电通过集电极可以储存到各种储电设备中;来提高相变材料对温差发电片组8的放热性能;以此来提高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转化率。

    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公开(公告)号:CN203717041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95815.8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滚动副的叶片式气动马达,主要由前机盖、后机盖、前端盖、后端盖、转子、气缸、叶片、进气孔、排气孔、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组成,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装配于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之间,所述叶片末端滚动副Ⅰ、气缸内壁滚动副Ⅱ通过自身的滚动,将叶片末端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原有马达改动小,通过叶片末端滚动副、气缸内壁滚动副共同滚动作用,将原有叶片与气缸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小叶片与气缸内壁之间的磨损,提高马达的转化效率,无需辅助喷油雾装置和附加涂层,节约成本。

    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114412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114269.3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级增压内燃机的泄压-补气系统。该系统能在进气压力大于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时,打开泄压单向控制阀,使需要泄压的多余增压气体经过气-气增压装置进一步增压后,储存在储气瓶中,从而控制进气压力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进气压力,以避免内燃机的最大缸压超过其最大缸压限;当内燃机处于瞬态工况且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达到所设定的使用压力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气瓶中的增压气体通过补气单向控制阀流入内燃机中燃烧。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解决了两级增压内燃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缸压超标的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内燃机的瞬态性能,同时提高了排气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