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82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24789.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层结构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为:将硅烷化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分散在聚乳酸的二氧六环溶液,冷冻干燥,得到多孔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通过紫外光接枝方法,将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化透明质酸的聚乙二醇二丙稀酸酯的前体溶液接枝到多孔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得到双层结构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通过紫外光接枝方法,将含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的聚乙二醇二丙稀酸酯前体溶液接枝到双层结构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得到三层结构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本发明根据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进行仿生构建,模拟关节软骨结构,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96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78058.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负载锌离子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并对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进行表面硝化处理;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的硝基还原为氨基;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接枝到氨基改性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表面;将锌离子负载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接枝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上;用壳聚糖对载有锌离子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进行覆盖,得到所述负载锌离子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本发明将锌离子负载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上并进行覆盖,可以显著增强其生物活性和成骨整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3692.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OF涂层修饰的聚醚醚酮基材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聚醚醚酮基材表面多孔结构的构建;步骤b.羟基磷灰石@镁‑没食子酸纳米复合MOF材料的制备;步骤c.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的制备;步骤d.纳米复合金属有机框架MOF涂层的制备。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复合金属有机框架MOF涂层修饰的聚醚醚酮基材植入材料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亲水性、体外矿化能力和受pH调控,还展示出优异的成血管、抗炎和成骨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4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24965.5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J7/12 , C08J7/18 , C08L61/16 , C08K7/14 , A61L27/56 , A61L27/52 , A61L27/18 , A61L27/22 , A61L27/16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的方法。是通过紫外接枝的方法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光敏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光敏单体丙烯酰胺负载到经过磺化处理的多孔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表面上,以增强其生物活性和成骨整合能力。经过磺化、接枝处理以后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表面形成了双重的网络结构其中一层为多孔聚醚醚酮结构层,另一层为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层。有利于细胞的长入,极大的改善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有利于骨传导和体液传输,提高了其表面的成骨整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255741.7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醚酮基协效阻燃纳米复合材料,将八苯基笼型硅氧烷与聚醚醚酮超细粉通过超声分散和旋蒸干燥的方式制得混合粉末,再将混合粉末和经表面修饰的纳米碳酸钙混入聚醚醚酮粉末,搅拌后获得粉料再经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粒料;最后将粒料进行分段真空高温模压、裁剪打磨处理,所述的原材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聚醚醚酮粉末10%‑89.8%,聚醚醚酮超细粉10%‑89.8%,八苯基笼型硅氧烷0.1%‑30%,纳米碳酸钙0.1%‑30%。本发明保证了纳米粒子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均匀,不团聚,八苯基笼型硅氧烷和纳米碳酸钙协同起到膨胀阻燃的效果,解决了聚醚醚酮遇火时的融滴问题,降低了聚醚醚酮燃烧时的产烟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363692.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OF涂层修饰的聚醚醚酮基材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聚醚醚酮基材表面多孔结构的构建;步骤b.羟基磷灰石@镁‑没食子酸纳米复合MOF材料的制备;步骤c.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的制备;步骤d.纳米复合金属有机框架MOF涂层的制备。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复合金属有机框架MOF涂层修饰的聚醚醚酮基材植入材料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亲水性、体外矿化能力和受pH调控,还展示出优异的成血管、抗炎和成骨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92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17092.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34 , A61L27/46 , A61L27/52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的多孔聚乳酸支架及生物活性改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增材制造的多孔聚乳酸支架,并对增材制造的多孔聚乳酸支架进行表面聚多巴胺处理,得到聚多巴胺处理后的多孔聚乳酸支架;通过聚多巴胺作为中间介质,将可注射的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负载到聚多巴胺处理后的多孔聚乳酸支架的表面上,得到改善后的多孔聚乳酸支架。本发明通过聚多巴胺作为中间介质,将可注射的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负载到聚多巴胺处理后的增材制造的多孔聚乳酸支架的表面上,为细胞提供三维生长空间,可以增强其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55741.7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醚酮基协效阻燃纳米复合材料,将八苯基笼型硅氧烷与聚醚醚酮超细粉通过超声分散和旋蒸干燥的方式制得混合粉末,再将混合粉末和经表面修饰的纳米碳酸钙混入聚醚醚酮粉末,搅拌后获得粉料再经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粒料;最后将粒料进行分段真空高温模压、裁剪打磨处理,所述的原材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聚醚醚酮粉末10%-89.8%,聚醚醚酮超细粉10%-89.8%,八苯基笼型硅氧烷0.1%-30%,纳米碳酸钙0.1%-30%。本发明保证了纳米粒子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均匀,不团聚,八苯基笼型硅氧烷和纳米碳酸钙协同起到膨胀阻燃的效果,解决了聚醚醚酮遇火时的融滴问题,降低了聚醚醚酮燃烧时的产烟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80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88417.9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17/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钢板,由接骨板板身、前方固定翼、侧方固定翼和后方挡板组成;前方固定翼和侧方固定翼分别位于接骨板板身上端的两侧;前方固定翼的2个锁定螺孔、侧方固定翼的2个锁定螺孔、后方挡板中部的锁定螺孔的方向均朝向胫骨平台后外侧,后方挡板的前端的与侧方固定翼的后端相连接;后方挡板后端排列2个与前方固定翼的螺钉方向一致并且匹配的内螺纹孔;前方固定翼的锁定螺孔低于侧方固定翼的锁定螺孔1个螺孔直径;接骨板板身位于腓骨头水平有一个锁定螺钉,方向朝向胫骨平台内侧。本发明针对胫骨平台的后外侧区域的劈裂和塌陷,在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对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良好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5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038005.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的生物活性改善方法和应用,该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的生物活性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增材制造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并对增材制造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进行聚多巴胺包被处理,得到带聚多巴胺涂层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通过溶液包被后冻干的方法,将地黄提取物梓醇负载到带聚多巴胺涂层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上,得到改善后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本发明通过将聚多巴胺作为中间介质,将地黄提取物梓醇负载到聚多巴胺处理后的增材制造的仿骨小梁结构钛合金支架的表面上,可以增强其生物活性和成骨整合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