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1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9498.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10K50/125 , H10K50/80 , H10K71/00 , G06K19/073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发光的有机光电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包括:光致发光区域为下转换层,电致发光区域为颜色可调有机发光器件,下转换层和颜色可调有机发光器件形成的图案在水平方向上排列。本发明利用颜色可调有机发光器件可调的电致发光选择性泵浦下转换层,该标签能够通过电压调控实现发光区域、亮度和颜色的动态变化,将混合发光的有机光电防伪标签与二维码结合能够实现具有物理和数字双重认证功能的防伪标签,这种防伪标签易验证并且具有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823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988570.5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溶液雾化过程;液膜形成过程;溶剂挥发过程;表面张力控制过程;固体薄膜形成过程;最终形成厚度为10‑100nm的薄膜。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有机薄膜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或传输层,本发明提出的通过采用低表面张力溶剂对溶液进行稀释及控制液膜边缘表面张力平衡,使液膜在溶剂挥发过程中保持均匀分布,克服了表面张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48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3363.4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由衬底、阳极、白光发光层和阴极组成,白光发光层为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备得到的单层结构,是将蓝光染料客体材料和橙光染料客体材料共同掺杂到单一母体材料中。本发明提出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化了器件制作流程,克服了以往多层白光器件制作工艺复杂的缺点。本发明制备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亮度,高效率,色纯度好,效率滚降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41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8034.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B5/1455 , H10K65/00 , H10K71/00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可穿戴PPG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电传感器领域,通过真空热蒸镀法和旋涂法制备PPG传感器,包括集成有机发光器件(OLED)与有机光电探测器(OPD)的柔性传感器以及专用于该传感器的传感电路,OPD包括柔性衬底、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活性层、第一电子传输层、阴极,OLED包括柔性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传感电路由跨阻抗放大电路、第一级带通滤波器、放大电路、第二级带通滤波器、比较器电路、电平转换电路以及电源输入电路组成。本发明制备的柔性可穿戴PPG传感器可以实现超低功耗,提升AC信号幅值,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123299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56019.8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依次包括衬底、金属阳极、有机功能层、金属阴极和反射相移调节层,有机功能层中依次包括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反射相移调节层的引入可以调节顶发射器件中阴极的反射相移,从而改变器件的有效腔长,达到调节器件共振波长的目的,最终实现高性能的蓝光顶发射器件的制备。本发明提出的蓝光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克服了以往需要通过降低有机层厚度制备蓝光顶发射器件稳定性差、效率低的缺点,同时还克服了利用高阶共振膜制备蓝光顶发射器件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制备的蓝光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亮度,高效率,色纯度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22157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55435.6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电致白光器件。该白光器件包括透明基片(1)、阳极层(2)、有机空穴注入层(3)、有机空穴传输层(4)、有机发光层(5)、有机空穴阻挡层(6)、电子传输层(7)以及阴极层(8);其中有机发光层(5)为多发光层结构,由蓝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黄光和红光发光层组成,其中蓝光发光层发射荧光,另外两个发光层发射磷光。通过在两层磷光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双传输极性的母体材料消除该两个发光层相互之间的能量转移以及交换该两层磷光发光层的位置可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能够得到比较接近于可实用化白光照明水平的器件,在显示以及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441081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11338.9
申请日:2003-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3C1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有机发光镀膜机基片架前的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小挡板。基片小挡板由安装在托板上的两个半圆形能够开合并与基片架同步公转的平板构成的基片小挡板(37)、磁力传动机械手(31)、推拉控制板(38)、传感器(44)和位置探测器(45)及自动识别电路构成。半圆形小挡板(37)与推拉控制板(38)一同安装在托板(12)上,托板(12)安装在行星式旋转基片架(8)的公转轴(13)上,位于基片(7)及大挡板(6)之间,与行星式旋转基片架(8)同步转动。小挡板可以很方便地对相应基片的镀膜条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一个实验周期内作出多个试样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有机镀膜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301405.5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通过在金属镁中掺杂不活泼的金属铋,形成金属合金,改善电极的稳定性,增强电极与有机功能层的附着力,改善界面特性,提高有机发光器件性能,解决有机发光显示屏使用红外指纹解锁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得到的导电电极应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在可见和近红外区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并且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1248.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照明面板,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导引区域及功能性区域;导引区域由第一导电薄膜组成;功能性区域由第一导电薄膜和第二导电薄膜组成,第一导电薄膜和第二导电薄膜在水平方向上呈图案化排列。本发明利用阳极在水平方向对空穴传输的各向异性,使空穴在横向方向的扩散行为改善发光层中的载流子平衡性,降低极化子‑激子淬灭几率,实现低滚降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满足实用化照明光源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48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1284445.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1)、将ITO衬底进行清洗;(2)、采用旋涂涂布工艺在ITO衬底上旋涂空穴传输层;(3)、将步骤(2)的ITO衬底置于倾斜平面上,将有机溶液喷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发光层;(4)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对步骤(3)的衬底依次蒸镀电子传输层、阴极修饰层及阴极层。本发明采用斜坡法引入重力除去液膜中多余溶液,在衬底上形成受到分子间作用力和表面力作用的均匀液膜,避免了复杂的溶液流动行为的影响进而消除了超声喷涂有机薄膜所存在的褶皱,实现了表面平整的多组分有机薄膜,将其作为发光功能层制备出了具有均匀白光发射及高效率的单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