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13411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20219160.4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