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药物共负载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转运体抑制剂的用药方法及其抗肿瘤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99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8812.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药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药物共负载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转运体抑制剂的用药方法及其抗肿瘤的应用。本发明针对含谷氨酰胺的纳米药物,选取一系列谷氨酰胺转运蛋体抑制剂,通过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转运体抑制剂的共负载制备纳米药物。共负载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转运体抑制剂的纳米药物经肿瘤细胞内吞摄取后,可进一步阻断肿瘤细胞细胞膜过表达谷氨酰胺转运体而限制谷氨酰胺分子的摄取,导致的谷氨酰胺代谢压力迫使肿瘤细胞做出适应性代谢转变,促进了含谷氨酰胺纳米药物的内吞摄取,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了纳米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自促进摄取,提高了纳米药物的肿瘤治疗功效。

    一种可溶性微针负载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在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1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4852.9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微针负载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在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方法,属于创伤治疗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白藜芦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颗粒(RES‑PVP NPs);步骤二:制备透明质酸为基质的可溶性微针;步骤三:使RES‑PVP NPs及透明质酸混合溶液注满微针的针体部分,待干燥后继续加入透明质酸水溶液,真空处理后置于干燥器内,脱模后即得到负载有RES‑PVP NPs的基质透明质酸分子量为的可溶性微针,具有保持了白藜芦醇的抗纤维化活性,且将其加载于可溶性微针后,不影响其活性的发挥。在体外可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s)的增殖;在体内可抑制小鼠瘢痕疙瘩荷瘤模型中瘢痕疙瘩的生长的优点。

    一种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1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3846.2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菌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修饰的级联双纳米酶材料,包括FeOOH内核、包裹内核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的金纳米颗粒;所述外壳为Fe2+与氨基酸配位作用形成的配位物。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整体材料的强正电性前提下,赋予材料更强的抗菌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金纳米颗粒和外壳外表面的Fe2+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增强了级联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与糖尿病伤口处的高浓度葡萄糖以及龋齿细菌生物膜中释放的葡萄糖反应可以产生H2O2和·OH,另一方面Fe2+与O2反应可以产生·O2‑,最终协同三种ROS增强抗菌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