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87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11173727.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04 , C01B25/22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污水中磷的方法,步骤为:含磷废水在所述调节池中调节得到预定pH值,通过管道进入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混凝搅拌池内通过加入混凝剂以进行化学沉淀,反应时间为5~10min,转速为200~250r/min,然后在所述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时间为25~30min,分离得到的上清液通过管道排出,化学污泥通过管道进入所述酸溶池进行沉淀的溶解;所述酸溶池中的液体经过管道进入所述萃取池进行萃取,其中有机相排出进行磷酸资源化利用,水相通过管道进入所述加药池进行混凝剂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将化学除磷与磷回收工艺相结合,不但实现了高浓度含磷废水中磷的高效去除,而且实现了化学污泥中磷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混凝剂的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1073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558813.2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污泥中多环芳烃厌氧发酵降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多环芳烃的污泥装入厌氧反应器中,控制发酵pH值为碱性和/或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机械搅拌使反应体系物质混合均匀,同时控制发酵温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促进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厌氧降解,减少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为污泥经厌氧消化进行土地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对如何高效去除污泥中其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698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73727.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04 , C01B25/22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1B25/2212 , C02F1/5236 , C02F1/5245 , C02F1/56 , C02F1/66 , C02F2001/007 , C02F2101/105 , C02F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污水中磷的方法,步骤为:含磷废水在所述调节池中调节得到预定pH值,通过管道进入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混凝搅拌池内通过加入混凝剂以进行化学沉淀,反应时间为5~10min,转速为200~250r/min,然后在所述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时间为25~30min,分离得到的上清液通过管道排出,化学污泥通过管道进入所述酸溶池进行沉淀的溶解;所述酸溶池中的液体经过管道进入所述萃取池进行萃取,其中有机相排出进行磷酸资源化利用,水相通过管道进入所述加药池进行混凝剂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将化学除磷与磷回收工艺相结合,不但实现了高浓度含磷废水中磷的高效去除,而且实现了化学污泥中磷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混凝剂的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725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86603.1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或其衍生物修饰的介孔状石墨相碳化氮复合抑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烯或其衍生物、介孔状石墨相碳化氮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波法混合反应,得到胶状混合溶液;超声混合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离心分离得到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干燥,得到石墨烯或其衍生物修饰的介孔状石墨相碳化氮复合抑菌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周期短、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1073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58813.2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04 , C02F2101/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污泥中多环芳烃厌氧发酵降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多环芳烃的污泥装入厌氧反应器中,控制发酵pH值为碱性和/或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机械搅拌使反应体系物质混合均匀,同时控制发酵温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促进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厌氧降解,减少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为污泥经厌氧消化进行土地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对如何高效去除污泥中其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