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多方向布置的TMD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77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085446.0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志勇 姜保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多方向布置的TMD系统,包括环形质量块、环形抱箍、钢丝绳、阻尼器,所述环形抱箍包括第一环形抱箍和第二环形抱箍;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抱箍和环形质量块上;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形抱箍和环形质量块上。本发明在较小质量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塔式对称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通过钢丝绳来有效控制TMD阻尼器的基本频率,该TMD阻尼系统与传统的TMD系统相比,其频率适用范围更广,基本可以实现结构控制的全频域覆盖,适用于控制筒式结构或塔式结构的振动;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抱箍式连接,系统安装过程无需与主体结构焊接,安装工艺简单,装配要求低,极大的降低了制造、安装及维护成本。

    一种环形多方向布置的TMD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77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85446.0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志勇 姜保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多方向布置的TMD系统,包括环形质量块、环形抱箍、钢丝绳、阻尼器,所述环形抱箍包括第一环形抱箍和第二环形抱箍;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抱箍和环形质量块上;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形抱箍和环形质量块上。本发明在较小质量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塔式对称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通过钢丝绳来有效控制TMD阻尼器的基本频率,该TMD阻尼系统与传统的TMD系统相比,其频率适用范围更广,基本可以实现结构控制的全频域覆盖,适用于控制筒式结构或塔式结构的振动;在结构设计上,采用抱箍式连接,系统安装过程无需与主体结构焊接,安装工艺简单,装配要求低,极大的降低了制造、安装及维护成本。

    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0397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025424.9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拱肋的截面顶部设有建筑膜结构,建筑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设在膜支撑架上的膜体系构成。使用时本发明在拱肋截面顶部设置建筑膜结构,该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膜体系组成,能够有效控制拱肋涡振。采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减小涡振振幅61%,其涡振控制机理在于迎风侧拱肋顶面和底面的两个大涡被中间隔板隔离,使得上下两个涡产生的涡激力因相反的旋转方向和不同的相位差而有所相互抵消,可以有效地控制下承式或中承式拱桥的实体式拱肋涡激共振。

    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05062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610025424.9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拱桥的拱桥涡振控制建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拱肋的截面顶部设有建筑膜结构,建筑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设在膜支撑架上的膜体系构成。使用时本发明在拱肋截面顶部设置建筑膜结构,该膜结构由膜支撑架和膜体系组成,能够有效控制拱肋涡振。采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减小涡振振幅61%,其涡振控制机理在于迎风侧拱肋顶面和底面的两个大涡被中间隔板隔离,使得上下两个涡产生的涡激力因相反的旋转方向和不同的相位差而有所相互抵消,可以有效地控制下承式或中承式拱桥的实体式拱肋涡激共振。

    一种分布式液位平衡型竖向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362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658056.1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液位平衡型竖向阻尼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水箱、至少一个第二水箱、用于连通相邻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液位平衡连通管;所述第一水箱顶部设有调压孔,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水箱上;所述第二水箱顶部设置有密闭空气室;本发明构造形式简单、价格低廉、容易安装、耗能能力好、自动激活性能好、调频能力强,能够根据桥梁结构自身振动模态及阻尼特性进行阻尼器的分布式设计,对桥梁多阶竖弯振动模态,均可提供阻尼,对桥梁结构的竖向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桥梁的舒适度和安全度。

    多边形质量连续可调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638087.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周志勇 姜保宋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多边形质量连续可调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配重箱、钢管、环形抱箍、阻尼器和钢丝绳;环形抱箍包括第一环形抱箍和第二环形抱箍;主体结构在环形抱箍中间;钢管的两端固定在相邻的所述配重箱上;第二环形抱箍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连接件,配重箱朝向环形抱箍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连接件,阻尼器的两端与第一阻尼器连接件、第二阻尼器连接件连接;第一环形抱箍的周围设置有第一牛腿;配重箱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牛腿;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连接。该发明采用抱箍式连接,系统安装过程无需与主体机构焊接,安装工艺简单,装配要求低,极大的降低了制造、安装及维护成本,实现了最优的协调质量阻尼器控制。

    一种分布式液位平衡型竖向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36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58056.1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液位平衡型竖向阻尼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水箱、至少一个第二水箱、用于连通相邻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液位平衡连通管;所述第一水箱顶部设有调压孔,所述第一水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水箱上;所述第二水箱顶部设置有密闭空气室;本发明构造形式简单、价格低廉、容易安装、耗能能力好、自动激活性能好、调频能力强,能够根据桥梁结构自身振动模态及阻尼特性进行阻尼器的分布式设计,对桥梁多阶竖弯振动模态,均可提供阻尼,对桥梁结构的竖向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桥梁的舒适度和安全度。

    一种用于桥梁涡振控制的机翼形风嘴

    公开(公告)号:CN212895874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339874.7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涡振控制的机翼形风嘴结构,所述风嘴结构位于主梁外侧,所述风嘴结构包括上斜板和下斜板,所述上斜板与下斜板均为薄壁钢箱,所述上斜板、下斜板与主梁外侧围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的横截面呈双凹翼型。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风嘴结构呈机翼形,结构表面保持层流边界层,机翼形风嘴使气流分离点提前,层流附面层加长,紊流附面层减短,导致栏杆后方桥面板区域气流速度场分布均匀,原有的连续脱落的分离涡消失,因而抑制了涡振的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适用于批量生产。

    带风障的防撞护栏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33863Y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20172408.8

    申请日:2006-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附属构造物——一种带风障的防撞护栏,包括由护栏立柱和护栏组成的柔性或刚性构造的防撞护栏,在防撞护栏上部连接有一风障,所述的风障由风障立柱和安装在风障立柱上的障条及拉索组成,或是由风障立柱和安装在风障立柱上的障条组成,风障立柱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或活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防撞护栏立柱之上,或与防撞护栏立柱做成一体,风障立柱与障条和拉索采用固定安装或活动安装方式连接。上部风障部分所在平面与铅垂方向平面的倾斜角θ在0°~45°之间;其透风率保持在70%以下,该防撞护栏在有效地保证了挡风效果的同时,降低了风障部分的风荷载,同时可以减少对路面或桥面宽度的占用,显著降低了造价,上部风障具有可更换性。

    挡风风障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0978389Y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620172407.3

    申请日:2006-12-11

    Abstract: 一种挡风构造物——挡风风障,由风障立柱和固定或活动安装在风障立柱上的障条及拉索组成,或是由风障立柱和固定或活动安装在风障立柱上的障条组成,该风障平面与铅垂方向平面的倾斜角θ在0°~60°之间;风障的透风率—即:风障侧立面透风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应在70%以下。风障立柱采用刚性材料制作,障条采用钢板、透明塑料板、有机玻璃板或带内部纤维加劲的透明材料制作,拉索采用钢筋、钢绞线或钢丝绳制作。使用时,风障立柱通过连接板固定或活动安装在桥面或公路路边或其他需要挡风地方;该风障具有较好的挡风功能,结构合理、耐用,风障立柱和安装其上的障条及拉索之间固定或活动连接,便于更换障条及拉索,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