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旱地区农村生活杂排水的多介质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5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47479.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高寒旱地区农村生活杂排水的多介质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水收集池、多点进出水装置、多介质生态净化管,所述多介质生态净化管前接污水收集池,上层种植黄菖蒲,该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可吸附灰水中的总氮和氨氮;中间层为初级净化层,填充铁碳微电子复合材料;采用初级净化层、硝化反应层、生物除磷层和反硝化反应层的布置依次实现了悬浮颗粒物过滤、除磷处理以及除氮处理,其功能结构分明、简单,并在中间层填充铁碳微电子复合材料,提高对TP和TN去除率,下层净化管置于冻土层以下,冬季上层冻结形成保温层,下层可以正常运行,以适应在高寒旱地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一种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49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7840.2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间苯二胺的混合水溶液、均苯三甲酰氯溶液;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分散液和单宁酸溶液,制备得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将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与均苯三甲酰氯溶液搅拌混合,得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将基底膜浸渍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间苯二胺的混合水溶液中,将所得基底膜与所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直接接触,随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本发明成功促进了纳米材料与聚酰胺基质在分子层面的相容性,为制造高透水性与高截留率的无缺陷TFN膜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一种水管防冻一体化洗手台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14262.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防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管防冻一体化洗手台及使用方法。一体化洗手台,包括:洗手架、防冻组件、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洗手架包括外层隔板和内层隔板,所述外层隔板和内层隔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内层隔板围成保温区,所述防冻组件布置在所述保温区内,所述防冻组件外侧填充保温材料;所述防冻组件包括水射器和储水囊,所述供水管、水射器和出水管依次连通,所述储水囊与水射器连通,所述水射器的水流上游设置供水阀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为了防冻导致施工复杂,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一种用于高盐废水的交变式叠联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718089.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盐废水的交变式叠联处理系统,系统包括污染物去除系统和嵌套于污染物去除系统中的交变式叠连系统输水系统;污染物去除系统包括4个分隔板、污染物去除区、出水仓;交变式叠连系统输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进水输送管下方、且于第一污染物去除分区外壁的进水配水渠;设置于第三污染物去除分区外壁的且位于清洗水管下方的清洗水配水渠;位于所述出水仓内的、于轴向方向具有同向而行、自上而下的出水方向的净化水出水管和清洗水出水管。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中高盐废水进入并充满第一污染物去除分区后,电机系统旋转90°,4个污染物去除分区顺次工作,利用梯级配水实现多点进水,提高了布水均匀度,可极大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活化过氧乙酸处理含有害污染物尾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9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17146.6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纳米管活化过氧乙酸处理含有害污染物尾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加热处理2~4h,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改性碳纳米管;(2)氧化反应处理:向反应器中注入含有害污染物的尾水,尾水注入完毕后,加入过氧乙酸溶液,采用酸性或碱性溶液调节pH至3.0~9.0,然后按比例加入改性碳纳米管,搅拌30~60min至反应器中溶液充分反应;(3)循环处理:边搅拌边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至中性,停止搅拌并静置1~2h,对下层碳纳米管悬浮液进行清洗、过滤、烘干处理,即可得到碳纳米管。利用该方法处理尾水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反应时间短、催化剂可循环利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用于强化耐低温菌群处理厕所粪便黑水的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41610.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耐低温菌群处理厕所粪便黑水的改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以聚氨酯海绵填料为基体,依次经由强氧化剂氧化腐蚀‑磁性负载‑混合多孔材料负载改性。本发明通过氧化腐蚀可以提升聚氨酯海绵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为多孔材料提供足够的附着位点;通过磁性负载可以在填料附近形成微磁场,可以强化微生物的代谢功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将活性炭‑硅藻土负载在聚氨酯填料表面可以增强其表面吸附效果,为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值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耐低温菌群的生长与增殖,强化低温条件下厕所粪污黑水的处理效果。

    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64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900155.0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系统的蓝铁石分离与硅藻土回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二沉池之后还依次连通有厌氧消化池和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所述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器包括矩形进料口、水力旋流器壳体、溢流管、中心管、永磁铁和出料口。本发明通过添加并回收粉末硅藻土提升微生物浓度,强化脱氮效率,通过蓝铁石结晶实现污泥中磷的去除。蓝铁石得到分离与硅藻土的回收由磁力多功能水力旋流装置实现,可完成蓝铁石、粉末硅藻土和污泥“三泥”的分离与回收,促进污水脱氮效率和磷回收。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化学除磷法的技术缺陷,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源分离尿液与粪便资源化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32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787033.5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源分离尿液与粪便资源化的处理系统,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源分离卫生器具、酸化尿液池、尿液太阳能光热蒸发装置以及与源分离卫生器具直接相连的粪便太阳能光热蒸发装置;尿液太阳能光热蒸发装置包括透明冷凝板、隔板、蒸发室、收集室,蒸发室位于透明冷凝板水平位置下方,隔板将蒸发室与收集室完全隔开,透光冷凝板覆盖在蒸发室上方并将冷凝水引导至收集室。通过本发明,源分离尿液经酸化尿液池除臭、固氮后,进入尿液太阳能光热蒸发装置,高效蒸干尿液减少尿液体积,将尿液浓缩成高浓度氮肥、磷肥实现循环利用,而蒸汽接触冷凝板变为水滴流入收集室,实现水的回用;源分离粪便经过高效的太阳能光热蒸发,实现粪便的干化。

    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316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41637.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材料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还原铁粉和秸秆置于球磨机中,在转速为300rpm的条件下球磨3h,得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升温至900℃,保温2h后,冷却至室温,取出,研磨过200目筛,即得。本发明还利用过氧化钙‑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修复水体中铅和SMX复合污染,在酸性条件下水中铅和SMX的去除率均可达到100%。本发明将过氧化钙与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有机结合,具有成本低、吸附性能好、不易团聚、去除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应用于重金属铅和新型有机污染物SMX复合污染的原位修复或抽水处理。

    利用黄粉虫幼虫快速降解并清洁利用废弃聚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0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265910.2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黄粉虫幼虫快速降解并清洁利用废弃聚乳酸的方法,利用粉碎的废弃聚乳酸作为补充饲料,作物残余物麦麸作为主饲料,喂养经济类昆虫黄粉虫。在24~26℃的温度条件下,废弃聚乳酸得到快速降解与有效矿化,在24天喂养周期内,每100条黄粉虫的废弃聚乳酸平均摄食降解速率超过187.5毫克/天,以废弃聚乳酸为补充饲料的黄粉虫幼虫未出现生理异常,能够正常蛹化并生长为成虫,且20%左右质量比例的废弃聚乳酸为最佳比例。本发明解决了聚乳酸在使用过后难以自然降解从而造成环境累积的问题,使废弃的聚乳酸制品能够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清洁再利用,同时能够增长经济昆虫黄粉虫的生物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