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式自动复位雨水弃流井

    公开(公告)号:CN111622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426311.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式自动复位雨水弃流井,属于雨水弃流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井身、进水管、溢流管、截流管、隔板、支杆、架托、容器装置、弹簧,井身上设有进水口、溢流口和截流口;隔板水平安装于井身内,隔板上开设有开孔;架托设于开孔的正下方且通过支杆与隔板固连,架托上开设有供长连杆穿过的通孔;容器装置包括容器壁、容器支杆、透水混凝土和长连杆,容器壁的顶部低于进水口和溢流口的最低位置,容器壁的外径大于开孔直径,容器支杆设于容器壁内底部,透水混凝土铺设在容器支杆上;弹簧套设在长连杆外且位于容器支杆与架托间。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对初期较脏雨水的弃流和对后期较清洁雨水的持续收集还可以降低后期雨水的弃流量。

    利用钌酸镧系钙钛矿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氟喹诺酮抗生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3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53460.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钌酸镧系钙钛矿(LaRuO3)催化剂非均相活化过氧乙酸处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废水的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过氧乙酸催化活化技术效率偏低及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方法。该方法首次将钌酸盐系钙钛矿用于活化过氧乙酸,利用二者活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废水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该方法对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去除效果明显,在30min去除率即可达到92%左右。该方法具有活化效率高、污染物去除高效快速、pH使用范围宽、LaRuO3也可重复利用降低成本、运行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低温厌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101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24175.8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装置及处理工艺,适合处理的工业废水包括制药废水,印染废水或煤化工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适合处理的进水COD浓度小于50000mg/L,TDS小于3000mg/L,废水温度4‑10℃。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厌氧系统需要维系在稳定的中温范围内运行,而在低温环境中效率低下的现实状况,通过结合前置预处理调节池和低温厌氧反应器的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利用厌氧反应器内保温绝热性能良好的生物填料和接种的低温微生物达到降低废水加热温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该工艺操作简便,处理高效,适应性强,为低温环境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提供设计依据。

    一种可稳定控制膜污染的等剪切振动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7665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73851.6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稳定控制膜污染的等剪切振动膜装置。在膜技术用于回收微藻或者水处理时,微生物细胞,有机和无机颗粒以及胞外聚合物会对膜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引起膜通量的剧烈下降。膜污染不仅会因为膜通量的下降而降低膜的过滤效率,而且膜的频繁清洗也会对膜造成损伤从而降低膜的使用寿命,并且会产生额外的成本投入。通过本装置匀速回旋运动在膜表面产生的等剪切作用,能够有效稳定地减少污染物粘附在膜表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减缓膜污染。本装置可通过改变曲轴的宽度来实现振幅的调整,主动轴带动连接板的转动,而从动轴促使连接板呈现回旋运动。电机和频率调节器连接,振动频率可以通过调频器调节。本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等剪切作用,能够更好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

    一种可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废弃反渗透膜的二次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70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48136.8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废弃反渗透膜的二次改性方法,采取的反渗透膜不是新膜,而是从其他水处理工艺中废弃的反渗透膜,并对废弃的反渗透膜采用原位或者异位改性的方式进行二次加工(清洗、化学处理、表面二次改性等),促进废旧反渗透膜通量和截留性能恢复。所述的废弃的反渗透膜在使用之前根据其污染污染堵情况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的结果合理的选择二次改性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反渗透膜在印染废水中的使用成本,主要表现为膜的价格成本降低了30~60%。将废弃的反渗透的膜进行二次加工再利用,可以大大的减少废弃膜组件对环境的破坏。废弃的反渗透膜不可能恢复到原有的通量,但是其仍然具有较好的支撑层、透水层等,仍然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该发明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一体式生物强化烧结硅藻土动态膜自流出水饮用水净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1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045077.1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生物强化烧结硅藻土动态膜自流出水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合液固液分离出水过程由重力驱动下动态膜组件完成。将地表原水泵入生物强化烧结硅藻土动态膜装置中,利用该装置中生物强化烧结硅藻土混合液进行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和去除;生物强化烧结硅藻土在动态膜组件表面形成动态膜,在反应装置内液面和出水口之间液面水位所形成的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下进行混合液的过滤固液分离。本发明工艺简单,地表原水的净化可在一个反应装置中完成;利用烧结硅藻土的高透水性,可以在0.2-0.7m低固定重力作用水头驱动下实现动态膜自流过滤出水,无需动力设备作用,大大简化操作过程,出水水质优良;硅藻土动态膜过滤通量在100L/m2h-300L/m2h,连续运行时间超过60h-270h,出水浊度稳定小于0.3NTU。该工艺可在农村平时供水或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发生电力缺乏时农村应急供水中广泛应用。

    一种微藻动态膜回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97649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92143.X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动态膜分离浓缩微藻工艺。具体步骤为:将硅藻土预涂至支撑膜组件上形成硅藻土动态膜组件,利用该膜组件分离浓缩富油微藻藻液。完全利用物理过程对微藻进行浓缩回收,避免了外加化学药剂对藻液的二次污染,同时保存了藻体的完整性,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较传统膜分离微藻工艺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藻液可浓缩至50g/L,采收率达到98%以上,出水藻浓度接近0,稳定运行时间72-120h,运行结束后可通过气水反冲恢复膜性能,最大程度降低了装置反复运行对设备的损耗。本工艺可用于大多数微藻的浓缩回收,造价低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极为广泛。

    组合式缺氧/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动态膜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6359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2059.0

    申请日:2010-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缺氧/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动态膜脱氮除磷工艺,采用微生物接种驯化法培养生物强化活性炭;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由生物强化活性炭预涂的动态膜过滤出水。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可以保持反应器内高污泥浓度。高污泥浓度可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综合应用聚磷菌好氧吸磷的生物除磷过程,解决处理过程中脱氮和除磷;利用动态膜高效截留能力实现混合液的固液分离,过滤出水。本发明所用反应器结构紧凑、构造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并且操作、管理和维修方便。该工艺可在不额外投加碳源的条件下,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出水可达国家回用水标准。利用粉末活性炭使一些易流失的硝化、反硝化、聚磷菌等优势菌种得以在其表面附着生长。生物强化活性炭动态膜通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提高处理效率。

    高寒旱地区农村生活杂排水的多介质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5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47479.5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高寒旱地区农村生活杂排水的多介质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水收集池、多点进出水装置、多介质生态净化管,所述多介质生态净化管前接污水收集池,上层种植黄菖蒲,该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可吸附灰水中的总氮和氨氮;中间层为初级净化层,填充铁碳微电子复合材料;采用初级净化层、硝化反应层、生物除磷层和反硝化反应层的布置依次实现了悬浮颗粒物过滤、除磷处理以及除氮处理,其功能结构分明、简单,并在中间层填充铁碳微电子复合材料,提高对TP和TN去除率,下层净化管置于冻土层以下,冬季上层冻结形成保温层,下层可以正常运行,以适应在高寒旱地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一种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49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7840.2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间苯二胺的混合水溶液、均苯三甲酰氯溶液;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分散液和单宁酸溶液,制备得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将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与均苯三甲酰氯溶液搅拌混合,得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将基底膜浸渍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间苯二胺的混合水溶液中,将所得基底膜与所述层状双氢氧化物‑单宁酸颗粒分散液直接接触,随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无缺陷薄膜纳米复合材料膜。本发明成功促进了纳米材料与聚酰胺基质在分子层面的相容性,为制造高透水性与高截留率的无缺陷TFN膜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