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线性刚度可调的惯容型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70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32050.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非线性刚度可调的惯容型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包括用于将减振系统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底板,该减振系统还包括振子、滑轨、气弹簧、控制单元和惯容器;滑轨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振子沿滑轨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气弹簧成对设置,且对称于振子设置,气弹簧一端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振子侧边铰接;惯容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上,并通过丝杆与振子侧边固定连接;丝杆平行于振子的运动方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之后,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对系统非线性刚度自适应性调控或实时调控,使得系统的最优工作频率与激励频率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半主动可复位双势阱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81937.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可复位双势阱减振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振子、滑轨、底板、空气弹簧、销轴、支架、螺栓、气体导管、空气泵、三通管道连接件、振动信号处理器和信号输出线组成。所述空气弹簧的强非线性特征提高了双势阱减振装置的非线性程度,优化了系统的振动控制频带和工作冲程。振动信号处理器实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地震和强风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偏离最优频率范围的减振系统刚度调整至最优频率区间内,提高减振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振动信号处理器在振子停止振动后驱动空气弹簧将振子复位,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频率,调整空气弹簧内部压强至双势阱的压强,使控制系统在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非线性刚度可调的惯容型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70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632050.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非线性刚度可调的惯容型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包括用于将减振系统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底板,该减振系统还包括振子、滑轨、气弹簧、控制单元和惯容器;滑轨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振子沿滑轨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气弹簧成对设置,且对称于振子设置,气弹簧一端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振子侧边铰接;惯容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上,并通过丝杆与振子侧边固定连接;丝杆平行于振子的运动方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之后,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对系统非线性刚度自适应性调控或实时调控,使得系统的最优工作频率与激励频率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半主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87852.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主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由振子、摩擦导轨、底板、气弹簧、支承平台、螺栓、气泵、导管、转接头、系统识别装置和信号传输线组成。振子在外界激励下沿摩擦导轨来回滑动,通过摩擦副耗散系统振动能量,且振子的运动改变气弹簧的内部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构造的几何非线性叠加上气弹簧自身的非线性,使控制系统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质量块的冲程得到有效降低;系统识别装置实时判断并调整系统的非线性刚度,使得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控制频率区间内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系统识别装置可以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其调整至预设频率,保证控制系统在主体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具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吊顶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7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739319.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顶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吊顶的构件布置信息进行参数化设定,可实现吊顶计算模型的自动建立;通过实时记录吊顶的加速度、位移和龙骨构件的受力状态,可及时移除失效构件并更新模型;通过获取失效构件的位置和数量,实现对吊顶抗震性能水平的快速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快速建立大量的具有不同构造参数的吊顶有限元模型,并可实现对吊顶抗震性能水平的快速评估,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吊顶的建模与分析效率,便于缺乏有限元建模与分析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一种防屈曲型减震支吊架

    公开(公告)号:CN113765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066832.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屈曲型减震支吊架,由承重吊杆、承重横梁、减震支撑、连接件、锚固件、管道固定件组成。承重吊杆与承重横梁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卡入承重横梁并用螺栓固定,使用销轴连接减震支撑的一端与连接件,再使用销轴连接减震支撑的另一端与锚固件,并将管道连接件与承重横梁连接固定。可控制并改善传统减震支吊架的损伤模式,使减震支吊架的损伤主要集中在减震支撑的减震单元,避免连接件的提前破坏导致抗震支吊架的整体失效;通过对减震支撑核心单元的合理开孔,充分发挥减震支撑的材料强度性能,减震支撑中减震单元核心的同步屈服耗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滞回特性;且减震支撑的减震单元在损伤后方便更换,节约成本,提升减震支吊架的材料使用效率。

    一种半主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7852.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主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由振子、摩擦导轨、底板、气弹簧、支承平台、螺栓、气泵、导管、转接头、系统识别装置和信号传输线组成。振子在外界激励下沿摩擦导轨来回滑动,通过摩擦副耗散系统振动能量,且振子的运动改变气弹簧的内部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构造的几何非线性叠加上气弹簧自身的非线性,使控制系统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质量块的冲程得到有效降低;系统识别装置实时判断并调整系统的非线性刚度,使得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控制频率区间内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系统识别装置可以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其调整至预设频率,保证控制系统在主体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具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半主动可复位双势阱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1937.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可复位双势阱减振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振子、滑轨、底板、空气弹簧、销轴、支架、螺栓、气体导管、空气泵、三通管道连接件、振动信号处理器和信号输出线组成。所述空气弹簧的强非线性特征提高了双势阱减振装置的非线性程度,优化了系统的振动控制频带和工作冲程。振动信号处理器实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地震和强风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偏离最优频率范围的减振系统刚度调整至最优频率区间内,提高减振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振动信号处理器在振子停止振动后驱动空气弹簧将振子复位,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频率,调整空气弹簧内部压强至双势阱的压强,使控制系统在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摇摆钢筋混凝土柱

    公开(公告)号:CN10728821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16694.8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摇摆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混凝土基础(2)、安置在混凝土基础(2)上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以及分布在混凝土基础(2)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四周并连接两者的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螺杆(3),其中,在混凝土基础(2)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接触面上分别预埋基础顶面钢板(5)和柱底钢板(4),在基础顶面钢板(5)与柱底钢板(4)之间还布置有抗剪元件(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造简单,设计灵活,钢筋混凝土柱采用预制拼装形式,施工方便,结构的自复位能力可以保证其震后使用功能不会中断,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显著的震后修复和加固的费用等。

    一种高阶耗能增强的非线性能量阱

    公开(公告)号:CN115110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81699.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耗能增强的非线性能量阱,该装置由屈曲约束型弹簧、振子箱体、摩擦滑轨、约束支架和底板组成。所述高阶耗能增强的非线性能量阱,摩擦滑轨和约束支架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振子箱体沿摩擦滑轨滑动;屈曲约束型弹簧成对设置,且对称于振子箱体设置,屈曲约束型弹簧一端通过约束支架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振子箱体侧边连接;振子箱体内壁设有缓冲材料并内填碰撞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之后,能够通过靶向目标能量传递机理在较宽减振频带上吸收主体结构的振动能量,且振子行程大大降低,同时在高阶频段具有优秀的快速耗能能力,从而获得卓越的振动控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