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70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32050.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16F15/027 , F16F15/02 , F16F1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非线性刚度可调的惯容型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包括用于将减振系统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底板,该减振系统还包括振子、滑轨、气弹簧、控制单元和惯容器;滑轨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振子沿滑轨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气弹簧成对设置,且对称于振子设置,气弹簧一端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振子侧边铰接;惯容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上,并通过丝杆与振子侧边固定连接;丝杆平行于振子的运动方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之后,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对系统非线性刚度自适应性调控或实时调控,使得系统的最优工作频率与激励频率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43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2038.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惯容型双势阱减振装置,包括用于将减振装置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底板,该减振装置还包括质量块、滑轨、弹簧组和惯容单元;滑轨固定于底板上,质量块沿滑轨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弹簧组包括一对弹簧,对称设置于质量块两侧,弹簧的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惯容单元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并通过传动组件与质量块相配合,实现质量增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调谐功能将主体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至阻尼系统并耗散,通过对称的非稳态平衡位置引入双势能阱,并结合质量增效机制降低振子质量,使得减振装置具有强非线性特性、小附加质量和低启动能量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14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16261.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更换连梁结构,包括可更换段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可更换段两端的非更换段,所述可更换段由粘弹性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并联组成,其中,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由钢板层以及相间分布在钢板层之间的橡胶层组成,所述金属阻尼器是由上翼缘、下翼缘以及焊接于上、下翼缘之间的腹板组成的“工”字钢件,所述粘弹性阻尼器在风振和小震变形下即可耗能,所述金属阻尼器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剪切屈服耗能,该可更换连梁兼具抗风与抗震的功能,耗能能力强,震后可快速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21365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97936.2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剪力墙墙脚可更换消能部件,包括上下端的连接段及中间的主体段,连接段用于连接剪力墙,主体段包括钢管混凝土段及预紧自填充段,其中钢管混凝土段包括位于上部的抗压钢板、位于四周作为外壁的钢管、位于内部的混凝土以及防屈曲内芯,预紧自填充段包括斜钢托、多个抗压钢垫片以及预紧线圈,受拉时,防屈曲内芯与钢管混凝土脱开,不会引起钢管混凝土拉坏,预紧自填充段能够自动填充受拉引起的缝隙,从而反向受压时,钢管混凝土可以立即受力,由防屈曲内芯与钢管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通过设计可将剪力墙的破坏集中在可更换部件,且由于剪力墙墙脚消能部件与剪力墙采用可拆卸连接,震后对可更换部件进行更换可快速恢复剪力墙的抗震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2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50021.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海啸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包括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主体结构、将主体结构划分成网格状的构造柱和构造梁、填充在网格中的填充墙块、以及铺设在填充墙块与填充墙块之间的灰缝中的拉结筋,所述的埋设拉结筋的灰缝、框架梁顶部与填充墙块底部之间的灰缝、构造梁顶部与填充墙块底部之间的灰缝以及距离主体结构最底端设定高度处的灰缝均采用水溶性粘结材料砌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无海啸冲击时,主体结构和填充墙块共同抵抗竖向荷载以及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当结构受到海啸冲击时,连接处的水溶性材料失去作用,填充墙块失效倾倒,以释放海啸的冲击力,海水的冲击面积大大减小,最终使得主体结构免受海啸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2943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632038.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惯容型双势阱减振装置,包括用于将减振装置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底板,该减振装置还包括质量块、滑轨、弹簧组和惯容单元;滑轨固定于底板上,质量块沿滑轨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弹簧组包括一对弹簧,对称设置于质量块两侧,弹簧的一端与质量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惯容单元通过支承平台固定于底板上,并通过传动组件与质量块相配合,实现质量增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非线性能量阱的调谐功能将主体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至阻尼系统并耗散,通过对称的非稳态平衡位置引入双势能阱,并结合质量增效机制降低振子质量,使得减振装置具有强非线性特性、小附加质量和低启动能量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417446.5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CN) , 同济大学(CN) , 中国钢结构协会(CN) , 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CN)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CN)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CN) , 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CN)
Inventor: 陈云 , 李庆伟 , 周颖 , 蒋欢军 , 张奉超 , 于占福 , 董晓刚 , 秦佳 , 董勤喜 , 金红伟 , 邱林波 , 鲁正 , 范立军 , 杨东雷 , 张明明 , 张海亮 , 康胜国 , 崔健 , 王伟 , 王保平 , 吴彪 , 俞佳航 , 熊华兵 , 张明
Abstract: 一种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柱、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锚固框和节点混凝土;钢柱上设有加劲板;钢筋锚固框水平切面成卧置的U形,且钢筋锚固框的开口一侧面向钢柱;钢筋锚固框与钢柱共同围成空腔;上部钢筋靠近钢柱一侧的端部超出梁混凝土的端面,且上部钢筋超出梁混凝土端面的部位向下呈90°弯折,形成上插接段;上插接段插设在空腔中;下部钢筋靠近钢柱一侧的端部与钢筋锚固框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与钢柱固定连接;节点混凝土浇筑在钢筋混凝土梁与钢柱之间的间隙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刚性难以保证、钢材消耗量大、现场施工繁琐、焊接工作量大以及焊接质量也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7852.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主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由振子、摩擦导轨、底板、气弹簧、支承平台、螺栓、气泵、导管、转接头、系统识别装置和信号传输线组成。振子在外界激励下沿摩擦导轨来回滑动,通过摩擦副耗散系统振动能量,且振子的运动改变气弹簧的内部气体压强,控制系统构造的几何非线性叠加上气弹簧自身的非线性,使控制系统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质量块的冲程得到有效降低;系统识别装置实时判断并调整系统的非线性刚度,使得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优控制频率区间内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系统识别装置可以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其调整至预设频率,保证控制系统在主体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具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1937.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可复位双势阱减振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振子、滑轨、底板、空气弹簧、销轴、支架、螺栓、气体导管、空气泵、三通管道连接件、振动信号处理器和信号输出线组成。所述空气弹簧的强非线性特征提高了双势阱减振装置的非线性程度,优化了系统的振动控制频带和工作冲程。振动信号处理器实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地震和强风激励下的振动频率,并将偏离最优频率范围的减振系统刚度调整至最优频率区间内,提高减振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同时,振动信号处理器在振子停止振动后驱动空气弹簧将振子复位,并收集和识别振子在环境激励下的频率,调整空气弹簧内部压强至双势阱的压强,使控制系统在结构发生下一次振动时有较好的初始振动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29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890082.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可更换部件的可恢复功能联肢剪力墙结构,包括剪力墙、可更换连梁、可更换墙脚部件和基础。可更换连梁和可更换墙脚部件合理匹配,可更换部件与非更换部位协同工作,形成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联肢剪力墙,在震后具有更强的功能可恢复能力。连梁阻尼器由粘弹性阻尼器与金属阻尼器组成,兼具抗风与抗震功能。可更换墙脚部件由上下连接端板、软钢内芯和钢管混凝土组成。在拉力作用下,软钢内芯受拉伸长,混凝土不受力;在压力作用下,软钢内芯和钢管内的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钢管不受力,只对混凝土起约束作用。联肢剪力墙的损伤集中在连梁阻尼器和可更换墙脚部件,便于更换,剪力墙中的非更换段保持完好,实现结构功能的可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