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21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9517.8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元件的运动调控设备及调控方法,本发明结合无意识调节和有意识调节两种运动学习调节方式的优点,结合可穿戴传感器实时收集运动信息和肌肉电刺激实时反馈的直观性,基于运动人员的实时身体状态和动作姿势给出作用于肌肉的指示,改善运动状态,其中可穿戴运动调控设备包括聚酯纤维面料层、外壳、弹性可拉伸电池、IMU(惯性测量)监测元件、sEMG监测元件、EMS(肌电刺激)水凝胶电极片、微处理器、弹性导体与TPU薄膜复合导电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直观、直接、实时、精准调节运动动作和姿态,且可穿戴能灵活运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7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43441.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A61M16/00 , A61M16/06 , A61M16/08 , A61M16/10 , B29C64/386 , B33Y50/00 , B33Y80/00 , G06F30/20 , B29L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供氧的面部可穿戴设备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用户辅助供氧的需要,计算小球藻液的设计体积,通过小球藻液的设计体积获取小球藻液凝胶的体积;基于小球藻液凝胶的体积计算得到透明壳体的目标内部空腔容积;获取用户脸部和颈部的形态数据,并基于透明壳体的目标内部空腔容积,得到透明壳体的模型数据;基于透明壳体的模型数据进行3D打印得到透明壳体,组装透明壳体和呼吸交互面板,得到移动供氧的面部可穿戴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基于用户的辅助供氧需求,通过计算小球藻液的设计体积来实现个性化供氧,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供氧需求及佩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9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43443.4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供氧的面部可穿戴设备,包括透明壳体和呼吸交互面板,其中具体地: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中装设有小球藻凝胶,用于氧气制备,透明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通气管连接,所述上壳体能够佩戴于用户的面部,下壳体能够佩戴于用户的后颈部;呼吸交互面板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呼吸交互面板与上壳体的连接处设有气体交换膜封口,所述呼吸交互面板与用户的嘴部位置对应,所述呼吸交互面板用于透明壳体内部输出富氧气体与用户嘴部呼出气体的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小球藻的高效光合作用来实现移动供氧的面部可穿戴设备,该产品能实现在无需外部能源情况下持续供应氧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