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21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9002.4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柔性作业车间面向紧急订单的资源调度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柔性流水车间生产任务数据进行资源调度协同优化,基于协同优化结果进行工件调度和人员派工的协同控制,所述资源调度协同优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需要的目标函数及生产约束,构建紧急订单下考虑多技能操作人员调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思想进行编码,对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寻优求解,获得协同优化结果,其中,编码的每条染色体包括代表加工工序的第一部分以及代表加工设备和工作人员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通过自然数进行编码,第二部分通过实数进行编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符合实际生产环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8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98965.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4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状柔性铝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以石墨烯纤维为正极,以铝丝为负极,以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鎓/氯化铝离子液体体系为电解液,以玻璃纤维滤纸为隔膜。首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丝表面生长石墨烯,刻蚀除去铜丝得到的石墨烯纤维作为正极,以铝丝和玻璃纤维滤纸分别作为负极和隔膜,将电极组装后置入聚丙烯热缩管中,最后注入电解液,封装后得到纤维状柔性铝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获得的纤维状铝离子电池的质量比容量达到115mAh g‑1,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被弯曲至不同角度仍保持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且具有可重复弯曲性,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领域呈现出极大的实用价值和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84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0841857.5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条件下高效截留厌氧铵氧化菌的反应器。反应器主体下部设有旋流布水器;反应器主体内设置无纺布、筛网、搅拌桨、三相分离器和下降管;反应器主体上部设置旋流分离器;反应器主体外部设置出水管、进水管和溢流池。本发明的旋流分离器利用离心沉降原理从反应器上部悬浮物中分离粒径较大的厌氧铵氧化菌,回降至反应器内,有利于厌氧铵氧化菌与其它杂菌的分离;下降管回流可强化反应区混合,同时稀释进水提高反应器抗冲击负荷性能;所设置筛网减弱反应器产生气泡对附着菌种的干扰,减少菌种流失;反应器内中部设置持留菌种的材料(如无纺布)等,强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缩短反应器整体启动时间;旋流布水器可以产生切向水流,保证布水均匀,有利于强化传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0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323825.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和固废资源化领域,是一种高效利用污泥中碳源的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通过将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后的沼液回流,调控系统氨氮浓度以促进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系统向氢利用型产甲烷菌系统转化,充分利用CO2/H2产甲烷途径,节省以短链脂肪酸(乙酸等)为代表的有机碳源。同时,利用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沼气对沼液进行氨氮吹脱,降低沼液中氨氮浓度并实现沼气的净化,用水或酸性溶剂吸收氨气,以氯化铵或硫酸铵的形式进行回收。氨氮吹脱后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沼液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中,补充反硝化阶段的碳源,促进脱氮除磷。沉淀池出水中所剩余的NO2‑/NO3‑,进入稳定运行的甲烷厌氧氧化反应池,以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为碳源来实现深度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078580.1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膜的柔性可拉伸超级电容器,该超级电容器以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为电极,以聚乙烯醇/磷酸水凝胶体系为电解质,以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膜为基底;首先在泡沫镍表面生长石墨烯,然后刻蚀掉泡沫镍,得到石墨烯泡沫,再使用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并沉积于石墨烯表面作为可拉伸电极,同时涂覆聚乙烯醇/磷酸凝胶电解质,发展了基于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高性能柔性可拉伸超级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获得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可拉伸性能高达100%,构建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体积比容量达到19.44F cm‑3,拉伸至60%仍保持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且具有可重复拉伸性,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0952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365507.1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消化污泥传送过程中利用电动力学法去除污泥重金属暨同步深度脱水的装置,包括污泥传送管道、污泥泵、直流电源、电极、离子交换膜/多孔介质膜,该装置的处理对象为经过厌氧消化的污泥,电动修复在污泥管道传送过程中实现,阳极和阴极位于管道内壁,两侧设置阳极室和阴极室,其中设置离子交换膜或多孔介质膜,在电极和离子交换膜/多孔介质膜间充满电解质溶液,通过导线将阳极和阴极与电源连接。本发明是在厌氧消化污泥管道传送过程中利用电渗析、电解技术对污泥重金属进行去除,同时在离子交换膜/多孔介质膜的作用下能脱除污泥中的部分水分,本发明有效利用传送动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污泥后续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21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61847.3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02F11/04 , C02F3/28 , C02F3/2893 , C02F3/34 , C02F220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牛粪快速启动污泥超高温厌氧消化系统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和固废资源化领域。基本过程为:(1)以VS:VS=1:1的牛粪和脱水污泥混合物在65℃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嗜热甲烷菌初次富集;(2)将与步骤(1)等量的混合物与完成初次富集的物料进行混合,进行嗜热甲烷菌二次富集;(3)用VS:VS=1:1的牛粪和污泥混合物启动反应器,每天的投加量占反应器中总量的5~8%,此过程只进料不出料;(4)在3个SRT的时间中,将混合进料逐渐替换为纯污泥进料,完成污泥超高温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启动。每天记录产气量,并收集气体,测试甲烷含量。当以纯污泥进料时,甲烷含量达到50%以上,认为反应器顺利启动。实验证明本方法可实现污泥超高温厌氧反应系统的快速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326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84380.0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控制氧化还原电位以促进污泥干法厌氧发酵的装置,本发明设计的装置能控制氧化还原电位以促进污泥干法厌氧发酵,主要由发酵罐体、搅拌器、电机、阳极、阴极、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碳素纤维导电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搅拌器水平位于发酵罐体轴心,阳极与轴心搅拌杆套接,阴极位于发酵罐壁,碳素纤维导电材料铺设于发酵罐体内壁,低压直流电源设置在发酵罐体之外,通过两根电线连接阳极和阴极。为了提高污泥干法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本发明利用外加的直流电源通过碳素纤维导电材料使发酵罐体内壁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在?400mv,为产甲烷菌提供最适生长的氧化还原环境,达到产甲烷菌富集和甲烷产率提高的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干法发酵的污泥含固率在10~20%。
-
公开(公告)号:CN1058368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18096.8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控制膜污染的厌氧导电陶瓷膜生物反应装置及方法。本装置主要由反应器主体、导电陶瓷膜组件、低压直流电源、电线、抽吸泵、压力传感器、温控装置和气体流量计等组成,厌氧生物膜反应器为一体式浸没式厌氧反应器,以导电陶瓷为膜组件材料,低压直流电源设置在反应器之外,通过电线与导电陶瓷膜相连,并将导电陶瓷膜依次分别设置为阴极或阳极,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抽吸泵在工作过程中施加在导电陶瓷膜上的过滤压力和反冲洗压力,以控制导电陶瓷膜的清洗方式及清洗频率。本发明中所利用的外加低压直流电源,可以控制导电陶瓷膜阴极和阳极的氧化还原电位,提供适合微生物各自生长条件的环境,并最终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4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8817.7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9 , G01N30/06 , G01N30/14 , G01N203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调节沼液至碱性后旋蒸去除沼液内高浓度氨氮和挥发性生物胺,并运用3K Millipore超滤膜去除大分子干扰物,以及OPA及FMOC两种衍生化试剂对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化使得氨基酸具有荧光发射特征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离选择特性,随后通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4种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的方法。本发明避免了常规方法中采用的(强)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SCX-SPE)由于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而引起的SCX-SPE对氨基酸的选择性及测定样品时回收率低和重现性差的缺点。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为厌氧消化过程中蛋白质降解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以期为沼液和沼渣农用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