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型压力容器及基于其的损伤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4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4166.0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型压力容器及基于其的损伤监测方法,该纤维增强型压力容器包括:能够密封的中空容器;包裹于所述中空容器的外表面的增强层,所述增强层具备至少两层逐层缠绕于所述中空容器的外表面的纤维束层,所述纤维束层彼此间通过固化剂进行固化并固定至所述中空容器的外表面;以及由多壁碳纳米管涂层玻璃纤维制成的界面传感器;其中,所述界面传感器以预设的网络图形植入到相邻两层所述纤维束层之间以形成原位传感网络。根据本发明,其能够提高监测精度并大幅提高监测成功率,此外,还避免了反复粘贴压电陶瓷片,从而提高了监测效率。

    一种短纤维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精细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69079.9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纤维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精细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针对短纤维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细观参数设计及优化问题,充分利用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两者的优势,实现更高效和精准的设计优化。设计流程中,机器学习通过快速预测提供高效筛选的搜索空间,遗传算法结合SHAP可解释特征分析用于设计和精细调整优化,结合二者的优势实现高效的设计探索和优化。本发明根据组分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预测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并充分利用SHAP可解释性特征分析结果,实现对短纤维复合材料组分及微观结构设计的智能化指导调控,对于指导短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观参数设计及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双向压缩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7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787328.8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付昆昆 李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双向压缩试验夹具,用于夹持压缩试件,包括:底座,包括均具有凹槽的上座体和下座体,且上座体固定有上滑块,下座体上固定有下滑块;以及框架,包括设置于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且左框架的内侧固定有用于带动左框架在上滑块和下滑块上移动的左移动滑块,右框架的内侧固定有用于带动右框架在上滑块和下滑块上移动的右移动滑块,其中,左框架和右框架的底端均具有与下座体的凹槽内向下凸出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且通过左框架和右框架在下座体的凹槽内左右滑动来调节距离。本发明的夹具能保证压缩试件能够均匀承受面内双向压缩载荷,适用于不同尺寸压缩试件的双向压缩试验使用。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及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3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83022.5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及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具体涉及复合材料接头技术领域,制作方法是采用手工铺设碳纤维预浸料并混杂记忆合金丝,进行定型,再采用温度箱固化成型。由于记忆合金丝的超弹性使得损伤后的构件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在加入修复胶水高温修复时,记忆合金丝的记忆性会使得构件恢复至拉伸前的形状,并挤出多余的粘结胶水,通过该工艺修复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其抗拉伸性能可以恢复至损伤前的80%‑90%。满足了实际修复的需求,缩短了修复周期,将构件替换式的维修方法变为修复式维修的维修方法,节约了维修成本。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开裂的监测及修复结构、监测方法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71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76420.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开裂的监测及修复结构、监测方法及修复方法,监测及修复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层叠布置的纤维布,两两相邻的纤维布之间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布置有多个联结单元;导电纳米材料层,其布置于两两相邻纤维布之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纤维布及导电纳米材料层固化成统一整体的热固性基体;其中,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层牵引出用于电连接的电极;所述纤维布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纤维子集构成,每个纤维子集包括相邻布置的一对纤维布。根据本发明,其能够在增强层间性能并保持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前提下针对复合材料层间开裂损坏进行监测与修复。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61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4944.9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别切割成若干段热固性复材段与热塑性复材段;在裸露出的增强纤维的至少部分表面制备碳纳米材料层以进行改性处理;将每段热固性复材段与相应一段热塑性复材段按照预设的拼接方式拼接在一起以组成单个回收子集;通过压力装置将回收结构压合成统一整体,从热固性复材段中裸露的增强纤维上引出电极,使用外接电源连接电极并通电。根据本发明,其利用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变为可能。

    一种简固支复合材料压缩试件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787333.9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付昆昆 李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固支复合材料压缩试件试验夹具,用于夹持压缩试件,包括:底座,包括均具有底座滑槽的上座体和下座体,且上座体的底座滑槽内嵌合有上半圆柱转动块,下座体的底座滑槽内嵌合有下半圆柱转动块;以及框架,包括设置于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的且具有框架滑槽的对称设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且左框架的框架滑槽内嵌合有左半圆柱转动块,右框架的框架滑槽内嵌合有右半圆柱转动块,其中,上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上滑块,下半圆柱转动块固定有下滑块,左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左滑块,右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右滑块,压缩试件设置于上滑块、下滑块、左滑块以及右滑块之间,通过上述四个滑块固定,且根据压缩试件的厚度来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