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822911.8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涉及车削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损伤问题;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对向驱动机构传动配合有滑架一和滑架二,所述滑架一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滑架二的顶部设置有车削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采用三爪卡盘结构,且所述三爪卡盘的卡爪内侧端部设置有扩展夹头。本发明通过设置扩展夹头,其利用抵触杆与夹臂可同时对外圈的外壁夹持,从而增加了接触点,降低夹持压力,防止外圈变形,并且利用齿轮一与齿槽一实现抵触杆与夹臂的联动,一方面能夹持不同直径的外圈,另一方面在夹持的状态也能实现刚性夹持,从而增加夹持稳定性。

    一种滚针轴承
    2.
    发明公开
    一种滚针轴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237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98114.5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卡簧和滚针,所述内圈的内表面为沿着所述轴承的轴向设置的波浪。所述内圈的内表面含有:2个波峰;所述2个波峰之间的1个波谷。所述内圈的内表面为轴对称,对称轴经过所述波谷。所述波谷所在的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波峰所在的圆弧的半径。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为沿着所述轴承的轴向设置的波浪。所述外圈的外表面含有:3个波峰;所述3个波峰之间的2个波谷;过度面,用于将所述波浪与所述外圈的端面连接。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为轴对称,对称轴经过中间的所述波峰。所述波谷所在的圆弧的半径与所述波峰所在的圆弧的半径一致。该滚针轴承承载能力高,使用寿命长。

    一种汽车转向节用无滚针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763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7400.1

    申请日:2016-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5/02 F16C3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节用无滚针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两侧各设置有一防止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向移动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间隙形成一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注入有润滑油脂。本发明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封闭空间直接注入润滑油脂,减少轴承内部摩擦及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且使整个轴承内圈受力均匀、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

    一种汽车转向节用滚针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7631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7407.3

    申请日:2016-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46 F16C33/30 F16C33/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节用滚针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为滚针,所述滚针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在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一侧设置有一防止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向移动的固定装置,在所述轴承外圈另一侧设置有一挡边;所述固定装置、挡边与所述轴承内外圈形成一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注入有润滑油脂。本发明设置轴承外圈挡边加强轴承外圈结构,减少因卡簧压入外圈而发生的变形,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增加了轴承使用寿命,双边卡簧优化为单边卡簧有利于优化轴承边缘。

    一种具有外圈挡边的汽车转向节用无滚针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545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7406.9

    申请日:2016-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5/02 F16C3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外圈挡边的汽车转向节用无滚针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一侧设置有一防止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向移动的固定装置,在所述轴承外圈另一侧设置有一挡边,所述固定装置、挡边与所述间隙形成一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注入有润滑油脂。本发明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封闭空间直接注入润滑油脂,减少轴承内部摩擦及磨损,使整个轴承内圈受力均匀、提高了轴承的承载能力;设置外圈挡边,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增加了轴承使用寿命。

    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2768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48814.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涉及车削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损伤问题;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对向驱动机构传动配合有滑架一和滑架二,所述滑架一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滑架二的顶部设置有车削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采用三爪卡盘结构,且所述三爪卡盘的卡爪内侧端部设置有扩展夹头。本发明通过设置扩展夹头,其利用抵触杆与夹臂可同时对外圈的外壁夹持,从而增加了接触点,降低夹持压力,防止外圈变形,并且利用齿轮一与齿槽一实现抵触杆与夹臂的联动,一方面能夹持不同直径的外圈,另一方面在夹持的状态也能实现刚性夹持,从而增加夹持稳定性。

    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27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48814.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子轴承沟槽车削装置,涉及车削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损伤问题;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对向驱动机构传动配合有滑架一和滑架二,所述滑架一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滑架二的顶部设置有车削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采用三爪卡盘结构,且所述三爪卡盘的卡爪内侧端部设置有扩展夹头。本发明通过设置扩展夹头,其利用抵触杆与夹臂可同时对外圈的外壁夹持,从而增加了接触点,降低夹持压力,防止外圈变形,并且利用齿轮一与齿槽一实现抵触杆与夹臂的联动,一方面能夹持不同直径的外圈,另一方面在夹持的状态也能实现刚性夹持,从而增加夹持稳定性。

    一种滚珠轴承内壁打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600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822810.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轴承内壁打磨设备,涉及打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自动化上料问题;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固定有输送带,且所述底座位于输送带处的上方通过支撑架固定有上料部。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部,利用导向限位槽与滚轮的配合、限位轴与腰型槽的配合以及限位盘可实现对移动臂的三点限位,利用三点限位的功能,仅仅利用转臂的单驱动旋转,即可实现移动臂的纵向移动取料、旋转换向、横向移动上料功能,从而配合输送带实现了自动化上料功能,提高打磨效率,另外,还可通过对直线槽一和直线槽二的长度设计对移动臂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行程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整个上料部可与其他设备具有更好的契合。

    一种基于轴承储存转运的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36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197474.6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轴承储存转运的保护装置,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在轴承加工转运的过程中,由于轴承为精密零件,一旦收到撞击破损,将使得轴承无法使用,而其本身为圆盘状结构,易滚动,导致其在转运过程中极易滑脱,造成轴承破损,而箱装的方式导致轴承在装卸的过程中非常不便,需要轴承排放整体,并且卡紧,要求较高的问题,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主体为等腰三角板状结构,承载座的上端纵向卡装有鞍板;两个所述保护箱分别固定安装在鞍板顶部的前端和后端。本发明中套块中横向固定安装有牵拉杆,牵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滑座垂直滑动相连接,方便快捷,而且螺杆还具有自锁功能,可防止轴承在夹持过程中脱落损坏。

    一种行星式滚抛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81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40131.7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一种行星滚抛机,包括电控柜、外壳、大滚桶中心的太阳轴、行星轴及驱动装置、滚桶和设在滚桶内的工作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桶内设置有PU胶隔断层,该隔断层将大滚桶内的工作腔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工作腔室;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工作腔室各自设置有桶盖。桶盖上设置有自锁机构,其自锁机构包括偏心扁担,所述偏心扁担上设置有一对止退齿轮。它采用了双滚抛腔或多滚抛腔结构,将原来的行星滚抛机的滚桶内部空间用PU胶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滚抛工作腔室,能够滚抛腔的基础上,同时滚抛更多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