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及该模拟器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28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3465.3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及该模拟器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生成方法,涉及红外和仿真技术领域。为解决红外双色成像系统性能测试的双色模拟器不能调节能量比的问题。计算机将信号输送给视频控制电路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再将信号给驱动电路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景象,步进电机带动双色滤波片旋转对辐射滤光,经投影光学系统,照射被测系统。调试该模拟器时,先使景象生成器帧频等于被测系统的两倍,步进电机转动频率等于被测系统的帧频。再让计算机发出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使双色滤波片单一波段部分对应景象生成器的一帧,用滤波片对每帧图像滤波和计算机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每帧图像能量大小控制两个波段的能量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

    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56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0940.1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属于红外技术领域、空间遥感领域和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测量方向单一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器来带动电控旋转台旋转,从而带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连续采集偏振热像仪测量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计算机对每次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样品的斯托克斯矢量、线偏振度和偏振方向角等信息;本发明主要用途是识别目标的判断观测目标的姿态。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304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83686.0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大气辐射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对卷云中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进行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氙气探照灯为光源,用低层云作为测量对象,记录设备采用普通的长焦CCD相机,利用氙气探照灯朝向天顶方向照射低层云,将水平取向的冰晶粒子看成一面水平镜子,探照灯的虚像出现在高度2h处,通过相机、探照光源和光源虚像关系可得到冰晶粒子的角宽度,当相机指向接近天顶方向可观测到的光斑分为两部分,镜像反射部分的角度范围应该约束在Δθ≈λ/D+2F,由此得到的光斑角半径Δθ和光线波长λ可推出有效的冰晶粒子的尺寸D和振颤参数F。本发明适用于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

    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生成红外图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28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53465.3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及该模拟器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生成方法,涉及红外和仿真技术领域。为解决红外双色成像系统性能测试的双色模拟器不能调节能量比的问题。计算机将信号输送给视频控制电路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再将信号给驱动电路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景象,步进电机带动双色滤波片旋转对辐射滤光,经投影光学系统,照射被测系统。调试该模拟器时,先使景象生成器帧频等于被测系统的两倍,步进电机转动频率等于被测系统的帧频。再让计算机发出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使双色滤波片单一波段部分对应景象生成器的一帧,用滤波片对每帧图像滤波和计算机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每帧图像能量大小控制两个波段的能量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56034.7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景象生成器、窗口和真空室三个主要部分,景象生成器位于真空室的后部,窗口位于真空室的前部,所述窗口的两个表面设置为弯曲表面,并且两个表面共心设计,圆心位于背离景象生成器一侧。本发明将平行平板窗口改为共心弯曲表面设计可以显著减小一次反射对景象生成器(及电阻阵列)的影响,而对系统整体结构以及成像质量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共心的弯曲表面设计便于系统的配准,简化装调的难度,窗口弯曲的曲率和景象生成器到窗口距离的共同协调可以最大限度抑制景象生成器的内部杂散光。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3049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83686.0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大气辐射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对卷云中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进行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氙气探照灯为光源,用低层云作为测量对象,记录设备采用普通的长焦CCD相机,利用氙气探照灯朝向天顶方向照射低层云,将水平取向的冰晶粒子看成一面水平镜子,探照灯的虚像出现在高度2h处,通过相机、探照光源和光源虚像关系可得到冰晶粒子的角宽度,当相机指向接近天顶方向可观测到的光斑分为两部分,镜像反射部分的角度范围应该约束在Δθ≈λ/D+2F,由此得到的光斑角半径Δθ和光线波长λ可推出有效的冰晶粒子的尺寸D和振颤参数F。本发明适用于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

    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10940.1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属于红外技术领域、空间遥感领域和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测量方向单一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器来带动电控旋转台旋转,从而带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连续采集偏振热像仪测量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计算机对每次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样品的斯托克斯矢量、线偏振度和偏振方向角等信息;本发明主要用途是识别目标的判断观测目标的姿态。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9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56034.7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景象生成器、窗口和真空室三个主要部分,景象生成器位于真空室的后部,窗口位于真空室的前部,所述窗口的两个表面设置为弯曲表面,并且两个表面共心设计,圆心位于背离景象生成器一侧。本发明将平行平板窗口改为共心弯曲表面设计可以显著减小一次反射对景象生成器(及电阻阵列)的影响,而对系统整体结构以及成像质量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共心的弯曲表面设计便于系统的配准,简化装调的难度,窗口弯曲的曲率和景象生成器到窗口距离的共同协调可以最大限度抑制景象生成器的内部杂散光。

    基于地基观测光度信号的卫星几何特征与姿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624730.9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基观测光度信号的卫星几何特征与姿态估计方法,包括:S1,建立地基观测条件下的卫星光度信号观测模型;S2,建立卫星的“几何‑姿态‑光度”数据库:S3,辨识卫星的几何模型和尺度;S4,建立被观测卫星的姿态运动学方程;S5,设置无损卡尔曼滤波器的初始参数;S6,将姿态运动学方程和卫星光度信号观测模型分别作为无损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时间更新模型和观测更新模型,采用无损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下一观测时刻卫星姿态参数进行更新估计;S7,将步骤S6估计的卫星姿态参数作为新的观测时刻卫星状态参数重复步骤S6,当卫星姿态参数估计值误差小于设定阈值或卫星超出观测范围时停止迭代,从而获得高精度的卫星姿态参数估计值。

    基于地基观测光度信号的卫星几何特征与姿态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24730.9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基观测光度信号的卫星几何特征与姿态估计方法,包括:S1,建立地基观测条件下的卫星光度信号观测模型;S2,建立卫星的“几何‑姿态‑光度”数据库:S3,辨识卫星的几何模型和尺度;S4,建立被观测卫星的姿态运动学方程;S5,设置无损卡尔曼滤波器的初始参数;S6,将姿态运动学方程和卫星光度信号观测模型分别作为无损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时间更新模型和观测更新模型,采用无损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下一观测时刻卫星姿态参数进行更新估计;S7,将步骤S6估计的卫星姿态参数作为新的观测时刻卫星状态参数重复步骤S6,当卫星姿态参数估计值误差小于设定阈值或卫星超出观测范围时停止迭代,从而获得高精度的卫星姿态参数估计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