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高刚度大型磁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6222.4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分段式高刚度大型磁体结构,属于脉冲磁体技术领域。并列设置的两个竖向支撑管下端通过三通管与横向支撑管固定连通,横向支撑管两端有管帽,横向支撑管之间固定连通有纵向支撑管,纵向支撑管与其两端部横向支撑管及对应的竖向支撑管构成连通的导体放置空间,每个导体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导体,且每相邻两组导体的邻近端共同穿入同一个横向支撑管以及同一个竖向支撑管内。本发明提高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刚度和强度,减小了磁体在强脉冲电磁力下的变形和位移。实现了大型直线型磁体在真空室中的可靠支撑。减小了大型直线型磁体支撑结构中的涡流。增强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绝缘性能。实现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引线的穿舱和密封。

    同轴对称强脉冲四线圈组支撑装置及同轴对称强脉冲四线圈组

    公开(公告)号:CN1153945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59406.X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同轴对称强脉冲四线圈组支撑装置及同轴对称强脉冲四线圈组,涉及机械支撑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按照PPPL的支撑结构,只能实现同轴分立双线圈方案,抛射波面的平直区域覆盖范围只能满足少数应用的需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同轴对称强脉冲四线圈组支撑装置,包括:导向管,沿导向管轴线方向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臂和四个第一侧支臂,四个第一侧支臂分别沿导向管平行的方向固定在四个第一支撑臂的端部;第二支撑架包括:四个第二支撑臂和四个第二侧支臂,四个第二侧支臂分别沿导向管平行的方向固定在四个第二支撑臂的端部;适合应用于磁控等离子体装置。

    一种冷头换热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639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356251.3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一种冷头换热器,属于低温制冷机低温换热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且无法满足不同流量下的换热需求。本发明包括依次由下向上并排设置的换热器底座、多片第一换热隔板、第二换热隔板和换热顶板;换热器底座为圆环形槽体,在换热器底座上设置两片竖直分隔板,竖直分隔板将换热器底座分割成进液腔和排液腔,在进液腔的底板上开有进液口,在排液腔的底板上开有排液口;多片第一换热隔板、第二换热隔板和换热顶板均为圆环形的板片,且多个板片之间形成一个回转流道,回转流道的进液端与换热器底座上的进液腔相通,回转流道的出液端出液端与换热器底座上的排液腔相通。本发明主要用于工质的换热。

    脉冲磁场调控航天器黑障区强耗散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006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461835.5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磁场调控航天器黑障区强耗散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属于缓解航天器通信黑障领域。本发明的壳体外表面和等离子体源处在真空室内,壳体内部处在空气中,脉冲磁体和支撑结构位于壳体内部。壳体的端部为法兰且与真空室连接,壳体的腹部通过支撑脚固定到真空室上;磁体支撑结构由杆和支撑块组成,杆将磁体支撑结构装入壳体内部并控制支撑结构的转动,支撑块用于固定脉冲磁体,脉冲磁体随支撑块的转动而转动支撑;脉冲磁体的磁体引线从支撑块中引出连接到真空室外的可控电源上;等离子体源放置在真空室的端部。本发明用于模拟研究脉冲磁场缓解航天器通信黑障的效应,以解决现有缓解通信黑障系统大质量、高功耗、通信可靠性差的问题。

    脉冲磁场调控航天器黑障区强耗散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00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61835.5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磁场调控航天器黑障区强耗散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属于缓解航天器通信黑障领域。本发明的壳体外表面和等离子体源处在真空室内,壳体内部处在空气中,脉冲磁体和支撑结构位于壳体内部。壳体的端部为法兰且与真空室连接,壳体的腹部通过支撑脚固定到真空室上;磁体支撑结构由杆和支撑块组成,杆将磁体支撑结构装入壳体内部并控制支撑结构的转动,支撑块用于固定脉冲磁体,脉冲磁体随支撑块的转动而转动支撑;脉冲磁体的磁体引线从支撑块中引出连接到真空室外的可控电源上;等离子体源放置在真空室的端部。本发明用于模拟研究脉冲磁场缓解航天器通信黑障的效应,以解决现有缓解通信黑障系统大质量、高功耗、通信可靠性差的问题。

    磁层顶三维非对称磁重联地面模拟真空舱及真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56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06935.0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磁层顶三维非对称磁重联地面模拟真空舱及真空装置,涉及等离子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磁重联研究的实验装置通常采用简化的具有对称性的磁场位形和等离子体分布,无法真实反映地球磁层顶三维磁重联的非对称结构特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为:拟磁层顶三维非对称真空舱,包括:舱体、磁体线圈系统和磁体线圈支撑系统;的舱体包括: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分别用于作为进气孔、抽气孔、等离子体源孔、冷却系统穿舱孔、等离子体参数诊断孔和磁场诊断孔;磁体线圈系统包括地磁场线圈组和磁鞘线圈组,地磁场线圈组固定在真空舱内部底面,磁鞘线圈组穿过真空舱的底面并固定。适合应用于磁层顶三维非对称磁重联的地面模拟实验中。

    夹层结构卧式超导磁体氦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173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489949.0

    申请日:2018-05-21

    Inventor: 徐风雨 陈安斌

    Abstract: 夹层结构卧式超导磁体氦容器,它涉及涉及浸泡冷却的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夹层结构卧式超导磁体氦容器包括超导线圈、环形中空容器、上支撑板、制冷剂导管、下支撑板和隔离板;隔离板将环形中空容器分成通过隔离板上部豁口相连通的内外两个空间;制冷剂导管和下支撑板布置在超导线圈与隔离板之间,制冷剂导管的出口延伸到隔离板的底部,制冷剂导管的进口与现有的颈管组合上固定于上支撑板上的制冷剂承接口连接,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隔离板的两端分别与环形中空容器的两个端板固接。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冷却超导线圈的液氦利用效率、显著减小容器内液氦的储存量和增加容器的气相空间。

    超环形浮子上拉磁悬浮系统的三传感器测量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665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8086.7

    申请日:2024-12-12

    Inventor: 徐风雨 赵育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环形浮子上拉磁悬浮系统的三传感器测量方法及结构,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解决了偶极磁约束聚变装置内与浮子同水平面上的测距传感器挤占等离子体低压缩比约束区域的问题。本发明在浮子所在位置建立浮子坐标系,将浮子坐标系垂直向上平移得到传感器坐标系,在传感器坐标系中设置三处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光的零点基准,测量零点基准和浮子坐标系中对应的投影点位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浮子的姿态角以及浮子上表面圆心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仅使用三个垂直方向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即可提供超环形浮子悬浮控制所需两个姿态角和一个悬浮距离的反馈信号,无需使用水平面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将低压缩比空间留给聚变能吸收部件。

    高热负荷发生试验装置及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34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789059.2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高热负荷发生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高热负荷能流环境模拟及控制研究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正在运行的核聚变研究装置放电脉冲较短、偏滤器靶板热流密度较低,很难达到ITER/CFETR设计参数区间范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热负荷发生试验装置,包括:真空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线圈系统、进气系统、线圈励磁电源和诊断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与真空系统连接,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束流;进气系统与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相连、对真空系统给气,线圈系统嵌套在真空系统上,诊断系统用于采集真空系统内环境参数;适合应用于基于超导技术强磁场聚集高密度等离子体束流的高热负荷发生试验装置的研究和使用工作中。

    一种分段式高刚度大型磁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56222.4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分段式高刚度大型磁体结构,属于脉冲磁体技术领域。并列设置的两个竖向支撑管下端通过三通管与横向支撑管固定连通,横向支撑管两端有管帽,横向支撑管之间固定连通有纵向支撑管,纵向支撑管与其两端部横向支撑管及对应的竖向支撑管构成连通的导体放置空间,每个导体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导体,且每相邻两组导体的邻近端共同穿入同一个横向支撑管以及同一个竖向支撑管内。本发明提高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刚度和强度,减小了磁体在强脉冲电磁力下的变形和位移。实现了大型直线型磁体在真空室中的可靠支撑。减小了大型直线型磁体支撑结构中的涡流。增强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绝缘性能。实现了大型直线型磁体的引线的穿舱和密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