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424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10144960.5

    申请日:2007-1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微胶囊与树脂基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使树脂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微胶囊加入量的增加显著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将硅烷偶联剂配制成浓度为0.01~0.05g/ml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将占所得溶液质量百分比5~10%的微胶囊,在所得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胶囊漂洗,过滤;在50-60℃下将胶囊干燥2~3小时后,室温干燥24~48小时。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微胶囊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未处理的微胶囊加入环氧树脂的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提高了10-20%。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44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308984.9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它属于微胶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用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微胶囊与基体树脂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弱,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绕过微胶囊扩展而不能使微胶囊破裂,从而影响微胶囊修复效果的问题。微胶囊由脲醛树脂预聚体、脱乙酰壳聚糖溶液、DCPD、十二烷基硫酸钠、间苯二酚、正丁醇和去离子水制成。合成方法是:一、合成脲醛预聚体;二、制备凝胶微球乳液体系;三、聚合反应后洗涤、过滤并干燥即可。本发明微胶囊为白色颗粒,粒径在10~160μm。将微胶囊埋入树脂基体中,可修复树脂基体中的微裂纹,从而起到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作用。

    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67602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44499.3

    申请日:2007-10-26

    Abstract: 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处理方法处理后碳纤维使界面刚性增加、材料韧性降低且不能改善纤维之间及碳纤维层板之间树脂基体性能的缺陷。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由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结合制成。制备方法:制备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然后将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放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即得到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本发明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具有表面活性大,化学活性官能团多,反应活性强,与基体的粘结性好,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127.5%~144.7%,基体韧性可提高34.43%~48.67%。

    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424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710144960.5

    申请日:2007-1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的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微胶囊的表面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微胶囊与树脂基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使树脂基体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微胶囊加入量的增加显著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将硅烷偶联剂配制成浓度为0.01~0.05g/ml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将占所得溶液质量百分比5~10%的微胶囊,在所得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胶囊漂洗,过滤;在50-60℃下将胶囊干燥2~3小时后,室温干燥24~48小时。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微胶囊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未处理的微胶囊加入环氧树脂的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提高了10-20%。

    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3386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44499.3

    申请日:2007-10-26

    Abstract: 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处理方法处理后碳纤维使界面刚性增加、材料韧性降低且不能改善纤维之间及碳纤维层板之间树脂基体性能的缺陷。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由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结合制成。制备方法:制备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然后将经1,6己二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和表面有酰氯官能团的碳纤维放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即得到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本发明碳纳米管连接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具有表面活性大,化学活性官能团多,反应活性强,与基体的粘结性好,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127.5%~144.7%,基体韧性可提高34.43%~48.67%。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9311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64380.X

    申请日:2008-04-25

    Abstract: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自修复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已有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尺寸大、难以在裂纹出现的早期发挥自修复作用的缺陷。纳米级胶囊由尿素、甲醛溶液、双环戊二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间苯二酚、正丁醇、辛烷、KH-560和去离子水制成。制备方法:一、制脲醛树脂预聚体;二、制微乳液;三、聚合反应;四、洗涤、过滤和干燥。本发明自修复纳米级胶囊粒径为100~800nm,可以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早期产生的纳米级微小裂纹,防止了裂纹的继续扩展,具有减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损失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设备性能要求低,易于推广。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440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308984.9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它属于微胶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用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微胶囊与基体树脂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弱,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绕过微胶囊扩展而不能使微胶囊破裂,从而影响微胶囊修复效果的问题。微胶囊由脲醛树脂预聚体、脱乙酰壳聚糖溶液、DCPD、十二烷基硫酸钠、间苯二酚、正丁醇和去离子水制成。合成方法是:一、合成脲醛预聚体;二、制备凝胶微球乳液体系;三、聚合反应后洗涤、过滤并干燥即可。本发明微胶囊为白色颗粒,粒径在10~160μm。将微胶囊埋入树脂基体中,可修复树脂基体中的微裂纹,从而起到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作用。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931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64380.X

    申请日:2008-04-25

    Abstract: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纳米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自修复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已有的自修复微胶囊的尺寸大、难以在裂纹出现的早期发挥自修复作用的缺陷。纳米级胶囊由尿素、甲醛溶液、双环戊二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间苯二酚、正丁醇、辛烷、KH-560和去离子水制成。制备方法:一、制脲醛树脂预聚体;二、制微乳液;三、聚合反应;四、洗涤、过滤和干燥。本发明自修复纳米级胶囊粒径为100~800nm,可以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早期产生的纳米级微小裂纹,防止了裂纹的继续扩展,具有减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损失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设备性能要求低,易于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