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046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193782.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无需试验校准的四孔超跨音速探针,涉及一种超跨音速探针。探针本体采用在邻近底端位置设有弯角的无缝钢管,其内部中间位置设有随探针本体延伸的四根通道管,四根通道管沿探针本体轴心等角度排布并且与探针本体之间的间隔实心焊接为一体,探针本体前缘为测量端进行打磨形成圆锥探头,四根通道管与圆锥探头母线垂直贯通形成4个孔位,4个孔位均位于圆锥探头的50%母线处,探针利用超音速条件下细长锥体理论推导各气动参数。激波损失较小,并且有助于保证测量值圆锥前缘的静压,通过细长锥体理论计算得到各校准系数,极大缩短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02580.6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加力式油电混合涵道风扇发动机,属于飞行器动力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在传统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动机、发电机等装置,结构复杂且重量和体积大的问题。它包括进气道、风扇增压结构、加力燃烧结构和尾喷管,风扇包括风扇转子和风扇静子,外壳与进气道连接,风扇静子固设于外壳,风扇转子转动设置于风扇静子,驱动电机能驱动风扇转子转动,电池用于给驱动电机供电;加力燃烧结构包括燃烧室筒体、中心锥、火焰稳定器和燃油喷嘴,燃烧室筒体与外壳连接,中心锥的大端与风扇静子固连,火焰稳定器固设于燃烧室筒体内,燃油喷嘴设置于火焰稳定器上;燃烧室筒体与尾喷管连接。该发动机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8335.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平面叶栅非定常耦合流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尾迹与柱状涡模拟机构包括模拟框架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和传动链条组,在传动链条组上设有若干的钛合金圆柱杆,在每个钛合金圆柱杆上还设有旋涡发生器;平面叶栅试验段包括试验段框架和叶片试验件,试验段框架上设有进风口通道,叶片试验件包括叶片安装架和平面叶栅试验件,平面叶栅试验件安装于所述叶片安装架内;进风机构安装于尾迹与柱状涡模拟机构上,进风机构与进风口通道的进气口位置相对应。本发明能够对上流非定常尾迹和复杂涡系的非定常耦合流动进行精细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58875.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斯拉阀原理的涡轮叶顶流动控制结构,包括涡轮叶片和特斯拉阀组件,所述特斯拉阀组件设于所述涡轮叶片的叶身顶部,所述特斯拉阀组件包括多个从涡轮叶片的压力侧向吸力侧方向进行反向设置的特斯拉阀凹槽,所述特斯拉阀凹槽的进口槽朝向所述涡轮叶片的压力侧,所述特斯拉阀凹槽的出口槽朝向所述涡轮叶片的吸力侧,以使得泄露流量在所述特斯拉阀凹槽内反向流动。本方案通过特斯拉阀凹槽的设置大大减少了泄露能量的产生,进而为降低涡轮发动机的气动损失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15624.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气冷涡轮叶片气膜冷却结构拓扑设计方法,涉及气冷涡轮设计领域。解决在实体建模软件中进行气膜冷却孔的轴线设计繁琐的,气膜孔中心点位置难以确定,每个孔口根据法线方向确定孔轴线操作复杂、易于出错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将气膜孔进行参数化处理,获取气膜孔中心点;根据气膜孔中心点和气膜孔的喷射角度确定气膜孔的轴线;根据气膜孔截面进行参数化处理,获取截面气膜孔的几何特征;根据气截面气膜孔的几何特征和轴线确定冷却气膜孔造型。本发明简化了气膜孔的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6044.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涡轮叶片单向气热固耦合应力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涡轮叶片应力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重型燃气轮机实际运行参数和涡轮叶片材料特性为边界条件,考虑转子入口参数沿径向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在燃气轮机叶片热‑流‑固耦合模拟中,考虑了冷却空气混合引起的工作流体物理性质和气体成分的变化。在获得涡轮叶片内外流场和温度场后,对涡轮叶片模型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涡轮叶片在使用条件下的热应力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6053.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气冷涡轮叶片平行肋扰流拓扑设计方法,涉及气冷涡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叶片参数化数据,所述叶片参数化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叶片内形截面型线、叶根截面线和叶片倾斜角;采用隔板定位的方法设置肋片弦向位置;将叶根截面线的前缘点、尾缘点和中心点确定的平面作为为底平面,从叶根截面线中心点沿所述底平面法向向上平移预设距离S0,得到第一个肋片侧面中心点坐标;依次平移肋间距S和肋宽b,得到所有肋侧面型线的基准点,根据叶片倾斜角计算出肋型线方向,进而得到平行肋扰流拓扑构建结果;该方法基于气冷涡轮叶片参数化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平行肋扰流在空间曲面上定位,选定合适的扰流参数进行拓扑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6047.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透平叶片低应力多物理场匹配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将以低应力为目标的多物理场匹配设计与透平传统的气动、传热、结构强度设计之间合理融合,同时确定各关键设计参数的选取范围,建立相应的设计准则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选取待分析的透平叶片,构建计算网格,根据透平叶片的流体域和固体域对计算网格进行划分;S2:对透平叶片进行流场仿真,计算获得离心载荷、温度载荷和压力载荷,并对透平叶片添加约束;S3:将离心载荷、温度载荷和压力载荷同时施加到所述透平叶片上,计算得到所述透平叶片的等效应力云图,完成所述透平叶片的低应力多物理场匹配分析。本发明适用于透平叶片低应力分析及叶片设计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7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1607470.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壳体、分流组件、多个叶片和探测器,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第一子壳体内具有进风腔,第二子壳体内具有出风腔,分流组件包括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沿进风腔的长度方向设在进风腔内,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多个叶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风腔和出风腔的连通处,壳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探测器的探头和通孔配合以便通过通孔测量通孔处的气流的流速和压力。本发明的试验台通过分流组件将气流分流,减少了气流扩散带来的数据误差,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093565.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准三维变维度耦合的气冷涡轮仿真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属于涡轮仿真技术领域,解决现仿真技术计算量巨大和预测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用准三维计算程序对整机或涡轮进行S2流面的建模和网格划分;用三维计算程序对涡轮叶型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设置准三维计算程序初始边界条件,获取涡轮第一列静叶入口界面的参数;利用三维计算程序,获取冷却信息;获取涡轮第一级静叶的气膜孔信息;利用准三维计算程序,将气膜孔在叶型的位置及每列气膜孔的数量和S2流面网格节点对应;利用准三维计算程序,重新获取涡轮第一列静叶入口界面的参数。本发明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整机或涡轮进行建模和对于整机或涡轮流场仿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