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6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346136.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观尺度成形极限拉伸试样及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介观尺度成形极限拉伸试样的应变分布测量方法无法满足试样在透明度较低的介质环境下进行拉伸力学测量,所做标记明显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介观尺度成形极限拉伸试样设有夹持部和中间测试部,在中间测试部的表面磁控溅射金属镀膜,金属镀膜为多个介观尺寸的微小几何图形,呈阵列式分布,且金属镀膜的厚度为不超过3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介观尺度成形极限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应变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46115.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观尺度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的磁控溅射设备,其解决了现有磁控溅射设备完成被测试样的上下两面的磁控溅射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反应腔室、翻转驱动装置,反应腔室内的底部设置有靶材,位于靶材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夹持装置,用以承载夹持被测试样,承载夹持装置设置在反应腔室内,翻转驱动装置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承载夹持装置相连接;当被测试样的一面完成磁控溅射后,翻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传动轴带动承载夹持装置转动,使被测试样的另一面朝向靶材,实现靶材对被测试样的另一面的磁控溅射,可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470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3960.8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金属薄板微型阵列功能结构件及其成形方法及其装置,其解决了介观尺度下金属薄板的成形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其设有由上到下堆叠连接设置的低强度金属薄板层、高强度金属薄板层,且其中至少有一层为面心立方金属;低强度金属薄板层为低强度、大厚度金属基底,高强度金属薄板层为高强度、小厚度金属基底;高强度金属薄板层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向下的凸起,多个凸起形成阵列式结构分布,高强度金属薄板层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与凸起上下一一对应,低强度金属薄板层的下表面嵌在凹槽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薄板微型阵列功能结构件的成形方法和成形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金属薄板成形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5441.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40 , G06F30/28 , G06T7/00 , G01N15/08 , G01N21/84 , G01N23/2251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针对液相凝固过程中糊状区胞状晶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它涉及一种渗透率计算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渗透率计算方法在胞状晶计算的时候存在偏差,且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步骤1、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凝固前沿的枝晶生长状态;步骤2、根据步骤1中计算或者测量手段获得的形貌数据进行图像识别;步骤3、计算胞状晶的枝晶臂间距;步骤4、计算胞状晶的枝晶骨架的渗透率。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77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92277.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统一渗透率下定向凝固热裂纹敏感性判据推导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建立定向凝固多区域统一渗透率计算模型,耦合质量守恒方程及达西方程,即完成。本发明实现了不同枝晶形貌下渗透率的统一计算,且计算结果在数值上更接近于流场模拟结果;同传统RDG判据预测结果相比,得到了更接近液膜实际开裂的压力降数量级;在不同晶界能下及晶粒尺寸下曲线形貌接近于试验结果,且首次以数值模拟手段复现热裂纹敏感性评定试验中双峰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46726.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及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应变分布测量方法无法满足试样在透明度较低的介质环境下进行弯曲力学测量,所做标记明显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由宽部夹持部和狭长测试部组成,且宽部夹持部连接设置在狭长测试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狭长测试部的上下表面分别磁控溅射金属镀膜,金属镀膜为多个介观尺寸的微小圆形,呈阵列式分布,且金属镀膜的厚度不超过2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应变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3654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853166.8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的重型龙门铣床横梁重力变形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重型龙门铣床横梁重力变形预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无法在实际材料属性不均一的情况下准确计算横梁重力变形曲线,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变形值相差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的重型双柱立车横梁重力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1、得到横梁自重变形曲线;2、简化为横梁自重变形模型和横梁扭转变形模型;3、建立横梁重力变形离散化模型:4、计算当量抗弯刚度;5、横梁有限元重力变形曲线;6、将有限元重力变形曲线分离;7、得到最终的横梁重力变形曲线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重型龙门铣床横梁重力变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19449.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M15/00
Abstract: 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设计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目前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设计主要依靠仿制及实验试制,其设计方法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方法:一、对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进行实验,获得关键结构参数;二、采用Boda‑Canow公式得到流道进气口直径、胶囊腔直径及出气口直径的直径比值,计算得到阶梯型流道各截面面积的比值,确定流道的整体结构尺寸,运用2D/3D建模软件建立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三维模型;三、将三维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中,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流场分析,确定关键结构参数尺寸,得到优化后的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手段设计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1695.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模型;等温等压系综(NPT)下弛豫;选取势函数;设置边界条件;控制系统的温度、压力;使用可视化软件OVITO进行数据分析;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于金属(不锈钢)纳米孔洞的动态变化过程试验。本发明通过考察不同孔洞尺寸,借助可视化及数据处理软件,从闭合速度、闭合路径及闭合程度的角度揭示孔洞闭合过程中的微观机制。这种方法对于优化热等静压的工艺参数,提高增材制造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2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287171.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1/10 , G06F113/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方法增材制造的马氏体钢组织中常常会形成纳米级别的孔洞。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纳米孔洞的钢组织中马氏体相变过程的原子级模拟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1)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2)系统弛豫;(3)势函数选取;(4)边界条件选取;(5)温度及压力控制;(6)可视化及数据分析。本发明通过考察不同孔洞尺寸,借助可视化及数据处理软件,从能量变化、原子切变机制的角度揭示组织中孔洞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机制。这种方法对于调控组织中的马氏体含量、进而优化增材制造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