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384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21277.8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应用,涉及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复合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辐射防护材料方法制备得到的辐射防护材料,铝防护层存在密度大而导致使用重量大,采用聚乙烯做为辐射防护材料时存在着由于其热稳定性较差,制约其使用范围的问题。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是由聚乙烯树脂、碳纳米管、纳米钽和偶联剂制备而成。制备:一、将碳纳米管、纳米钽和偶联剂混合得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钽;二、混合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钽与聚乙烯树脂后热压。材料是用于防护空间质子和电子辐射。在本发明适用于辐射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55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379636.2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氮化硼-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的用于空间辐射防护材料的聚乙烯,其热稳定性差,及相同质量厚度下,纯铝过滤质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乙醇和氮化硼加入容器内,再加入偶联剂,在恒温水中反应,得到改性氮化硼,最后将聚乙烯与改性氮化硼加入到高混机中,得到氮化硼-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种氮化硼-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为430~520℃,热稳定性能好,且滤质子的效率与纯铝相比提高了将近0.4~1倍,综合性能优异,在航天器辐射防护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1477.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0 , G01N2223/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材料在轨性能退化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辐射源及绝缘材料;用所述辐射源对所述绝缘材料进行辐照;对所述绝缘材料进行特征性能测试,获得特征曲线;对所述绝缘材料进行空间环境模拟计算,获得所述绝缘材料在预计寿命内的累积电离吸收剂量;根据所述累积电离吸收剂量在所述特征曲线内查找所述绝缘材料对应的特征性能参数值,预测所述绝缘材料在轨性能退化状况。本发明建立了合理统一的机电元件用绝缘材料在轨性能退化的预测方法,支撑航天工程星箭系统配套电线电缆、继电器、电连接器元件的考核评价工作,对航天器寿命预测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24923.6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T1/02
Abstract: 空间三维结构器件位移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位移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计算位移吸收剂量的方法成本高、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一、测定空间三维结构器件所接受的辐射的能谱;二、计算位移吸收剂量随铝深度分布曲线;三、确定空间三维结构仪器中所有构件的性质;四、确定构件的计算点;五、以计算点为球坐标的极点进行剖分确定极线;六、将极线上的材料等效为铝,计算极线上的位移吸收剂量值;七、将所有极线上的位移吸收剂量值加和,得该计算点的位移吸收剂量;八、重复步骤五至七,得到空间三维结构仪器中所有计算点的位移吸收剂量值。本发明进行空间轨道带电粒子的辐照环境下的位移吸收剂量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8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1277.8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辐射防护材料方法制备得到的辐射防护材料,铝防护层存在密度大而导致使用重量大,采用聚乙烯做为辐射防护材料时存在着由于其热稳定性较差,制约其使用范围的问题。用于空间带电粒子辐射防护的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是由聚乙烯树脂、碳纳米管、纳米钽和偶联剂制备而成。制备:一、将碳纳米管、纳米钽和偶联剂混合得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钽;二、混合改性碳纳米管和纳米钽与聚乙烯树脂后热压。材料是用于防护空间质子和电子辐射。在本发明适用于辐射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21276.3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有望用于空间辐射防护材料的聚乙烯,热稳定性差,且纯铝防护中子辐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材料由聚乙烯树脂、纳米钽、纳米氮化硼、偶联剂和无水乙醇制成;方法:一、称取;二、制备混合液;三、制得改性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四、制得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好,对中子的空间防护能力优异。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用于航天器辐射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55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9636.2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氮化硼-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的用于空间辐射防护材料的聚乙烯,其热稳定性差,及相同质量厚度下,纯铝过滤质子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乙醇和氮化硼加入容器内,再加入偶联剂,在恒温水中反应,得到改性氮化硼,最后将聚乙烯与改性氮化硼加入到高混机中,得到氮化硼-聚乙烯空间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种氮化硼-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为430~520℃,热稳定性能好,且滤质子的效率与纯铝相比提高了将近0.4~1倍,综合性能优异,在航天器辐射防护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62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021276.3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应用于航天器中的空间辐射防护材料对于中子辐照的防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材料由聚乙烯树脂、纳米钽、纳米氮化硼、偶联剂和无水乙醇制成;方法:一、称取;二、制备混合液;三、制得改性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四、制得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好,对中子的空间防护能力优异。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钽/纳米氮化硼-聚乙烯空间中子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用于航天器辐射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12872.7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39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IGBT可靠性的预测方法,涉及IGBT可靠性建模并通过建模获得可靠性预测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IGBT可靠性预测方法建模困难、特征提取限制,模型可解释性也较差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需预测可靠性的IGBT的预计工作时长输入至训练好的可靠性预测模型,得到IGBT的集电极‑发射极关断瞬时峰值电压预测值;步骤二、将集电极‑发射极关断瞬时峰值电压预测值与预设的可集电极‑发射极关断瞬时峰值电压阈值比较,在集电极‑发射极关断瞬时峰值电压预测值小于集电极‑发射极关断瞬时峰值电压阈值时,判断IGBT在预计工作时长后状态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346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36618.9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IPC: H01L29/739 , H01L21/331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取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的栅控纵向双极器件结构单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科学与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纵向双极晶体管无法定量分离氧化物俘获正电荷和界面态。本发明通过增加栅极单元,以便定量表征以及分离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栅极单元设置在发射区接触孔和基区接触孔之间的氧化物上方;栅极单元的外边缘距发射区接触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μm;栅极单元距基区发射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μm;并且栅极单元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整个基区面积的1/4。有益效果为准确定量表征辐射诱导氧化物和界面态缺陷的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