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1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630778.7
申请日:2021-12-28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简化对接锁紧释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装置包括安装在对接飞行器上的被动端和安装在主动飞行器上的主动端,主动端包括丝杆捕获机构、丝杆壳体、捕获到位触发机构、传动壳体、开关架、传动齿轮、解锁到位触发机构和锁紧到位触发机构,丝杆壳体、传动壳体、电机架与开关架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丝杆捕获机构置于丝杆壳体与传动壳体内部与传动齿轮固连,捕获到位触发机构依次穿过丝杆壳体与电机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锁紧到位触发机构与解锁到位触发机构分别通过螺栓与开关架固连。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简化对接锁紧释放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低、可多次重复使用、锁紧牢靠,可应用于多种对接分离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0778.7
申请日:2021-12-28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简化对接锁紧释放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装置包括安装在对接飞行器上的被动端和安装在主动飞行器上的主动端,主动端包括丝杆捕获机构、丝杆壳体、捕获到位触发机构、传动壳体、开关架、传动齿轮、解锁到位触发机构和锁紧到位触发机构,丝杆壳体、传动壳体、电机架与开关架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丝杆捕获机构置于丝杆壳体与传动壳体内部与传动齿轮固连,捕获到位触发机构依次穿过丝杆壳体与电机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锁紧到位触发机构与解锁到位触发机构分别通过螺栓与开关架固连。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简化对接锁紧释放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占用率低、可多次重复使用、锁紧牢靠,可应用于多种对接分离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56869.3
申请日:2024-12-29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空间模块化桁架在轨组装对接机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传统对接机构存在的体积庞大、质量较重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在轨服务领域对接机构轻量化和低冲击的任务需求,本发明包括多个桁架模块,每个桁架模块包括桁架本体、壳体、主动端结构和被动端结构,所述桁架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桁架壳体,所述主动端结构和被动端结构安装在桁架壳体上,每相邻两个桁架模块之间通过主动端结构和被动端结构实现对接。本发明可以提供桁架之间的可靠对接与刚性锁紧,保持桁架稳定,不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外部机械臂提供动力实现对接,节省了机构的重量和能耗,实现了轻量化与低功耗对接。本发明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6837.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1R13/627 , H01R13/62 , H01R13/629 , H01R13/03 , H01R13/10 , H01R1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轨组装的空间高压大功率模块化电气对接机构,包括:桁架模块、辅助机械对接机构、模块化电气弹性对接机构。其中,辅助机械对接机构包括接口主动端和接口被动端;模块化电气弹性对接机构包括刚性接口与弹性插口。辅助机械对接机构、模块化电气弹性对接机构在桁架模块上采用多点分布式布局模式,在此基础上,在桁架组装界面采取接口主‑被动端交替布局的形式。桁架模块的在轨组装由空间附着机器人作为外部单一动力源搬运对接。本发明可为大功率在轨组装航天器提供一种电气对接方式,结合空间机器人技术,实现空间大功率电气对接机构在组装、维修维护过程中的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0911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22952.8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2 , A61B2017/12004 , A61F13/00029 , A61F13/00038 , A61F1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板止血结构及注射式弹性板止血装置及方法,该结构由止血材料外敷膜和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组成。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由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组成。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呈层状分布,每层所述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由n片弹性板和支撑杆单元组成,弹性板内端固定在支撑杆单元上,止血材料外敷膜包裹在弹性板的外侧。使用前将弹性板止血结构储存在注射器中,使用时将止血结构注射到伤口中,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释放弹性势能,沿径向展开,驱动止血材料外敷膜使其贴合创面,从而实现快速止血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911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21214.1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2 , A61B2017/12004 , A61F13/00029 , A61F13/00038 , A61F1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拉索的弹性板止血结构及止血装置及方法,该结构由止血材料外敷膜和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组成。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由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和拉索组成。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呈层状分布,每层所述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基本单元由n片弹性板和支撑杆单元组成。弹性板内端固定在支撑杆单元上,止血材料外敷膜包裹在弹性板的外侧。使用前将弹性板止血结构储存在注射器中,使用时将止血结构注射到伤口中,松开拉索,自适应弹性板展开结构释放弹性势能,沿径向展开,驱动止血材料外敷膜使其贴合创面,从而实现快速止血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093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20396.0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A61B1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2 , A61B17/12109 , A61B17/12136 , A61B2017/12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止血结构、装置及方法,该结构由止血材料外敷膜和混合自适应结构组成。混合自适应结构由气囊、充气装置和自适应网状展开结构组成。气囊的上端与充气装置密闭连结,充气装置可以根据血压来控制气囊内的气体压强。自适应网状展开结构由网状结构单元和连接杆组成。网状结构单元由多边形单元和弹性铰组成。止血材料外敷膜粘贴固定在气囊的外侧。使用时将混合止血结构注射到伤口当中,打开充气装置对气囊充气使其膨胀从而驱动止血材料外敷膜和伤口创面相接触,网状结构单元释放弹性势能沿径向扩展为气囊提供支撑,当压力满足伤口按压止血条件后停止充气,从而实现止血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67112.6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弹性驱动元件收拢及展开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导向组件、固定端组件、移动端组件、测量组件和记录组件。导向组件为移动端组件提供导向作用。固定端组件固定在底板上,为弹性驱动元件的扭转提供被动力。移动端组件能够沿着导轨做直线运动,为弹性驱动元件的扭转提供主动力。测量组件包括扭矩传感器(11)和转角传感器(19),能够在弹性驱动元件展开过程中实时测量转矩和转角数据。记录组件由普通的数据记录仪构成,能够对扭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测得的转矩和转角数据做详细记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弹性驱动元件收拢及展开过程中转矩随转角的实时变化规律测量方法不简便,测量装置成本较高,测量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66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446304.6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面向采用充气辅助自回弹式支撑臂太阳帆的支撑包装结构,包括中心体(1)、充气式支撑臂(2)、支撑臂法兰(3)、导向杆(5)、支撑臂导向结构(6)、帆面(7)、帆面卷轴(8)、支撑结构(9)、帆面卷轴转动轴承(10)、连接机构(11)、外包装盒体侧板(12)、外包装盒体上板(13)、外包装盒体底板(14)、外包装上板解锁机构(15)、外包装侧板展开机构(16);本发明对于采用充气辅助自回弹式支撑臂太阳帆航天器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实现了采用充气辅助自回弹式的支撑臂和柔性帆面的同时收纳和支撑。其中的支撑包装结构确保了太阳帆航天器只需单一方向受力即可完成稳定有序的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7474.3
申请日:2024-12-09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增量PID与MPC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复合控制方法。在姿态调整的初期,增量PID控制器迅速对误差进行补偿,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而在姿态接近目标状态时,MPC控制器则接管系统,通过预测未来的姿态变化进行精确调节,确保系统平稳、精确地达到目标姿态。通过增量PID和MPC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和系统鲁棒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提升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姿态控制能力,在复杂多旋转关节结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未来的太阳能利用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