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415738.3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综合温度的供热负荷预报方法,本发明涉及供热负荷预报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预测方法产生的预测供热负荷过多的问题。本发明先将每个表面具有不同热特性的建筑物,简化为具有相同表面特性的当量建筑物。再将热源所供范围内的全部建筑物及管网,折算为综合当量建筑,得出该建筑的当量热特性系数。用综合温度代替干球温度及考虑室内得热的基础上进行供热负荷预报,综合考虑墙体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力、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长波辐射交换等因素以及室内得热对供热负荷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方法由于不考虑太阳辐射、室外风速对及室内得热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导致预报出的供热量偏高,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应用于供热负荷预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295051.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风电场一次调频模型辨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一次调频后的离散时间序列数据,包括:风电场的出力增量序列、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序列和频率变化率序列;将出力增量作为状态向量,频率偏差和频率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向量,构建风电场一次调频离散时间域的状态方程;建立状态向量与输入向量的非线性函数集合,通过拟合离散时间序列数据,将状态方程转化为函数集合内函数的线性组合,以得到所述风电场一次调频的模型辨识结果。本公开采用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稀疏辨识技术对风电场站的一次调频过程进行模型辨识,辨识结果兼顾简洁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295051.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风电场一次调频模型辨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一次调频后的离散时间序列数据,包括:风电场的出力增量序列、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序列和频率变化率序列;将出力增量作为状态向量,频率偏差和频率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向量,构建风电场一次调频离散时间域的状态方程;建立状态向量与输入向量的非线性函数集合,通过拟合离散时间序列数据,将状态方程转化为函数集合内函数的线性组合,以得到所述风电场一次调频的模型辨识结果。本公开采用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稀疏辨识技术对风电场站的一次调频过程进行模型辨识,辨识结果兼顾简洁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53234.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电热负荷消纳新能源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强化学习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区别于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无需新能源波动性的日前调度精确预测数据,而是根据历史数据在实时市场下做出最优决策,调整当前电热负荷功率以获得长期运行收益的最大化;无需对电热转换设备进行精细建模,在实时市场中仅根据当前的电价和负荷水平给出目前状态的最优制热策略,能够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并实现市场各主体收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06464.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计算方法。本公开通过考虑电力系统的事故备用,负荷备用,和可再生能源波动备用三方面的备用需求,计算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备用容量。本公开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进行概率建模,保证了备用容量计算的精确性。本公开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计算方法,通过混合高斯分布精确刻画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出力特性,以该分布为基础,本方法准确计算了可再生能源波动带来的备用需求,进而计算电力系统的总备用容量。本公开方法可应用于包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计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51637.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当前电‑热负荷参与市场交易时价格机制不明确,交易安全难以保证,交易节点难以达成互信,网络约束难以校核等问题。依托公有链使交易节点进行端对端自主匹配交易,然后通过联盟链对网络安全约束进行校核,实现交易方案的调整,使电‑热市场交易达到经济性和安全性上的平衡。最后通过设计智能合约,完成交易信息的上链和交易费用的结算,促进电‑热用户对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30272.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考虑时滞影响的电力市场动态系统模型分析方法,本发明在建立市场的需求模型中参考之前价格,当之前价格较高时,会减少需求。在建立市场的供给模型中加入市场供给会随着现时价格的增加提高供给,并且价格增加的趋势越高,越会提高供给,最后根据供需平衡得到电力市场动态系统模型。进一步地,本发明将时滞系统稳定性的理论应用于电力市场动态交易稳定性的研究中,通过比较方程中的系数大小关系实现了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35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1058759.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基准工况实验,并获取基准工况实验的第一测试结果;根据第一测试结果确定天气参数变化与测试热力站的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的第一关系信息;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运行工况实验,并获取运行工况实验的第二测试结果;根据第二测试结果确定测试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变化与测试热力站的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的第二关系信息;根据第一关系信息和第二关系信息确定天气参数变化以及测试供热机组供的供热量变化对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影响的第三关系信息,由此,能够准确获得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35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58759.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5 , F24D19/1009 , G01M99/002 , G01M9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基准工况实验,并获取基准工况实验的第一测试结果;根据第一测试结果确定天气参数变化与测试热力站的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的第一关系信息;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运行工况实验,并获取运行工况实验的第二测试结果;根据第二测试结果确定测试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变化与测试热力站的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的第二关系信息;根据第一关系信息和第二关系信息确定天气参数变化以及测试供热机组供的供热量变化对回水温度以及测试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影响的第三关系信息,由此,能够准确获得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78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132820.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等可调容量比例的风电场调频控制策略,基于风电机组减载备用控制,在单机调频控制策略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风电场站等可调容量比例的模式调频控制策略;当系统频率变化超过调频控制死区时,风电场调频控制系统,根据频率并网点频率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风电场站功率调整量,并按照有功功率分配方式,给予风电场中,每台机组不同的功率增发指令,以支撑电网频率恢复,有效地减少了风电场减载预留功率参与系统调频时,因机组调频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所带来的弃风、弃电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