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5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774377.6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4W24/02 , H04W64/00 , H04W72/0453 , H04W72/044 , H04W4/024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既保证了通信用户的吞吐量,又满足了导航用户的定位精度的面向ICAN的多卫星并行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一个基于ZC‑NOMA波形的并行多卫星接入CMSA架构,多个卫星同时向覆盖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导航和通信服务;在接收端,通过并行卫星接入下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CMSSP算法,在最大允许传输功率内最大化通信用户的总吞吐量,同时满足导航用户的定位精度要求和通信用户的速率需求;其中,所述并行卫星接入下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CMSSP算法包括子载波分配方法和功率分配方法,对于功率分配,采用两凹函数之差近似法将非凸问题转化为可解的凸问题,对于子载波分配,引入了双阶段自适应匹配子载波分配DAMSA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70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821890.8
申请日:2020-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4B7/185 , H04L45/30 , H04L47/2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动态卫星网络中的时隙分配与路由规划复杂度的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卫星网络时隙分配与路由规划方法,针对一个动态卫星网络,包含多个轨道,整个卫星网络由N个卫星组成,对于给定的一个周期[0,T*],首先将整个周期划分为多个时隙T={t|t=0,1,2,...,T},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为2△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时间演化图的方法,将卫星网络的动态性变化刻画在一张静态图上,着重考虑了卫星网络的资源限制条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加权匹配的建链方法,降低求解算法的复杂度,同时提出了不同优先级任务的路由规划,从仿真结果来看具有显著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19700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1890.8
申请日:2020-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4B7/185 , H04L12/725 , H04L12/8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动态卫星网络中的时隙分配与路由规划复杂度的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卫星网络时隙分配与路由规划方法,针对一个动态卫星网络,包含多个轨道,整个卫星网络由N个卫星组成,对于给定的一个周期[0,T*],首先将整个周期划分为多个时隙T={t|t=0,1,2,...,T},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为2△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时间演化图的方法,将卫星网络的动态性变化刻画在一张静态图上,着重考虑了卫星网络的资源限制条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加权匹配的建链方法,降低求解算法的复杂度,同时提出了不同优先级任务的路由规划,从仿真结果来看具有显著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6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695091.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传感器网络中继资源分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中继辅助的水下传感器网络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中继辅助的水下传感网络由汇聚节点(SN)和水下传感器节点(USN)组成,其中,USN随机地部署在海里以感知必要的信息,而SN通常部署在海面上,用来收集所有水下传感节点感知的信息,为了避免干扰,采用时分多址的方式将整个收集周期均匀地划分为多个时隙,在每个时隙中,USN可以利用声信号向SN发送相应的信息,如果采用直接传输,远离SN的用户节点会比靠近SN的用户节点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节点能量不平衡和网络寿命降低,进一步考虑通过放大和转发协议的中继传输模式,用户网络不仅可以传输自己的信息,还可以充当中继来帮助其他用户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3326.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网络容量的无线组播卫星网络拓扑构建及遗传算法流量分配方法,本发明通过编码过程,可以压缩卫星上的多个数据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和存储资源的使用,此外,还引入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拓扑构造和流量分配方法,以提高网络编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拓扑结构上加入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7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9126.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能耗的卫星网络通信的星间链路与功率分配方法,考虑的是由M颗通用卫星、一个地面站和边缘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其中地面站可以直接连接到云服务中心,因此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一开始,源卫星生成具有特定延迟要求的计算任务,然而,由于源卫星缺乏计算能力,因此不得不通过中继的方式将任务转移到边缘卫星或者地面站进行处理,对于源卫星到地面站的路径,由于传输路径长,通常存在大量的通信开销和存储开销,虽然从源卫星到边缘卫星的路径较短,但由于计算能力有限,开销通常包括通信开销、存储开销和计算开销,因此,高效的星间链路设计是保证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以较低开销到达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18509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8624.8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通信网络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优化网络资源,提高海洋监测网络通信性能,进而保证海洋监测的可持续性的卫星辅助的海洋监测网络中的声电协同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长期的海洋监测项目分为多轮数据采集,每轮数据采集都要使所有USNs和SNs的最小剩余能量最大化,首先,针对给定的第l轮数据收集建立了相应的优化问题,然后,将得到的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分别求解,数据收集过程继续,直到至少有一个传感节点用光它的能量,该方法通过水声通信从USNs采集数据,SNs通过射频通信转发给GBS,在考虑网络可持续性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水声资源和射频资源实现网络寿命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699126.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能耗的卫星网络通信的星间链路与功率分配方法,考虑的是由M颗通用卫星、一个地面站和边缘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其中地面站可以直接连接到云服务中心,因此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一开始,源卫星生成具有特定延迟要求的计算任务,然而,由于源卫星缺乏计算能力,因此不得不通过中继的方式将任务转移到边缘卫星或者地面站进行处理,对于源卫星到地面站的路径,由于传输路径长,通常存在大量的通信开销和存储开销,虽然从源卫星到边缘卫星的路径较短,但由于计算能力有限,开销通常包括通信开销、存储开销和计算开销,因此,高效的星间链路设计是保证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以较低开销到达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6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5091.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传感器网络中继资源分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中继辅助的水下传感器网络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中继辅助的水下传感网络由汇聚节点(SN)和水下传感器节点(USN)组成,其中,USN随机地部署在海里以感知必要的信息,而SN通常部署在海面上,用来收集所有水下传感节点感知的信息,为了避免干扰,采用时分多址的方式将整个收集周期均匀地划分为多个时隙,在每个时隙中,USN可以利用声信号向SN发送相应的信息,如果采用直接传输,远离SN的用户节点会比靠近SN的用户节点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节点能量不平衡和网络寿命降低,进一步考虑通过放大和转发协议的中继传输模式,用户网络不仅可以传输自己的信息,还可以充当中继来帮助其他用户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9728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852721.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L45/02 , H04L45/12 , H04L45/125 , H04L45/036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轨卫星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DQN的低轨卫星网络负载均衡智能路由算法,采用时间切片的方法,对每个时隙静态拓扑中的节点连接关系、负载情况进行学习,对目标卫星间距离、节点拥塞度和链路可用带宽等多目标进行联合优化,对每个节点给出优化的下一跳选择策略,对于不同时隙更新链路连接性矩阵,继续训练以更新网络参数,本发明在时延、网络吞吐量上都具有更好的表现,降低了网络中各卫星节点的复用,缓解了网络中负载不均的问题,提升了网络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