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75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78448.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A01K6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以小球藻或斜生栅藻作为饵料,投加氨基酸,随后调节pH为8~9,投加大型溞成体,保持环境温度为25~30℃,光照为1500‑3000 Lux,光暗比6 L:18 D;其中,所述氨基酸为L‑脯氨酸、D‑谷氨酸、L‑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大型溞对微藻的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微藻收获效率;同时,还提高大型溞本身的营养价值,从而激发大型溞作为高价值饲料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754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8448.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A01K6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型溞摄食效率的驯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以小球藻或斜生栅藻作为饵料,投加氨基酸,随后调节pH为8~9,投加大型溞成体,保持环境温度为25~30℃,光照为1500‑3000 Lux,光暗比6 L:18 D;其中,所述氨基酸为L‑脯氨酸、D‑谷氨酸、L‑半胱氨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提高大型溞对微藻的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微藻收获效率;同时,还提高大型溞本身的营养价值,从而激发大型溞作为高价值饲料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666008.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原位富集和减量的方法,具体为利用内外回流富集浮泥培养植物和蚯蚓原位污泥减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污泥富集,该方法将A2O和AO工艺中内外回流管设置于水面上方,通过不断冲击水面实现污泥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表层的原位富集;植物和蚯蚓的培养,在富集污泥上种植植物,并形成丰富的根系,为蚯蚓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缺氧池表层的污泥则为蚯蚓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并实现污泥减量的效果。蚯蚓食用污泥后产生的蚯蚓粪为易于细菌和真菌分解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落入缺氧池的蚯蚓粪能够起到了碳源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污水处理的脱氮效果。该方法省工、节能、安全可靠、生态环保、无二次污染问题,易于维护,对污水处理构筑物改动较小,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66008.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原位富集和减量的方法,具体为利用内外回流富集浮泥培养植物和蚯蚓原位污泥减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污泥富集,该方法将A2O和AO工艺中内外回流管设置于水面上方,通过不断冲击水面实现污泥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表层的原位富集;植物和蚯蚓的培养,在富集污泥上种植植物,并形成丰富的根系,为蚯蚓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缺氧池表层的污泥则为蚯蚓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并实现污泥减量的效果。蚯蚓食用污泥后产生的蚯蚓粪为易于细菌和真菌分解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落入缺氧池的蚯蚓粪能够起到了碳源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污水处理的脱氮效果。该方法省工、节能、安全可靠、生态环保、无二次污染问题,易于维护,对污水处理构筑物改动较小,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20485484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1631771.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生态污水污泥处理系统,其包括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池、好氧池的水面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悬挂式填料,所述缺氧池、好氧池的水面上方的悬挂式填料中种植植物,所述缺氧池、好氧池水面上方的悬挂式填料和植物根系中养殖蚯蚓,所述好氧池、缺氧池的水中有特种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与好氧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好氧池下部的内回流出水口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通,形成内回流;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通,形成外回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延长了食物链,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更好,污泥处理成本更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