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0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32889.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A01K67/033 , A23K10/14 , A23K10/37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渣在黄粉虫饲喂中的应用,涉及处理固废技术领域,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中药渣的含水率调节至40~70%;S2,向调节后的所述中药渣添加酶进行处理;S3,将处理后的所述中药渣投加至黄粉虫饲料中,以进行黄粉虫的饲喂。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有效地将废弃物中药渣作用于黄粉虫这种无脊椎动物,并转化为具有高价值的昆虫蛋白,以避免了产量大的中药渣、乱堆乱放导致污染环境的问题,这对中药渣的资源化处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34319.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8 , A23K20/20 , A23K10/26 , A23K20/174 , A23K10/37 , A23K10/20 , A23K10/33 , A23K10/1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粉虫的饲料及其饲喂方法,涉及黄粉虫饲料技术领域,所述饲料包括:10‑15份水生植物、70‑80份酒糟、0.05‑0.01份铁元素、虾壳粉1‑2份、营养液10‑15份、维生素1‑2份、农产品加工废弃物3‑5份;所述营养液包括质量比为8~18:1:1的酿酒废水、蜂蜜和牛奶。本发明通过将多种一定配比的废弃物混合后,并通过利用废弃物之间的作用,使得该混合后作为黄粉虫饲料,可有效地将废弃物转化为具有高价值的昆虫蛋白,大大增加了黄粉虫的虫重,且该饲料对黄粉虫并无致死副作用,与此同时该黄粉虫饲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黄粉虫饲喂的养殖成本,实现了资源化处理,其工艺组合简单,便于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063084.6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絮凝微藻收获城市污水培养系统中产油微藻的方法,包括步骤A:投加步骤,将一定浓度的自絮凝藻液投入产油微藻藻液中;步骤B:絮凝步骤,对步骤A获得的混合藻液进行絮凝处理;步骤C:分离步骤,进行藻水分离处理。利用自絮凝微藻的自絮凝特性收获产油微藻,避免了物理或化学絮凝剂的高能耗及对终产物的污染问题,显著降低了收获过程中的生产和运行成本,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微藻收获方法。微藻利用城市污水中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生长代谢和油脂积累,促进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了污水由污染物向微藻生长原料的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31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062791.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性粒子规模化收获城市污水培养体系中产油微藻的方法。微藻收获是微藻产油中重要的一步,所以改良微藻收获方法降低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微藻培养;B:磁种添加与混合;C:固液分离;D:磁种回收。一定浓度的藻液在上述步骤之后其中的藻体被完全转化为高浓度的藻液或固体藻泥;分离效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采用所述磁絮凝法收获微藻具有收获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分离时间短的优势,将磁法应用到规模化微藻收获领域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微藻的分离效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絮凝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化学絮凝等方法造成的二次污染,为实现微藻生物柴油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40860.5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浮游动物摄食收获产油微藻及提取油脂的方法,主要包括:(1)微藻收获,向自动连续化多级微藻收获装置的每一级收获器中都投加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将适量浓度的藻液通入到该收获装置中,利用浮游动物对微藻的摄食作用对微藻进行收获;(2)油脂提取,对于每一级收获器中的浮游动物,经过一定的摄食时间后,将成熟的个体大的浮游动物分离出来置于反应釜中直接用于油脂提取,将传统的微藻提油转变为浮游动物油脂的提取,间接实现了微藻油脂的提取。利用浮游动物摄食收获产油微藻及提取油脂的方法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具有工业化前景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40886.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10L1/02 , C02F3/32 , C11B1/04 , C11B1/10 , C11C1/08 , C11C1/10 , C11C3/04 , C12N1/02 ,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混合培养小球藻与栅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及系统,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由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的转化。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元素,但是高浓度的N、P会对微藻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将污泥浓缩池上清液与城市生活污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用来培养微藻。采用此混合污水培养混合藻,微藻生物产量达到3.5g/L,培养结束后混合污水中的总氮去除率为99%,总磷去除率为99%,COD去除率为89.9%。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62791.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性粒子规模化收获城市污水培养体系中产油微藻的方法。微藻收获是微藻产油中重要的一步,所以改良微藻收获方法降低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微藻培养;B:磁种添加与混合;C:固液分离;D:磁种回收。一定浓度的藻液在上述步骤之后其中的藻体被完全转化为高浓度的藻液或固体藻泥;分离效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采用所述磁絮凝法收获微藻具有收获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分离时间短的优势,将磁法应用到规模化微藻收获领域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微藻的分离效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絮凝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化学絮凝等方法造成的二次污染,为实现微藻生物柴油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38931.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释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缓释型微生物菌剂包括:微生物菌剂载体以及包埋在所述微生物菌剂载体中的复合菌液;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载体包括由硅藻土、膨润土、水泥、硅藻酸钠、聚乙烯醇构成的混合物,本发明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通过固定化载体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实现了缓释时间长,机械强度高的缓释型微生物菌剂,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提供的缓释型微生物菌剂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24332.9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85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D降解菌及其应用,所述菌株CW2包括革兰氏染色阳性的蜡状芽孢杆菌,本发明提供的蜡样芽孢杆菌CW2具有较高的COD降解效能,扩大培养后,可用于生物法去除污水中COD工艺,能够改善有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效率高,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240886.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10L1/02 , C02F3/32 , C11B1/04 , C11B1/10 , C11C1/08 , C11C1/10 , C11C3/04 , C12N1/02 ,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混合培养小球藻与栅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及系统,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由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的转化。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元素,但是高浓度的N、P会对微藻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将污泥浓缩池上清液与城市生活污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后用来培养微藻。采用此混合污水培养混合藻,微藻生物产量达到3.5g/L,培养结束后混合污水中的总氮去除率为99%,总磷去除率为99%,COD去除率为89.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