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09236.2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上端安装有可控舱口盖,发射筒底部安装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与高压气体管连接,高压气体管与气源连接,发射筒发射筒内设置有逃生舱,逃生舱是球柱结合式的耐压壳结构,逃生舱的主体为圆柱型壳体、上下两端采用半球型结构封头,设置在逃生舱内的横舱壁将逃生舱分为外控制舱与内艇员座舱两个舱室,且外控制舱位于内艇员座舱上方,横舱壁上还设置有一道内舱门。本发明型式新颖、后续拓展性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核潜艇事故救援方式,并具有救援人数大、离艇方式简单及操作维修方便的优势。

    T型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联合发电装置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0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43270.8

    申请日:2014-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T型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联合发电装置平台,包括“T”形的框架、下浮体,框架的第一横边位于下浮体上方,第一横边与下浮体之间安装第一-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一-第二水轮机,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三-第四水轮机,框架的第一横边和第三横边的端点下方均设置变截面浮筒,框架的第一横边和第三横边端点的上方均安装锚泊装置,第一横边的端点上方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风机,框架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电能转换装置。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且容易建造,融合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三大可再生能源于一体,适合于在近海海域进行发电。

    T型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联合发电装置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3270.8

    申请日:2014-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T型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联合发电装置平台,包括“T”形的框架、下浮体,框架的第一横边位于下浮体上方,第一横边与下浮体之间安装第一-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一-第二水轮机,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三-第四水轮机,框架的第一横边和第三横边的端点下方均设置变截面浮筒,框架的第一横边和第三横边端点的上方均安装锚泊装置,第一横边的端点上方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风机,框架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电能转换装置。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且容易建造,融合潮流能、风能及太阳能三大可再生能源于一体,适合于在近海海域进行发电。

    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

    公开(公告)号:CN206187312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0423586.7

    申请日:2016-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上端安装有可控舱口盖,发射筒底部安装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与高压气体管连接,高压气体管与气源连接,发射筒发射筒内设置有逃生舱,逃生舱是球柱结合式的耐压壳结构,逃生舱的主体为圆柱型壳体、上下两端采用半球型结构封头,设置在逃生舱内的横舱壁将逃生舱分为外控制舱与内艇员座舱两个舱室,且外控制舱位于内艇员座舱上方,横舱壁上还设置有一道内舱门。本实用新型型式新颖、后续拓展性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核潜艇事故救援方式,并具有救援人数大、离艇方式简单及操作维修方便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