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3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1425.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烟气发生室的熔盐燃煤锅炉,属于锅炉领域。解决传统锅炉的燃煤燃烧后温度过高且直接与熔盐接触导致局部超温管子泄露的问题。它包括二回程烟道,内壁上设置熔盐输送管路、下部一侧与预燃室出口端连通、上部内设置三级熔盐换热器、远离预燃室一侧与三回程烟道进口端连通;燃烧器,设置在预燃室顶部;二级熔盐换热器,设置在三回程烟道内,熔盐输送管路出口端与二级熔盐换热器进口端连通;烟气再循环管道,一端与三回程烟道连通、一端与预燃室连通,烟气再循环管道上设置有烟气循环风机,烟气循环风机用于将三回程烟道内、与二级熔盐换热器换热后的气体引入预燃室中。它主要用于燃煤。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38523.5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哈锅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国能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苗闪闪 , 王九崇 , 殷亚宁 , 魏国华 , 王永杰 , 王德华 , 李冲 , 王婷 , 王伟来 , 郑麒麟 , 王禹朋 , 安志勇 , 郭海峰 , 曹紫剑 , 吴海波 , 郭馨
Abstract: 一种300MW等级高温亚临界锅炉受热面的改造方法,它涉及一种受热面改造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亚临界锅炉改造时炉膛与受热面匹配难度大、汽温调节难度高,且不满足深度调峰的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在炉膛的墙壁上增加第一过热器,且第一过热器安装在燃尽风风箱上方,增加过热段吸热,减少炉膛吸热,对过热器达汽温能力有利,同时充分利用炉膛内的空间,避免炉膛与受热面匹配难度大的现象;本发明在省煤器和炉膛之间增设烟气再循环单元,使烟气在炉膛区域至受热面区域循环流动,增强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能力,有利于主、再汽温度的调节。使锅炉的低负荷达汽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满足深度调峰的要求,提高锅炉效率。本发明属于锅炉改造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15264.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2B35/18 , F23M5/00 , F22B37/3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电站锅炉全屏各管不同管段最高壁温的计算方法,它涉及锅炉预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壁温测量计算手段均采用大数据模拟,未结合不同锅炉受热面的特性,流量特性/烟温特性等,计算出来的壁温并不准确,不能精准对壁温进行预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计算出每根管的单管流量分布,并修正全屏管的流量;通过全屏管的流量分配和现场运行性能参数,计算初始热负荷,并修正全屏管的热负荷,计算全屏管的出口汽温;通过热负荷及现场运行数据,推算受热面的传热模型,实现准确显示全屏各管不同材质不同管段的最高壁温。本发明用于锅炉全屏壁温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304066.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F22B37/10 , F23M5/00 , G06F119/08
Abstract: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它属于锅炉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对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准确预测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并针对两台1000MW机组实际运行存在的分隔屏超温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优化方案。并根据已投运机组大量的现场数据和试验工况结果对模型和程序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计算能力。CFD计算与屏式受热面的水动力计算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分隔屏处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对后续新建机组及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81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6639.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炉膛向火侧壁温在线监测方法,属于锅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1,对膜式壁结构进行二维稳态导热计算,求解管壁与管内流体温差关系;步骤2,通过管路流量分配计算求解管内换热系数α;步骤3,利用热平衡求解管内二氧化碳温度及管外热负荷。本发明研发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炉膛膜式壁在线监测方法,保证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安全运行,本发明通过对背火侧壁温及炉膛膜式壁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测量间接实现向火面壁温实时监测;为背火侧测点提供有效方法,能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35261.3
申请日:2021-09-05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1D11/04
Abstract: 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设备轴端的干气密封装置。现有的干气密封均是靠弹力与动、静环间介质薄膜压力的平衡来保持密封状态,但当弹簧失效时,平衡状态会被打破,从而失去密封作用。本发明组成包括:轴(1)、轴壳(2)、封头(3)、静环(6)、动环(10)、弹性装置(11)和固定座(12);所述的轴壳与所述的封头固定,所述的轴壳的圆周面上插有多个静环控制杆,多个所述的静环控制杆固定在所述的静环上;所述的动环套在所述的轴上并与所述的轴通过弹性密封圈密封,所述的动环与所述的静环之间形成动静环间主密封面;所述的动环与所述的轴上的固定座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本发明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设备轴端的干气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0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62544.4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超临界锅炉多种比例褐煤掺烧的受热面系统,属于锅炉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锅炉的燃料灵活性差的问题。包括水平低温再热器、嵌入式省煤器、立式低温再热器、低再出口集箱、末再入口汇集集箱、末级再热器、末再出口汇集集箱、低再入口集箱和省煤器入口集箱,省煤器入口集箱通过省煤器管道与嵌入式省煤器连接,嵌入式省煤器与水冷壁分配集箱连接;低再入口集箱与水平低温再热器连接,水平低温再热器与立式低温再热器入口连接,立式低温再热器出口与低再出口集箱入口连接,低再出口集箱通过再热器连接管与末再入口汇集集箱连接,末再入口汇集集箱与末级再热器入口连接,末级再热器与末再出口汇集集箱连接。提高锅炉适应变煤种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953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7533.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氮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深度调峰的中心富集燃料强化着火直流低氮燃烧器,为了解决现有燃烧器不能够满足低负荷深度调峰的运行要求的问题,通过其燃烧器喷嘴体内设置的文丘里浓缩器,对进入燃烧器的煤粉气流进行浓缩,并形成中心浓、外围淡的浓淡煤粉气流;采取文丘里浓缩器,使得出口处的气流速度较为均匀。在文丘里浓缩器的出口中心处,设置了浓煤粉气流收集腔,使得浓煤粉气流进入浓煤粉气流收集腔。浓煤粉气流在浓煤粉气流收集腔内的煤粉气流整流板的作用下,较为均匀的在腔体内流动;淡煤粉气流则直接流入到淡煤粉喷口处。降低了局部浓煤粉气流的温度峰值,较常规低氮燃烧器相同截面处的燃烧温度提升100℃。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04066.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F22B37/10 , F23M5/00 , G06F119/08
Abstract: 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方法,它属于锅炉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对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的预测的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可准确预测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并针对两台1000MW机组实际运行存在的分隔屏超温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优化方案。并根据已投运机组大量的现场数据和试验工况结果对模型和程序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计算能力。CFD计算与屏式受热面的水动力计算相结合能够准确预测分隔屏处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对后续新建机组及改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炉内屏式受热面的能流偏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836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76897.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适用于生物质耦合燃煤锅炉的宽负荷生物质旋流燃烧器,本发明涉及宽负荷生物质旋流燃烧器,本发明为解决生物质与燃煤锅炉直接混燃发电系统中煤粉旋流燃烧器对生物质燃料种类适应性差,以及不能适应宽负荷调节生物质掺混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宽负荷生物质旋流燃烧器主体、旋向浓缩器、旋流器、中心风筒、一次风筒、二次风筒和中心风引入管,中心风筒水平安装在燃烧器主体内,一次风筒套装在中心风筒上,二次风筒套装在一次风筒上,旋向浓缩器安装在中心风筒一端的外壁上,中心风筒的另一端与中心风引入管连接,旋流器安装在一次风筒的外壁和二次风筒的内壁之间。本发明应用于锅炉燃烧装置及其燃烧系统布置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