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系统及蒸发器外部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86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09131.8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一种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系统及蒸发器外部预热方法,属于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不能直接通入热源,热冲击过大、存在热源通入风险的问题。给水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水源相连通,另一端与汽包的入口相连通,汽包上安装有第一循环管路,蒸发器安装在第一循环管路上,且蒸发器通过第二循环管与给水管路相连通,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和外部加热器。本发明的一种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系统及蒸发器外部预热方法能够对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实现热源的安全引入,进而完成蒸汽发生器的启动。

    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453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1424188.2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现有设备如果排汽量较小时一般采用孔板形式,有些设备排汽量很大,管道规格大的设备,饱和蒸汽排出时瞬间产生闪蒸蒸汽量大,湿度高,并且还不能安装阻力过大的汽水分离装置,容易造成气阻使设备超压。本发明组成包括:分离外筒(1),分离外筒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分离内筒(4),分离外筒与所述的分离内筒之间分别焊接有上环板(3)、下环板(2),分离内筒上方焊接有上封盖(5),分离内筒下方焊接有锥形引流装置(6),下环板焊接在所述的分离外筒的底部,锥形引流装置由锥壳和接管焊接制成,排汽分离装置与设备内部或者外部排汽接管采用焊接或者法兰连接。本发明用于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

    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4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24188.2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5/06 B01D45/08

    Abstract: 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现有设备如果排汽量较小时一般采用孔板形式,有些设备排汽量很大,管道规格大的设备,饱和蒸汽排出时瞬间产生闪蒸蒸汽量大,湿度高,并且还不能安装阻力过大的汽水分离装置,容易造成气阻使设备超压。本发明组成包括:分离外筒(1),分离外筒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分离内筒(4),分离外筒与所述的分离内筒之间分别焊接有上环板(3)、下环板(2),分离内筒上方焊接有上封盖(5),分离内筒下方焊接有锥形引流装置(6),下环板焊接在所述的分离外筒的底部,锥形引流装置由锥壳和接管焊接制成,排汽分离装置与设备内部或者外部排汽接管采用焊接或者法兰连接。本发明用于高效的排汽分离装置。

    迷宫式布水的大直径储水罐及维持斜温层稳定的布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4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33103.5

    申请日:2018-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D3/00

    Abstract: 迷宫式布水的大直径储水罐及维持斜温层稳定的布水方法。大直径储水罐在水罐进出水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罐内水温不均匀的现象,因进出水的扰动,冷热水交界的斜温层极易被破坏,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本发明组成包括储水罐,储水罐内设置有两套迷宫式布水装置,并分别设置在储水罐的上部和下部;迷宫式布水装置包括一组支管(1)、一组环管(2)和集箱(3),相邻环管之间通过支管连接,最内层的环管与集箱通过支管连接,在环管上均匀开设一组直径相同的小孔,小孔背向储水罐斜温层方向,小孔在管周向开孔范围限制在90°至120°之间,并且各圈环管的小孔方向一致。本发明应用于介质存在温度梯度的大型储存容器。

    蒸汽冷却器用新型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导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635322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833746.6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一种蒸汽冷却器用新型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导出结构。在传统的蒸汽冷却器性能计算过程中,计算换热面积时,通常都会减去换热管尾部U型管处的换热管面积,因为在传统的蒸冷结构布置对蒸汽的流向进行折流后,会存在换热死区,即该部分的换热管不与蒸汽进行换热,造成结构设计浪费。一种蒸汽冷却器用新型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导出结构。一种蒸汽冷却器用新型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导出结构,其组成包括:弯板(1)、右下包壳(3)、隔板(2)和尾部包壳(4),弯板呈坡形式焊于右下包壳上,斜坡迎着蒸汽流入右下包壳的方向,布置介于隔板与尾部包壳之间。本实用新型用于蒸汽冷却器的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导出部分的结构设计。

    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05919714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05535.8

    申请日:2016-08-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由于太阳光照的不确定性,热交换器承受了较大的疲劳应力。在此种工况下,采用一块管板厚度较大且受力状况极差。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一组水室、管系、壳体(16)、支撑装置(8),所述的水室通过所述的管系与所述的壳体和所述的支撑装置连接,所述的水室包括水室封头(1)、筒体端部2)、水室筒身(3)、管侧出口管(4)、管侧入口管15),所述的水室封头设置在所述的筒体端部的一侧,所述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

    生物质与电站锅炉烟气多维综合利用的直接耦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186298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53409.X

    申请日:2018-04-18

    Abstract: 生物质与电站锅炉烟气多维综合利用的直接耦合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该发电系统中的生物质燃料干燥设备、破碎装置和料仓通过输送管路依次连接,烟气旁路的一端与锅炉的进料口相连,烟气旁路的另一端与锅炉排烟抽取管道相连通,料仓的出料口通过排料管路与烟气旁路相连通,锅炉的出烟口与除尘器相连,除尘器与烟囱相连,锅炉排烟抽取管道的一端与烟囱进烟管路相连通,锅炉排烟抽取管道的另一端与生物质燃料干燥设备相连通,燃料气力输送管道的一端与锅炉相连,燃料气力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锅炉排烟抽取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烟气余热,为生物质燃料提供干燥热源,有效降低干燥设备的运行成本。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05919715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88709.1

    申请日:2016-08-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属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换热器承受交变载荷及温差应力的能力,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水室筒身与筒体端部连接,水室封头安装在筒体端部上,管侧出口管安装在上部水室的水室筒身上,管侧入口管安装在下部水室的水室筒身上,水室内部均无分层隔板,两个管板分别与两个水室筒身连接,U形换热管与两个管板连接,直筒体一和直筒体二的左端与两个管板连接,右端与U型筒体两端连接,壳侧入口管安装在直筒体一上,壳侧出口管安装在直筒体二上,直筒体一和直筒体二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新型热交换器能够在大温差换热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