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2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294089.3

    申请日:2021-11-03

    Inventor: 张汉 于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方法,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包括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端和智能设备;管廊环境数据用于建立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以对所述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数据与环境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根据所述数据进行环境趋势预测。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管廊环境数据建立IoT数据模型,与BIM模型及GIS图层建立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对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数据与环境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根据数据进行环境趋势预测,实现对城市地下管廊的有效管理。

    一种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73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64986.8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于明 张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属于三维模型展示技术领域,所述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包括:根据三维模型建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的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储存有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生成第一列表文件;根据所述第一列表文件生成相应的第二识别码;展示端获取所述第二识别码并判断第一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储存有所述第二识别码:是,从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调用所述第二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识别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否,获取所述第一列表文件,根据所述第一列表文件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实现所述展示三维模型的展示。

    一种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94089.3

    申请日:2021-11-03

    Inventor: 张汉 于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方法,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地下管廊系统,包括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端和智能设备;管廊环境数据用于建立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以对所述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数据与环境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根据所述数据进行环境趋势预测。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管廊环境数据建立IoT数据模型,与BIM模型及GIS图层建立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对城市地下管廊系统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数据与环境趋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根据数据进行环境趋势预测,实现对城市地下管廊的有效管理。

    一种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735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564986.8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于明 张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属于三维模型展示技术领域,所述三维模型轻量化展示优化方法包括:根据三维模型建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的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储存有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生成第一列表文件;根据所述第一列表文件生成相应的第二识别码;展示端获取所述第二识别码并判断第一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储存有所述第二识别码:是,从所述第一本地数据库中调用所述第二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识别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否,获取所述第一列表文件,根据所述第一列表文件获取所述第一文件;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处理,获取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的信息实现所述展示三维模型的展示。

    一种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4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93845.2

    申请日:2020-03-19

    Inventor: 于明 张汉 李浩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利用鱼眼镜头具有较广视角的特性,再配合选转机构带动鱼眼镜头,以及相间隔设置的摄像头组,使得本发明拍摄死角少,可清楚拍摄到地下管廊内各个角落,进而提升整体定位准确度。且,本发明除了用人脸辨识来替每个人员做定位外,更利用身体轮廓来进行人员辨识,以提升整体辨识准确度。此外,为避免处理器辨识错误造成违规报警器不断作动而干扰现场人员,人员也可以透过身分验证单元进行验证,当通过身分验证后,所述违规报警器便停止作动。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管廊信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82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8708.5

    申请日:2018-05-07

    Inventor: 于明 李浩然 张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1/00 G08C17/02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管廊信息系统,包括巡检系统、监测系统及主控终端,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巡检系统分别与所述主控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对管廊内部进行定点监控,所述巡检系统通过巡检机器人对管廊内部进行巡检,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采集装置、追踪装置、调整装置及控制器,所述调整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所述追踪装置及所述调整装置通信连接。本发明在管廊内部同时设置监测系统和巡检系统,避免了仅采用定点监测时存在监控盲区和死角或造价较高的缺陷,且系统部署简单、维护成本低。

    一种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46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193845.2

    申请日:2020-03-19

    Inventor: 于明 张汉 李浩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法,利用鱼眼镜头具有较广视角的特性,再配合选转机构带动鱼眼镜头,以及相间隔设置的摄像头组,使得本发明拍摄死角少,可清楚拍摄到地下管廊内各个角落,进而提升整体定位准确度。且,本发明除了用人脸辨识来替每个人员做定位外,更利用身体轮廓来进行人员辨识,以提升整体辨识准确度。此外,为避免处理器辨识错误造成违规报警器不断作动而干扰现场人员,人员也可以透过身分验证单元进行验证,当通过身分验证后,所述违规报警器便停止作动。

    一种巡检机器人及具有该机器人的地下管廊信息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224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28709.X

    申请日:2018-05-07

    Inventor: 于明 杭春进 张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巡检机器人及具有该机器人的地下管廊信息管理系统,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采集装置,用以获取管廊内仪器仪表的数据信息;追踪装置,用以获得管廊内所述仪器仪表的位置信息;调整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用以调整所述采集装置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所述追踪装置及所述调整装置通信连接;根据所述追踪装置获得的所述仪器仪表的位置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整装置,调整所述采集装置至最佳位置处获取所述仪器仪表上的数据信息。本发明结构简单,信息采集准确度高,信息采集量低,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繁琐的信息筛选及转换工作,且有利于管廊内部优化布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