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5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292655.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植物过敏原成分的检测试剂盒和方法,涉及转基因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试剂盒包括下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SEQ ID NO.1‑2、SEQ ID NO.3‑4、SEQ ID NO.5‑6、SEQ ID NO.7‑8、SEQ ID NO.9‑10、SEQ ID NO.11‑12、SEQ ID NO.13‑14、SEQ ID NO.15‑16和SEQ ID NO.17‑18;采用该试剂盒可以检测样品中的食源性植物过敏原成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9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793506.0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Q1/6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见转基因大豆品系的检测试剂盒和方法,涉及转基因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试剂盒包括下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SEQ ID NO.1‑2、SEQ ID NO.3‑4、SEQ ID NO.5‑6、SEQ ID NO.7‑8、SEQ ID NO.9‑10、SEQ ID NO.11‑12、SEQ ID NO.13‑14、SEQ ID NO.15‑16、SEQ ID NO.17‑18、SEQ ID NO.19‑20、SEQ ID NO.21‑22以及SEQ ID NO.23‑24;采用该试剂盒检测转基因大豆品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532418.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70 , C12Q1/689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35 , C12R1/36 , C12R1/0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生殖道常见病原体的核酸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方法。该核酸探针组合包括一组或多组多重特异性引物组合,和/或顺序固定于膜芯片表面的一条或多条探针组合;所述引物组合包括生殖道常见病原体的引物和内源对照GAPDH基因的引物;所述探针组合包括生殖道常见病原体特异性探针、阳性杂交点探针和内源对照GAPDH基因的探针。本发明采用多重PCR与反向斑点杂交结合技术,解决常规引物和探针对生殖道病原体检测准确率低以及难以实现7种以上生殖道病原体单反应体系平行检测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多重反应体系容易交叉污染出现假阳性,准确性低的缺陷,具有检测快速、操作方便、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结果可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0450.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牦牛及杂交后代犏牛肉的鉴定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牦牛肉鉴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CR试剂和膜芯片;所述PCR试剂包括:a)扩增牦牛12S rRNA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13~14所示;b)扩增黄牛12S rRNA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7~8所示;c)扩增牦牛或黄牛ZNF280B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31~32所示;每个引物对中的1个引物的5’端带有生物素标记;所述膜芯片由支持膜和固定于支持膜上的核酸探针组成;所述核酸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9、15、33和34所示。本发明能快速有效地鉴别牦牛肉真伪,并能鉴别真犏牛和假犏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400450.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牦牛及杂交后代犏牛肉的鉴定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牦牛肉鉴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CR试剂和膜芯片;所述PCR试剂包括:a)扩增牦牛12S rRNA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13~14所示;b)扩增黄牛12S rRNA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7~8所示;c)扩增牦牛或黄牛ZNF280B基因的引物,如SEQ ID NO.31~32所示;每个引物对中的1个引物的5’端带有生物素标记;所述膜芯片由支持膜和固定于支持膜上的核酸探针组成;所述核酸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9、15、33和34所示。本发明能快速有效地鉴别牦牛肉真伪,并能鉴别真犏牛和假犏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92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810852734.0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37 , C12Q1/689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方法,涉及致病性弧菌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采用如下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行PCR:SEQ ID NO.1‑2、SEQ ID NO.3‑4、SEQ ID NO.5‑6、SEQ ID NO.7‑8、SEQ ID NO.9‑10、SEQ ID NO.11‑12、SEQ ID NO.13‑14、SEQ ID NO.15‑16、SEQ ID NO.17‑18以及SEQ ID NO.19‑20;利用该方法可对常见的致病弧菌如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等进行检测,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61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44354.9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涉及肉制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样品的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具有检测快速、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结果可视化、结果准确等诸多特点中的一种或多种特点,为执法部门快速准确鉴别动物源性成分,提高职能部门的检测能力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647803.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70 , C12Q1/6837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膜芯片的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检测步骤,样本前处理:取鼻/咽分泌物拭子至含样本保存液的保存管中,充分洗涤后将液体全部吸取至新的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核酸提取:向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蛋白酶K,涡旋震荡后加热、离心,取上清液用于PCR反应;多重PCR加样及扩增:取多重呼吸道病毒PCR Mix、核酸提取液和无酶水进行多重PCR加样及扩增;膜芯片杂交:通过全自动膜芯片核酸分子杂交仪将多重PCR扩增产物与膜芯片进行杂交反应;出具检测结果报告:通过全自动膜芯片核酸分子杂交仪自动分析系统,直接出具检测结果报告。本发明结合多重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实现单次反应同时检测单个样本中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并自动出具检测结果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09042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54175.7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70 , C12Q1/689 , C12Q1/6837 , C12Q1/1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46 , C12R1/35 , C12R1/36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孕产妇宫内微生物检测的核酸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涉及膜芯片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核酸组包括第一引物对至第七引物对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引物对至第七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3-16所示。该核酸组可以同时对孕产妇宫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例如B族链球菌、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II型、人巨细胞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以及生殖支原体等微生物进行检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核酸组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通量高以及操作便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9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52734.0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37 , C12Q1/689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方法,涉及致病性弧菌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采用如下引物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行PCR:SEQ ID NO.1-2、SEQ ID NO.3-4、SEQ ID NO.5-6、SEQ ID NO.7-8、SEQ ID NO.9-10、SEQ ID NO.11-12、SEQ ID NO.13-14、SEQ ID NO.15-16、SEQ ID NO.17-18以及SEQ ID NO.19-20;利用该方法可对常见的致病弧菌如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等进行检测,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