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4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8895.0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拔草农机,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安装架和后轴,前安装架上装有前轮,后轴上装有后轮;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锥形盘和第二锥形盘,第一锥形盘和第二锥形盘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两锥形盘的锥形面重合于一母线,重合线与行走机构行进方向的夹角为45°~75°;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后上方,包括粉碎电机和切割线,切割线在粉碎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快速转动,切割线旋转面与重合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切割线的外缘与重合线的最小距离为0.5~2cm。夹持机构确保杂草能够被有效地夹持和连根拔起,粉碎机构的设置在夹持机构的后上方,使得杂草在被连根拔起后能够立即被粉碎。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9651.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育苗期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的组合物、其制法和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用于包裹水稻育苗盘的吸附有氟吡菌酰胺的麻纤维膜、防线虫水稻育苗基质和水稻种子包衣剂;育苗基质包括有生物碳、矿源黄腐酸钾、植物营养土、珍珠岩、蛭石、吸附有阿维菌素的水稻秸秆纤维、氨基寡糖原粉和茶粕;包衣剂包括有淡紫紫孢菌、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仿生成分和粘性分散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水稻育苗期防治水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组合物进行水稻育苗,水稻幼芽破土力强,破土率和出芽率高,幼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均匀、良好,减少了根结线虫的侵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823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2273.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柑橘黄龙病监测方法,其通过由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采集的被检测柑橘叶片的多光谱图像,且从数据库提取被标注为健康的柑橘叶片参考多光谱图像,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监测的分析和处理技术对所述被检测柑橘叶片的多光谱图像和所述柑橘叶片参考多光谱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和差分计算,以此根据所述被检测柑橘叶片的多光谱图像和所述柑橘叶片参考多光谱图像之间的多维度显著差分特征来自动地判别被检测柑橘叶片是否存在黄龙病。通过该方式,能够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实时并快速采集数据,并更准确地识别出柑橘叶片的黄龙病特征,从而来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病害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8633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62567.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63/38 , A01C1/06 , A01G24/12 , A01G24/27 , A01G24/20 , A01G24/10 , A01G13/00 , A01N63/30 , A01N43/90 , A01N43/16 , A01N43/40 , A01N25/00 , A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防治马铃薯孢囊线虫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组合物包括种薯包衣剂、复配土壤和吸附有氟吡菌酰胺的麻纤维套袋;种薯包衣剂用于包衣马铃薯种薯;其包括有糯米胶、氨基寡糖原粉、淡紫紫孢菌、长枝木霉、香蕉纤维和椰丝纤维;套袋为吸附有氟吡菌酰胺液的麻纤维袋,用于盛装包衣后的种薯及复配土壤;复配土壤包括高钾营养土、玉米秸秆纤维、复合肥、玉米根系分泌物、阿维菌素乳油稀释液。本发明采用多项措施/药剂联合靶向防控线虫。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三层屏障作用,多效合一,可以在减少化学杀线剂施用的同时,大幅度增加防效,有针对性地控制孢囊线虫对植物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8860.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成都海关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马铃薯孢囊线虫活性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顺次安装矩阵孔板和矩阵针板,所述矩阵孔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染色孔,所述矩阵针板上设置有与染色孔相对应的穿刺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矩阵针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方法使用所述装置进行检测。本发明马铃薯孢囊线虫活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矩阵孔板和矩阵针板,实现马铃薯孢囊线虫孢囊批量处理,可同时处理多个样本,大大提高了检测通量;通过设置驱动机构,节省了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批量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11546.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M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林木表皮病虫害物理清除装置,包括手柄和开口式壳体,所述手柄内安装有电源和动力输出单元;壳体内安装有刷除机构,所述刷除机构包括第一辊刷和第二辊刷,第一辊刷和第二辊刷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输出单元传动连接,第一辊刷与第二辊刷反向转动。本发明林木表皮病虫害物理清除装置,采用便携式电动手持设计,并通过设置反向转动的第一辊刷和第二辊刷,可以快速地对树木表皮上的病虫害进行清除。同时,通过设计开口式壳体,可收集从树木表皮上剥落下来的病虫残体,避免二次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15266.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装置领域,涉及害虫引诱装置,公开了一种风力自适应害虫防控装置,包括下柱管和上柱管,上柱管与下柱管同轴转动配合;上柱管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引诱板,所述引诱板的引诱面迎风设置。本发明风力自适应害虫防控装置,通过下柱管、上柱管和引诱板的空间设置,根据害虫的飞行特性设置引诱板,可以使引诱板与风向垂直,使引诱板的引诱面利用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03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03377.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M1/0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高效诱集方法,采用依次经免疫屏障削弱处理和抑制结茧处理的大蜡螟进行诱捕收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从野外采集新鲜的土壤样品;S2.向土壤样品中接种生防菌,同时喷施信息激素和保湿剂,并拌匀;S3.将经处理后的所述大蜡螟置于诱剂球中,再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土壤样品填入所述诱剂球,并压紧、压实;S4.将所述诱剂球埋放于剩余土壤样品中,完成后将土壤样品用样品袋盛放后置于氧气充足的恒温箱内进行诱集,本发明能够提高线虫侵染成功率,有利于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的进一步的扩繁收集和应用,且方法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6014.8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马铃薯金线虫孢囊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旋转分离组件、筛分组件、接收组件和加热组件;旋转分离组件输出端连通至筛分组件内,筛分组件的输出端连通至接收组件内,接收组件安装在加热组件上。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分离马铃薯金线虫孢囊的装置,旋转分离组件将土壤颗粒与孢囊分离,筛分组件保留孢囊在筛子上,接收组件接收分离后的土壤悬浮液并利用加热组件加热灭活,相对于传统分离孢囊需要转换多次,本发明形成一个完全可控制的分离一条线操作系统,不会因为装置转换而导致线虫及其孢囊泄露而污染环境;节水,节约人工,分离出的孢囊整齐完整;所有过滤废水,直接被接收组件收集灭活线虫,方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043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69190.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羊肚菌抗白霉病性能的鉴定方法,解决田间接种进行抗性鉴定方法中发病子实体相互传染,鉴定的准确性差和效率差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器皿准备;(2)接种病原菌准备;(3)羊肚菌子实体准备;(4)羊肚菌子实体处置;(5)白霉病病原菌接种;(6)接种后处置。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接种环境可控,简便快捷,抗性鉴定效率高等优点。2.本发明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发病病斑单一,便于识别和统计,重现性好,与田间接种自然发病进行抗性鉴定相比,能有效避免发病子实体相互传染,从而提高鉴定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