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538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200596.6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集约式智能子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子站的实现是依托于变电站内的一体化平台,即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与智能保护故障信息子站采用统一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及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6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7557.6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中继电保护的自适应弱电源(弱馈)跳闸方法,传统的纵联保护距离保护和纵联方向保护在线路为弱电源线路时,两侧只能有一侧需事先确定为弱馈侧,不能两端都事先确认为弱馈侧,尤其是对于闭锁式纵联保护。本发明在现有纵联保护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弱馈逻辑,和其他判据配合,解决了线路两侧强弱的转换,多次启动,灵敏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纵联保护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弱馈逻辑,和其他判据配合,解决了线路两侧强弱的转换,多次启动,灵敏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在闭锁式信号中,增设了编码不完全允许信号,增加了自适应弱馈逻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60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237557.6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中继电保护的自适应弱电源(弱馈)跳闸方法,传统的纵联保护距离保护和纵联方向保护在线路为弱电源线路时,两侧只能有一侧需事先确定为弱馈侧,不能两端都事先确认为弱馈侧,尤其是对于闭锁式纵联保护。本发明在现有纵联保护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弱馈逻辑,和其他判据配合,解决了线路两侧强弱的转换,多次启动,灵敏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纵联保护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弱馈逻辑,和其他判据配合,解决了线路两侧强弱的转换,多次启动,灵敏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在闭锁式信号中,增设了编码不完全允许信号,增加了自适应弱馈逻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61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237558.0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弱馈侧保护自适应启动判别方法,由线路故障时的弱馈特征,提出根据零序电流变化量启动元件、零序电压变化量启动元件、相间电流减量判断启动元件、相间电压减量判断启动元件等弱馈启动元件来判断弱馈侧保护是否可以启动,开放弱馈侧保护的出口继电器。上述四个元件中任意一个元件满足启动条件即认为满足弱馈侧线路保护启动条件。该启动元件能够反复启动,克服了现有保护装置只能一次性的判别弱馈的问题,同时,该启动元件配合其他判据,可以使弱馈判据克服不能两侧同时设置,灵敏度低,不适应动态弱馈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61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7558.0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弱馈侧保护自适应启动判别方法,由线路故障时的弱馈特征,提出根据零序电流变化量启动元件、零序电压变化量启动元件、相间电流减量判断启动元件、相间电压减量判断启动元件等弱馈启动元件来判断弱馈侧保护是否可以启动,开放弱馈侧保护的出口继电器。上述四个元件中任意一个元件满足启动条件即认为满足弱馈侧线路保护启动条件。该启动元件能够反复启动,克服了现有保护装置只能一次性的判别弱馈的问题,同时,该启动元件配合其他判据,可以使弱馈判据克服不能两侧同时设置,灵敏度低,不适应动态弱馈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389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200596.6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四川省电力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集约式智能子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子站的实现是依托于变电站内的一体化平台,即变电站内监控系统与智能保护故障信息子站采用统一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及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57753.5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调频死区量测的发电单元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包括:当发电单元并网点频率曲线穿越50Hz时,滤除高频成分获取第一设定频率范围内的原始频率曲线;当原始频率曲线穿越50Hz时且在第二设定频率范围内满足单调性时,滤除高频成分得到原始有功功率曲线和原始电流幅值曲线;基于获得的曲线将发电单元在并网点等效为虚拟同步发电机;将同步发电机的旋转运动方程在50Hz调频死区段进行积分,使用转动惯量、阻尼系数、发电单元等效电阻及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线性化转换系数构造转动惯量辨识代数方程;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辨识结果,排除了一次、二次调频控制对转动惯量辨识的干扰,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动态变化转动惯量的及时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46312.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发电负荷混合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利用远程终端系统(RTU)测量得到的大量低电压等级测点的秒级准稳态数据对发电负荷混合模型中发电和负荷的性质以及粗略比例进行辨识;进一步将RTU准稳态数据与气象信息相结合,利用证据理论对发电电源中风、光、火等不同类电源属性和粗略比例实现修正。然后利用高电压等级测点少的毫秒级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动态测量数据,借助双误差遗传算法进行上述发电负荷混合模型中精确动态参数的辨识。本发明辨识精度高,解决了新能源发电带来的负荷特性改变这个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17502.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发用功率差额的超一次调频同步AGC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设定的10ms级周期的同步相量测量数据,基于各机组同一时间断面数据对全网发电功率与负荷功率差额进行同步实时计算,据此预测频率变化,依据预测对电网的频率进行超前控制,并通过10ms级周期的连续闭环控制使得该超前控制可以快速且持续执行,从而阻碍发用电功率差额转化为频率变化。此外,采用了热工量测或者滤波方法得到不可直接测量的发电机机械功率。因此,可以在全网集中控制的层次实现在电网频率发生实际变化之前就开始进行频率控制,即实现超一次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45451.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无功和电压控制充裕性评估方法,包括:建立电压无功控制充裕性评估指标体系;获取评估指标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并训练得到无功和电压控制充裕性评估模型;获取实际运行时的评估指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所述评估模型,得到无功和电压控制充裕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将BP神经网络应用到了无功和电压控制评价系统中,并且将设备性能和设备安全性因素考虑了进来。在以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实际运行数据输入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无功和电压控制充裕性评估模型中即可快速得到无功和电压控制充裕性评分,大大提高了时效性和准确性,保障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