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490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881669.0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并联型风电场有功协调控制方法,风场包括设有储能系统的直流风电机组;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网的有功调度指令,获取直流风电场内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确定风电机组的可利用最大有功功率;确定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确定直流风电场的运行状态;分析储能系统能否满足电网有功调度指令要求,从而确定直流风电机组的有功控制指令。保证风电机组发出的功率按照指定的功率指令变化,使风电场发出的功率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本发明技术方案综合考虑电网需求、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以及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向各直流风电机组发送功率指令,通过调节各发电机和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使得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可在一定范围满足电网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150358.8
申请日:2016-12-14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P9/1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与阻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双馈风电机组的机端电压幅值和预设的有功功率恢复值,对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阶段进行划分;控制双馈风电机组执行各运行阶段预设的控制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与阻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避免在故障消除后的恢复期间双馈风电机组的并网变流器同时输出故障恢复策略和阻尼控制策略的控制信号,影响双馈风电机组在故障后的功率输出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6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73884.7
申请日:2014-11-21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接入对局部电网影响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风电场出力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评估其对局部电网消纳能力的影响;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对局部电网无功和潮流的影响,确定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策略和控制策略;计算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校核相关母线容量和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评估风电场接入后局部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提出局部电网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电能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规定时,确定可行的治理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分析全面、实用性强,为有效评估风电场并网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确保风电场接入后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81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238512.1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偏差变化的新能源规划装机容量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变电站母线的新能源出力-电压变化率曲线和电压变化率获取每个变电站母线中接入的新能源容量增幅;步骤2:确定变电站母线的新能源容量接纳比,并依据电网的新能源接入总量得到变电站母线的新能源容量布局;步骤3:对电网中的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校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节点电压偏差变化的新能源规划装机容量分配方法,基于电网网架结构和接入新能源后变电站母线的初始电压递减率,确定各个区域新能源开发的规模比例,从而得出新能源的合理布局,能够有效地评估区域电网的新能源接入对网架的影响,确保新能源并网后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7344.1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琰 , 王真 , 迟永宁 , 苏媛媛 , 田新首 , 刘超 , 孙蔚 , 曹伟 , 雷为民 , 谷冰 , 王信 , 赵爽 , 罗玮 , 魏林君 , 张占奎 , 汤海雁 , 王志冰 , 曲春辉 , 仇卫东 , 胡君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功电压特性的风电500kV汇集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风电接入电网的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确定电网所需感性无功补偿容量和容性无功补偿容量;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类型及容量;确定无功补偿设备协调控制策略;检测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确定了500kv汇集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方案,为风电接入电网后的500kv汇集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方案提供技术线路,保证风电并网后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52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31826.1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功率备用的变速风电机组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根据风电机组的运行工况确定变速风电机组调频运行策略;II、判断变速风电机组是否参与系统调频;III、判断风机转速是否越限;IV、激活有功频率控制模块;修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设定值;V、实现系统频率的控制。该方法可实现风电机组全风速区的调频能力,参与系统调频提供有功支撑时不受运行工况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
-
-
-
-
-
-
-
-
-